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余泓
10月26日,上海市财经大学法学院分团委和法学会组织学生“走进人大”模拟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加强本市失独家庭权益保护工作的议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以51票赞成、9票反对、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本市失独家庭权益保护工作的决议》。
现场:学生感叹立法原来那么难
提案人田榆杨宣读完议案,从发言席上走下来时微微舒了一口气。过去的几周里,他和另外九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依照分工,上网查资料、上街问路人,起草并反复修改才形成这份议案。可这会儿他还没坐稳,就有“委员”连珠炮似地对议案提意见,急得田榆杨一次次申请发言解释。
同为“议案起草人”的刘旭也有点意外:“我以为大家会关注倒按揭、医疗保险、适度保险问题的,对此准备也比较充分,没想到大家还把矛头指向了失独老人养老问题。原来立法那么难啊,要兼顾多方利益。”
“我倒觉得有争论是桩好事”,“常委会主任”朱珂瑶感到,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在充分博弈的基礎上逐渐形成共识,这才是民主的价值所在。
四年:“走进人大”成学生第二课堂
上海财大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坚是把“走进人大”活动引入财大的“牵线人”。据她介绍,这是自2009年以来,法学院连续第4年组织学生开展“走进人大”活动。学院已经把“走进人大”作为在校外对学生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民主法制培训的一个重要基地。
如今,法学院分团委组织部和法学会已经形成了“走进人大”活动的组织流程。每年5月起策划当年活动,在公告栏张贴活动预告、发放传单,吸引全校学生参与。随后,大家征集并确定议题,起草议案,各自准备发言内容。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燕看来,议题选择是活动的一大难点,近几年,大家关注的问题由校内热点转向社会焦点,本市电子摄像头设置、外地来沪机动车管理等,都是前几年学生讨论过的议题。
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杰普赞叹,今天这个时代给了学生很多好的条件,在读书期间就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了解社会。学院开展的“走进人大”、模拟法庭、社区法律咨询等活动,让学生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角度接触社会。全国甲级社团、校五星级社团上海财大法学会会长赵栋梁则认为,“走进人大”活动还给了法学院学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思考:从“学生走进人大”到“人大走进学校”
陈恺霖,上海财大法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在去年的“走进人大”活动中,他是提议案的“公安局长”。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两次“走进人大”的他感到,模拟常委会会议之前,对学生开展培训是相当必要的。
为此,今年10月18日,财大法学院特地提前一周,首次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培工委办公室教研部主任杨建国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一课“中国人大制度及其主要职能”。而在活动现场,又邀请到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毛放解读人大制度,人事代表工委委员张承业介绍会务自动化系统,帮助学生从更多侧面了解人大制度。
对于如何更好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陈恺霖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注意到,美国大学生可以在校园课堂上模拟联合国安理会大会,他希望今后法学院也能把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搬”到校园里来,让更多学生体验人大制度的运作模式。
毛放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他也在思考如何让人大更好地“走近学生”。他希望今后能在介绍人大制度之后,留点时间与学生互动。此外,还可以让一些参加过“走进人大”活动、对人大制度感兴趣的同学担任“活动日常志愿者”,和市人大常委会培工委的同志一起参与现场组织工作。“这样,人大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