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人物 情节 细节

2012-04-29 06:13:06董菁
中国广播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戏曲广播

董菁

摘要:“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的这种创作手法,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对广播而言,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这种创作手法同样有助于彰显人文精神,弘扬人间真善美,讴歌时代主旋律。

关键词:广播文艺主题人物情节细节

在广播媒体的发展历程中,少不了文艺形式的呈现,戏曲、文学、音乐、曲艺、综艺,各种类型的文艺形式常见于日常节目的播出。

综观多年来的广播文艺实践,笔者认为,广播文艺的发展重在创新,主题、人物、情节、细节四方面的提炼,是成就一篇优秀广播文艺作品的重要因素。

一、主题

广播文艺作品不同于新闻作品,要讲究艺术,要用艺术的表达体现文化的引领作用。所以,在主题的选择方面,要小角度切入,大题小做,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是世界人民永恒的追求。但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战争就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起,战争就成了银幕上永远的悲凉主题。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最伟大的战争电影就是反战电影,因为它包含着对生命本身的肯定。”

2003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综艺节目《用和平的橄榄枝拨开银幕上的硝烟》,先后选用了《大独裁者》《辛德勒的名单》《紫日》和《钢琴家》四部电影片段,从和平与战争、爱与恨、生与死三个角度,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战争的残酷无情、荼毒人性。让听众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动于超越战争层面的人性,反思人类为什么要相互杀戮,呼吁制止和消灭战争,企盼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和谐。故事化的内容,平民的视角,用听觉艺术一步步引出反战的大主题,引人深思。

二、人物

“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和背景添加等,细致入微地对人物进行个性描绘,发掘人物的故事因素,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的事迹、经历以及成长过程,凸显人物中能够让人兴奋、感动、富有戏剧效果的故事。”①

在广播文艺创作中,人物专题是常见的一种节目形式。无论在戏曲还是音乐,甚至是综艺节目中,都会经常出现。正面人物如何做出新意,呈现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创作者可谓煞费苦心。

获得河南省文艺奖戏曲节目一等奖的《悠悠豫韵未了情——记余笑予和他的豫剧情缘》,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专题。这部作品是为纪念“戏曲四大怪杰”之一的余笑予导演而作。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创新的手法,将与余笑予导演生前合作并接受指导过的豫剧演员们召集在一起,从余笑予和豫剧演员的第一次合作开始,到他对豫剧的谢幕,四位豫剧演员从不同时间、不同侧面进行讲述,有生活有艺术有故事有情节。作者录制到了最生动、真挚的声音资料,用演员的回忆引出一段段感人的“情节化叙事”。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和概括,形成既客观又完整的情节内容,追忆了余笑予对演员的爱、对艺术的痴。作者对余笑予各具特色的作品和丰富的人生故事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组织、表现,特别是对余笑予追悼会《夜深沉》曲牌的运用诠释,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情感推力,让人在为作品主人公慨叹感怀的同时,对豫剧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也心生爱意。

南京大学教授、著名美学家潘知常有一个观点:“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这个故事说出来,而是要倒过来看,要看这个故事最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把最吸引人的亮点先策划出来,然后再去讲。” ②

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戏曲节目《光影之梦》,也是一个通过人物故事阐述重大主题的专题节目。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从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至今百余年来,戏曲就始终与之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中国戏曲电影的繁荣,对继承国粹、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表现戏曲电影这个宏大主题,如何展示河南戏曲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戏曲专题《光影之梦》以30年来执著于戏曲电影创作的河南著名导演路振隆为主线,通过他拍摄戏曲电影中的故事,着重分析了河南戏曲电影的特点,以小见大地表现了戏曲电影的发展,并让人们相信,通过电影胶片的记录,戏曲艺术将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永存不灭的文化香火。

三、情节

一篇作品的创作,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写什么涉及到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责任,怎么写则是单纯的表现手段问题。

情节对广播文艺节目创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叙述性的文艺专题,缺少情节就缺少吸引听众的东西。

文艺作品的情节来源于真实,一个成功的文艺作品,需要用真实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凸显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倾向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有了真实的表达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美的统一。

情节的表达不仅可以推进故事发展,前呼后应,还可以渲染气氛,烘托高潮。文学专题《小布包外的传奇人生》,就多次利用情节的回放、定格起到感染和烘托的作用。对战争场面的渲染,凸显了李文祥回归平凡,一切化有为无的伟大,结尾专门为李文祥创作的歌曲《向你敬礼》的适时扬起,起到了荡涤心灵的作用。

四、细节

“广播文艺作品是以纯声音为手段作用于受众者的一种文艺形式,”③没有“动作”(指视觉上的动作),唯一可能利用的手段是“声音”:语言的声音、音响效果的声音和音乐的声音。怎样利用声音在稍纵即逝的有限时间内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节关乎成败,决定效果。

“所谓细节,是指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④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细节来源于发现,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它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动作的叙述,也可以是风景、物件的描绘;不仅可以是文字解说词的呈现,更可以是音乐、音效甚至是作品播讲者的音色、语速和语气的变化。前面提到的戏曲专题《光影之梦》里,就有许多真实感人的细节,路振隆在结束采访挥手送别时的满头银发、因腿疼而略显蹒跚的脚步,还有他质朴的同期声语言“反正年纪比较大了,能干只管干”,都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戏曲电影工作者执著的爱。细节对揭示主题,刻画人物,传递情感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同样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文学专题《行在江南烟雨中》,也采用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从歌曲《江南》、评弹和昆曲的音乐使用,到水桶入水、船桨划水、细雨敲窗、船娘划船吟唱以至寺庙暮鼓晨钟的音效选取,再到周庄章节的童谣、杭州章节的西湖断桥和苏州章节寒山寺的介绍,细节之精致,可谓点点滴滴、时时处处皆有动人心处,构成了完美的听觉效果,让人宛如置身草长莺飞的烟雨江南,流连忘返。

“如果说情节是文艺作品的筋骨,那么细节则构成丰腴的血肉。”⑤好的生活细节,往往能增强文艺作品“故事”的感染力,触动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文艺作品以“声”造型,让人通过想像感受听觉的真和美。同时,它还承载着时代的精神,传承着文化的精髓。所以,在广播文艺作品的创意、选材、制作、合成的过程中,“主题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人物化,人物细节化”,是每一个创作者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努力的方向。惟有如此,方能创造出更多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细致入微、能拨动受众心弦的优秀作品。

注释

①杨汉云 邓少军《故事化写法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载《传媒观察》,2010年第11期。

②潘知常 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③周明军 《广播文学作品中的“声与画”》,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6期。

④武力 姜秀叶 《纪录片的细节魅力》,载《新闻传播》,2005年第6期。

⑤尹新 陈秀霞 《纪录片的故事化》,载《青年记者》,2011年第12期。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莫玉玲)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戏曲广播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大众文艺(2023年20期)2023-11-16 12:06:16
文艺作品
美术界(2022年6期)2022-06-29 01:59:46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7:26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大众文艺(2019年14期)2019-01-27 11:31:55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