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能
2011年,我校提出“高一生活化”教学探究课题,得到了全体实验教师的支持。其间,广大教师积极学习课题理论,探究课题案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最早提出生活与教育之间联系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即生活。他的教育生活理念对我国的教育影响很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便是在他的影响下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确立生物课程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2]新教材的编写以生活为依据,以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为目的,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模式,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生活化教育就是为了改变过去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现状提出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策略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材中设置很多生活化的知识,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让学生回归生活,进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生活教育意识,在教学中实行生活化教育。下面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以下五种容易实施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1.导入设计生活化
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关键步骤。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如果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则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又可使知识点化难为易,一举两得。例如,教学“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入:人们打“吊针”的药水中大多数都会加入葡萄糖,或者直接“吊”葡萄糖液体,为什么?葡萄糖对我们的身体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导入肯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生活化
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每节内容的开头都设置了“问题探究”栏目,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多数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有联系。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联系生活进行扩展教学,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讲授“蛋白质”这节内容时,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创设以下情境:当你购买某些食品时,包装上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请问:(1)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2)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吗?(3)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这样便会引起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生活的常识。这样学生学习蛋白质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教学更加有效。
3.探究学习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有时候学生的探究活动经常会脱离生活实际,给自己的探究活动带来不少困难。新教材设置了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究活动。从生活入手,会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顺利更有效。例如,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个探究课题肯定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实际调查、分析、研究,才能得出课题结果。
4.实验设计生活化
新人教版生物教材设计的实验很多,这些实验往往具有很强的生活化倾向。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完成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唾液做材料,检测自己的唾液中酶的活性。在提取叶绿素实验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采用自己周围的某些叶绿素含量丰富又容易提取的植物叶子来做实验材料,探究提取叶绿素实验的最佳材料。
5.解决问题生活化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回归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脂质、蛋白质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并完成一份一日三餐健康的食谱;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制定肥胖者的饮食方案,提出饮食注意事项;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可设计糖尿病人的饮食调控与自我保健方案,等等。
总之,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生活实践。我校地处农村,独具优势。高山、绿树、虫鱼、溪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是高效的,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袁迪.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汪忠.新編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