古方
穿衣、吃饭、看病是每个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要素,皇帝也不例外。但这些事在宫廷生活中,就和普通百姓不大相同。这些事在宫廷往往被攻治化,要分等级。甚至会规定出种种制度,严格执行。清代制定这些制度的主导思想,一贯提倡要保持满族的祖制,但实际生活中,因长期与汉族共同交往,必然互相影响。实际上,清宫中保存的满族旧制的成分较少,而汉化的成分较多。
比较其他方面,清宫服饰的满族特点保存得较多。早在崇德年间,皇太极就认为,“服制是立国之经。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不能改变国初之制”。后来乾隆帝更进一步阐明,辽、金、元诸君,不循国俗,改用汉、唐衣冠,致使传之未久,趋于灭亡,深感可畏,所以力主不改祖宗的服制,并制定了完整的清代官服制度,然而从乾隆年间所定冠服制度及清代服饰的演变来看,都大量沿用了明代的旧制。如作为皇帝礼服的重要标志十二章,就是按照明代帝服规定的,只是把位置改变了一下。乾隆帝把这种沿袭解释成为遵循古礼,但这种古礼并不是满族的祖制。
清代冠服明显保存满族旧制的,是缀有红缨的覆钵形夏冠和折檐的冬冠,均以顶子作等级的标志;此外还有披肩和箭袖(俗称马蹄袖)。
清代的冠服制度,按等级分为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额驸(满语,即驸马)、公、侯、伯、子、男、将军、一至九品官等多层。每一等级又各有冠、服、带、朝珠(文五品、武四品以上等官用)等规定。皇太后、皇后、妃嫔以下至公主、福晋、夫人、命妇等,她们的冠、服、朝珠等其他装饰,也各有不同的规定。
皇帝的冠服有冬、夏之分,其中衣服按不同的用途,分为规格最高的礼服,包括端罩、衮服,是举行大典时穿的;规格稍次、又称龙袍的吉服;日常穿着的常服:巡狩时穿用的行服,还有雨服等。冠则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等多种。
皇帝的冠袍带履,由内务府的四执库管理,随时伺候穿戴。
皇后的衣服,规定有礼服,包括朝服、朝褂:吉服,又称龙袍:再有常服。冠有朝服冠、吉服冠,另外还有钿子。
后妃的其他装饰,大都有规定,如皇后穿礼服时要佩戴朝珠三挂,一挂东珠、两挂珊瑚珠。此外还要佩戴彩蜕(音:税,类似手帕)、金约(额头装饰)、领约(类似项圈)、耳饰等,亦有等级差别。寺、精膳清吏司仅官员就有一百六七十人。
皇帝平时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平时吃饭的地点并不固定,多在皇帝的寝宫或经常活动的地方。吃饭的习惯,每天有早、晚两膳。早膳多在卯正,有时推迟到辰正(早晨六时至八时前后);晚膳却在午、未两个时辰(十二点至午后两点)。另外,每天还有酒膳和各种小吃,一般在下午和晚上,没有固定的时间,由皇帝随时随意传唤。每日准备什么饭菜,某菜由何人烹调,逐日开单,由内务府大臣审核后再做,责任明确,丝毫不能疏忽。
每到传膳的时候,太监先在传膳的地点布好膳桌。膳食从膳房运来后,迅速按规定在膳桌上摆好。如果没有特别意旨,任何人都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皇太后,皇后及妃嫔,一般都在本官用膳。
皇帝平时的膳食,在清代档案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例如:乾隆十二年(1 747年)十月初一未正,皇帝在重华宫正谊明道东暖阁进晚膳,所摆的食品有:燕窝鸡丝香蕈丝火熏丝白菜丝镶平安果一品(红潮水碗),三仙一品,燕窝鸭子火熏片镶膪子、白菜镶鸡翅肚子香蕈(合此二品,张安官造)、肥鸡白菜一品(此二品五福大珐琅碗),炖吊子一品,苏脍一品,托汤烂鸭子一品,野鸡丝酸菜丝一品(此四品,铜胎珐琅碗),芽韭炒鹿脯丝(四号黄碗)、烧狍子、锅煽鸡晾羊肉攒盘一品,祭祀猪羊肉一品(此二品银盘),糗饵粉糍一品(银碗),烤祭神糕一品(银盘),酥油豆面一品(银碗),蜂蜜一品(紫龙碟),豆泥拉拉一品(二号金碗),小菜一品(珐琅葵花盒),南小菜一品,菠菜一品,桂花萝卜一品(此三品,五福捧寿铜胎珐琅碟)。匙、箸、手布。可见皇帝的饭菜是极其丰富的。
宫中帝、后、妃、嫔,每天膳食所需的物料,都按各处不同的份例备办。
至于筵宴,名目繁多,各种筵宴又各有一定的规格。每年元旦和万寿节在太和殿的筵宴,仪式隆重,规模较大。届时,在丹陛上以及台基下丹墀内,要布席二百多桌。每桌陈设有六十斤麦粉造的各类饽饽,高达一尺二寸,所以又称饽饽桌,入宴时二人一桌,桌上陈设方酥夹馅饼四盘,四色印子四盘、福碌马四盘,鸳鸯瓜子四盘,小饽饽二碗,大饽饽六盘,红白馓枝三盘,干果十一盘,鲜果六盘,砖盐一碟;主要由光禄寺备办。殿内宝座台上设御用大宴桌,由御茶膳房备办。
