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等生构建起飞的平台

2012-04-29 06:48王静霞
考试周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机会后进生班级

王静霞

摘要: 班级中中等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在新课程教育的背景下,要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发挥主体作用,就要关注他们的点滴,培养他们的自信,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中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中等生平等关注培养自信创造锻炼机会

在一个班集体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能给学校、教师带来荣誉,而后进生的迷途知返或成绩提高更成为了评定优秀班主任的“实绩”。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同时,学校里拔优补差班林立;而在关注学生个体方面,教师则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中等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中等生这一庞大群体在班级中的重要性。毕竟成为精英的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都是中等生。一旦这部分学生的潜能被调动起来,将产生巨大的能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感倾斜度,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发挥主体作用,为中等生搭建起飞的平台。

一、用博爱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的“无悔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学生们被问及“霍老师最爱的是谁”时,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这种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因此我们在关注“两头”的同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关注几位中等生。关注的方式很简单: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小事,在任何人眼中,都是微乎其微的。但一点一滴,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变为一种鼓励,产生一种动力,使其做得更好。反之,则会成为学生的一个阴影。一直以来,我都告诫自己:要以一颗平常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耐心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正是抱着这种态度,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至今,许多毕业的学生都和我保持联络。在节假日,问候的电话常常接踵而至,还经常和他们聚会聊天。然而,在欢聚的同时,一件事,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缠上心头,它给我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揪痛。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我接了一个机电班。由于专业的缘故,班上56人,只有5名女生。男生多,学习自觉性差,自然我就将工作的重心移到了对男生的管理上。而5名女生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一直都积极配合班上的工作,师生之间和谐而默契。然而,实习前一位学生的作文,却如一盆凉水从头浇下。这是一位姓梅的女生,学习成绩中等,长得比较黑,性格有些孤僻。当时作文要求是对两年学习生活的回顾。我记得她的作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老师,我恨你,你竟然说我爸爸死了;两年来,你一直没有关心过我,是不是因为我长得丑……”那时,我才想起来,开学时,“家庭情况”填写一栏,她只写了妈妈的名字。我感到比较困惑,又觉得这种情况不便直接询问,就私下里委托另一位女生了解(当时通讯不是很方便,学生寄宿,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几乎是零)。而两年来,对女生的关心相对少些,竟然忘了这件事,也竟没想到对这位学生造成了这种伤害。我深深地为自己的疏忽而感到内疚,而这种过失,已无法弥补了。

二、用赏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孩子抬气头来。”“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要帮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教育的悲剧往往在于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这也是中等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中等生自然也拥有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我们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中等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就能发现特点,找出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其实中等生不仅在学校缺少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家庭中,父母对这些孩子也缺乏必要的关心与鼓励,往往对孩子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满足感。长期以来,中等生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默认自己在班级中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也易导致其不思进取。因此讓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要留心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待,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自信心。如在作业本上,可以适时地写上:“你进步很大,继续努力”等;在班级的每一个活动后,对参加的这些学生,不要吝啬赞美,哪怕他们在其中只是充当一个小小的配角;尤其在学期的评语上,可以一改以往“德智体美”程式化的老套,围绕学生在本学期中的一些突出的表现,写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热情。同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热切的期待,使被期待的学生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三、用宽容的心态为他们创造在集体中锻炼自我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注意到,优秀学生因为自信常常主动举手答疑甚至质疑;后进学生则常常处在老师的高度关注下。而一大部分中等学生则已经习惯于充当绿叶、充当听客,整个课堂似乎与他们无关。而一旦被提问,则经常张口结舌,词不达意。他们缺乏主动的意识和举手的勇气。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关心学生个体,多给中等学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上,可以采用轮流制度,给每个学生参加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时语文科代表是一位女生,成绩一般。可能是同桌怂恿的缘故(当时同桌毛遂自荐为数学科代表),她当时自荐当语文科代表。一段时间后,同学就经常抱怨,说她的普通话不标准,说她的成绩不过硬……当时的她非常难堪。我没有给她泼冷水,而是鼓励她坚持一段时间。后来,她在语文上苦下工夫,坚持阅读和写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毕业之后,她还在来信中说:“谢谢老师给我的机会和信任,使我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我们常常说:“给学生一个机会,他能还你一个惊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这么多的中等生,我们给予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教育本来就是要面向全体的,那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分布形式更是班主任或者所有教育管理者都应该重视的。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如果说,对后进生的关爱,是我们应该的;对优生的投入,是我们当做的;那么,对中等生的教育,是我们必做的。我们要让占班级绝大多数的中等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民.爱,师德的体现.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3]教研室.三爱教育读本.

猜你喜欢
机会后进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给进步一个机会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不称心的新班级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