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拍卖标准化时代”?

2012-04-29 00:44
艺术品鉴 2012年11期
关键词:顽疾藏家艺术品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突飞猛进的爆发式发展以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造假、售假、拍假”等现象,这一顽疾甚至成为了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健康繁荣、持续稳定成为当下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目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名单于近日公布,这能否一扫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假”乱象呢?

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名单,共有44家拍卖公司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达标企业。在44家达标企业中,既包括中国嘉德、保利、翰海等国内知名的拍卖企业,也包括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但运作规范的地方性艺术品拍卖企业。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称,这些企业将配发“DB”标志,这一标志今后将出现在达标企业的拍卖图录、拍卖会现场,方便社会更好地选择规范的拍卖企业。

这一名单的公布,被业界称为“拍卖行业自1992年恢复发展以来20年中的首次”,更有高评价称“宣告着拍卖企业标准化时代的到来”。但是否真如此呢?

不可否认,此次评选不同于以往任何排行榜,是中拍协首次关注企业流程规范的评选,专注于对拍卖企业业务规范度的评价和对企业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考核,会让拍卖企业更加阳光化。但是,该举措似乎并不能彻底铲除“三假”顽疾。

比如拍卖法第61条“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依然是拍卖企业的“免死金牌”,类似“拍卖不保真”、“卖假不退”、“古玩不打假”等所谓“行规”让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所适从。另外,艺术品真假是世界性难题,几千年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化能杜绝一切假的东西吗?似乎不太现实。再比如这个行业标准更多是建议性的,缺少惩罚措施,似乎并不能“惩恶扬善”。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全国现今共有拍卖公司309家,结果只有74家企业自愿申请评审,44家最终达标,这个比例并不算高。

对拍卖公司的“标准化”,不少藏家认为不能一扫拍卖市场的“三假”现象。有藏家表示,“标准化”只是一个行业的规范条例,对拍卖企业的约束并不大,且在目前全国拍卖行业鱼龙混杂、古玩鉴定不负责任的现状下,仅仅靠行业规范来制止“三假”现象,难度不小。

也有藏家认为“艺术品交易需要自治,只有利益相关者本着有利于繁荣艺术品交易,纯洁艺术品市场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的规则和采取共同行为,才能有效推进拍卖市场的繁荣。”

因此,与其说该名单是标准化时代的标志,不如说是企业应该遵守的最基本准则,是准入制度。从这个角度上说,达标对拍卖行业产生的影响更多是激励与刺激。评出来的44家企业多少还有些荣誉感,他得为自己的荣誉而努力。而那些没能达标的企业也希望通过整改,尽快达标,毕竟达标企业的信赖度会更高。

猜你喜欢
顽疾藏家艺术品
藏家之友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藏家之友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如何破解种植三大顽疾?
交通拥堵“顽疾”难除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