宫中使用的食具,有金、银、玉、瓷、珐琅、翡翠,以及玛瑙制作的盘、碗、匙、著等,都是民间不能有的。瓷器多由江西景德镇的官窑,每年按规定大量烧造。御膳房里,除瓷器外,金银器也很多。以道光时期为例,御膳房里有金银器三千多件,其中金器共重四千六百多两(约合一百四十多公斤),银器重四万多两(约合一千二百五十多公斤)。皇帝日常进膳用各式盘碗,冬天增加热锅、暖碗。大宴时的御用宴,大都用玉盘碗。乾隆帝还为万寿宴特命制了铜胎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此外,皇后、妃、嫔等还有位分盘碗,即皇后及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绿地紫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均为家宴时用。平时吃饭则用其他盘碗。
宫中规模最大的筵宴是康、乾时期的千叟宴。第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寿辰在畅春园举行;第二次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乾清宫举行。两次大宴参加人数均在千名以上,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乾隆时期宫中又举行过两次干叟宴,一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三千名六十岁以上的老翁与宴,地点在乾清宫。另一次是乾隆六十一年,即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为庆贺“归政大典”告成,在宁寿宫的皇极殿设宴,与宴者包括年逾花甲的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匠役等五千余人,筵开八百余桌:并赏赐老人如意、寿杖、文绮、银牌等物。
皇帝、后妃有疾,由太医院的太医诊治。太医院是专为宫廷医疗的机构,院址在天安门的东南部。平时昼夜派太医在紫禁城值班,以便及时为帝后等诊治疾病。
太医院院长称院使,副职称左、右院判,各一人。所属官员有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一般通称太医,员额历代增减不一。光绪朝的《大清会典》载:有御医十三人,吏目二十六人,医士二十人,医生三十人。医术分为九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平时太医自院使以下至医士以上按所业专科,分班入宫,轮流侍值。太医赴各宫看病,均由御药房太监带领。诊治皇帝疾病,则须会同太监、内局合药,将药帖连名封记。具奏折开载本方药性、治症之法,并写年月日,医官、内监署名,以进呈皇帝阅览。进药的奏折还要登记入簿,在月日下署名,由内监收管,以备查考。
煎调御药,由太医院官与内监监视,煎两服药合为一股。药煎好后,分盛二碗,一碗由主治太医先尝,次院判、内监尝,以检验药有无失误;另一碗进呈皇帝服用。太医将药方奏明后,交御药房按方煎调,按规定办理。如果和合后药味有差错,或不依本药方,或者封题错误,均以“大不敬”论罪。如果皇帝的病,医药无效,甚至死亡,就要给予太医院官处分。
太医在宫中为皇太后、太妃、皇后、妃嫔等诊冶疾病,处方用药,患者名位,医者姓名,都须一一登记入簿,以普查考。就是宫廷的仆役如妈妈、宫女,以及太监诊病,也是如此。故宫博物院现在尚保存着太医处方以及登记的簿册。
在宫外的王公、公主、额驸以及文武大臣患病,也可请太医诊冶。有旨,太医即可差官前往,并将治疗经过情况,具本回奏。如患者有所酬谢,也须奏明皇帝礼物收受与否,遵旨而行。皇帝出宫,前往各园固游幸、巡狩,太医院官亦跟随前往。
在紫禁城内的御药房,设管理大臣等职官,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宫中均按定例给价,令药商采办,由太医院官验视,择其佳者,以生药交御药房,由御药房医生切造炮制。御药房掌管制造丸散,配药时由太医院会同监视。此外,各地朝贡的名贵药材,径直入宫,按皇帝旨意交御药房使用。皇太后宫另设有寿药房。药房内供有药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