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20年”

2012-04-29 00:44
中国汽车市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短时间大跃进老总

日前与几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老总聊天,谈到原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大家都认为,竺当年的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20年”的说法是对的。很显然,当前自主品牌遇到了竺延风曾经预见到的困难。

10年了,记得当初竺延风是在央视《对话》节目回答“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发展”话题时,说到了,“要耐得住寂寞20年”。事后招致了许多反对意见,认为竺干自主缺乏进取心。可以说,这个“黑锅”竺延风背了10年。有人说,该到了给竺“平反”的时候了。

“平反”是对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曾经的自主品牌“大跃进”做一次深刻的反思。现在看,当初竺延风的一句真话招来那么大的非议,是与当时人们对自主品牌的狂热分不开的。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谁能说没在新世纪初的汽车领域里再出现过?记得当初我就写过《警惕自主品牌大跃进》的文章。那个时候,自主品牌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在很多人看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谁干自主谁就是好汉。竺延风的“耐得住寂寞”说,在当时显得十分另类,不挨“板砖”才怪。

今天大家再提“寂寞”说,再次想到竺延风,是因为那股热潮在退去,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看到,这种冷思考是因为自主品牌发展变冷,是一种被动思考。对许多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并没有从思想深处深刻反思曾经的狂热。换句话说,狂热退去,燥热还在;嘴上同意耐得住寂寞,内心仍旧不甘寂寞。

怎么理解耐得住寂寞?大家习惯于用时间来衡量。其实,最关键的核心还要看面对利益诱惑时的态度。当初,大家对自主品牌有很大热情,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有“名”和“利”的驱动。“名”就不用说了,它本身就是一项政治任务。“利”大家可能不理解。自主品牌那么艰难,哪里来的利?事实恰恰相反,看过去的10年,哪个自主品牌赔钱了?除极个别,几乎搞一个成一个,搞一个赚一个。而且,短时间就上马,短时间就能产出。这个“利”,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却真实地存在着。

自主品牌的短期利益诱惑是很多企业耐不住寂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短平快”的指导思想,今天同样存在。正因为这样,我才写了《自主品牌“死”几家又何妨?》、《自主品牌只有赔了本才能赚到吆喝》等文章。就是想说,自主品牌想要健康发展,必须根除杂念、丢掉幻想。可惜,当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又有谁能听得进这样的忠告呢?前不久,“公车采购征求意见稿”出台,某企业就冒出来说,“我们的车要成为领导座驾”。可这款立志要让领导垂青的车早已断代,这几年又缺乏核心技术,甚至就在“意见稿”出台的前日还看不到未来规划,只因看到了“利益”而突然复活。浮躁如此,令人堪忧。

10年弹指一挥间,因“寂寞”说背了骂名的竺延风离开了汽车行业,很多企业依然没能耐得住寂寞。某企业老总对我说,今天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自主品牌企业真正理解竺延风的意思就不错。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下个10年,如果我们再回头看,还有那么多的人耐不住寂寞,自主品牌会怎样呢?那一定不仅仅是一件遗憾的事了。

猜你喜欢
短时间大跃进老总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基于短时间序列对帕金森患者步态规律的分析
药品审批困局:从“大跃进”到“大塞车”
天才博美犬荣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诱导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腹腔镜术后躁动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
5分钟跟他拉近距离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下篇)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