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中羌王城 国内唯一遗留下来的羌族军事见证

2012-04-29 00:44赖力
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罗浮山刻痕碉楼

赖力

羌人花了数千年时间,从草原大漠迁徙到了四川盆地;为了保护家园,他们在高山峻岭中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古堡——羌王城,并在此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史诗;现今,作为目前国内仅存的羌族军事城堡,羌王城已被视为羌族之魂……

西出四川省绵阳市,约40公里可以抵达安县,在安县县城的西南方向,伫立着一座清奇挺拔的孤山,那就是著名的“罗浮山”。

罗浮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山常年云雾环绕,行走山间,犹如轻踩浮云般起起落落,给人一种穿云破雾,如入仙境的感觉。这座1.5亿年前因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来的断层山,山势险峻,自东到西十二奇峰依次排列,峰势峥嵘,清代著名文人李调元曾经感叹:“万点尖峰列眼前,浮来海外是何年”。

当人们沉醉在罗浮山的惬意美景之中,也许不曾想到,在这条山脉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羌族秘史:据说,羌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时光,最终从草原大漠迁徙到了这片高山深谷,建立起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羌王城”——这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座羌族军事城堡……

从草原到高山

羌族人用数千年时间建了一座王城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过关于“羌”的记载。东汉应劭的《风俗通》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他们也被认为是夏朝的始祖,而大禹是羌人的首领,也就是书中说的“禹生于西羌”……

在羌人数千年的历史中,“迁徙”和“战争”是两大不变的主题。他们最早生活在河湟中心的西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国强大的军事打击下,曾经强盛的羌族也只能按支系南迁。其中,一支叫做广汉羌的部落辗转来到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定居在如今绵阳境内的北川、平武等地,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多,他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军事防卫,用以抵御异族入侵和汉族统治者的征剿。

但世事变迁,那些曾见证过羌族人荣耀或者历史的羌族军事设施,大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走向了消亡。在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查中,专家们遗憾地发现:绵阳罗浮山羌王城,已经成了羌族历史上政治、军事唯一遗留的实物见证。

事实上,罗浮山羌王城的诞生,首先是和绵阳安县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安县位于汉羌交汇之地。由安县入北川,就进入了羌人的活动范围,平时,汉羌友好交往,互通经济文化,安县是羌人前往内地的一条必经之道。但如果两个民族发生冲突,安县自然首当其冲,羌民为了“自保”,于是在安县的要塞处构筑了军事关隘。

从罗浮山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著名的“罗浮十二峰”呈马蹄形依次排列,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这些山峰相连的中间,有一处自成的凹地,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垣雏形,依山就势,羌王城就建造在这里。

羌王城的城堡约1平方公里,东西两面是山腹开阔地带,城墙全由当地石料凿成的大石条砌筑,城垣高4米,厚3米,长960米;南北两面以十二峰石壁为垒,石垒高处约30余米,低处约10米。整个城垣的周长为10.52公里左右,围成一个坚固、密闭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南城楼是羌王城的要冲,不仅利用一道圆形巨型石门隔绝外界,还借着悬崖峭壁的地势成为保护羌王城最稳固的一道防线。

从南城绕道北门,在乱石堆中有一口古井,水质清凉,当地人称之为“玉液缸”。据说,当年明军围剿羌王城的时候,这口井水为守城的羌族民众提供了救命之源。当地人还说:羌王城中还有一座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的羌族民居,叫做“尔玛楼”,那是当年城中羌兵首领的驻地,在没有了战火之后,已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传说中,如果是在雨夜静坐其中,你还能听到当年那惨烈的拼杀声……

王城碉楼

与羌族共存亡的“意志图腾”

在岷江峡谷居住的羌人,一直过着极为原始的生活,他们以畜牧业为主,“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但为了生存的土地和民族的尊严,也只能卷入到各民族的征战中。而罗浮山羌王城作为现存保护良好的羌族军事城堡,见证了太多历史的风雨。

据史料记载,安县秦时为岷山庄王统辖。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安县改作涪县,属广汉郡。当时战乱频繁,涪江地区多处设置羌兵关隘,罗浮山上也构筑了军事设施,驻守的羌兵有上千人。到唐朝时期,朝廷派兵大肆进剿石泉(今北川、安县)、白草(平武)的羌民,随后重兵把守这些地方,并在政治上实行“羁縻”政策,将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

历来,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就实行比较苛刻的政策,尤其到了明朝中期,派到羌族地区的明朝军官大多都是纨绔子弟,大肆掠夺、欺压羌民。羌族与汉族之间摩擦不断。而罗浮山羌王城的留名历史,则与明代的“宣德启衅”事件有关。

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朝廷准备派驻守松潘的钱宏率军远征交趾(今越南境内),为了逃避这一征调,钱宏刻意制造事端,挑起境内羌、藏等少数民族的对峙和冲突,再进行镇压,由此引发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明军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当时比较强盛的羌族麦匝、阿用部落集合数万人对抗明军,包围茂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达6个月之久。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朝廷派四川巡抚张瓒率兵20万,围剿北川及周边羌族部落,张瓒先后攻破52个羌寨,杀害起义头领,随后留精兵把守,施行高压政策。

直至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忍无可忍的羌族人民再度起义。在茂州的羌族首领率领下,突击攻破雎水关,进入安县、绵阳境内。他们选择在易守难攻、扼咽喉要道的罗浮山上建寨扎营,修筑军事城堡“羌王城”以及两座碉楼(4层小碉楼和9层大碉楼)——驻守在罗浮山羌王城的羌民同仇敌忾,囤积粮草,操练武艺,与朝廷展开拉锯战。凭借羌王城的地理优势,明朝军队在此吃尽苦头,折损了上万兵马。对当时饱受创伤的羌族民众来说,羌王城无疑起到了“精神堡垒”的作用。

这样的对峙到了1547年,朝廷不得不派出以“凶狠”著称的四川都指挥佥事何卿出征围剿。何卿率领精兵万余人,北进北川、平武,南下茂县,三面夹击羌王城,双方展开激烈争夺,羌王城墙数度被鲜血染红。最终,明军围困羌王城,城内羌兵弹尽粮绝放弃抵抗,明军“俘斩九百七十有余”……

神秘刻痕

是古羌文字、战争遗存还是祭祀符号

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组在罗浮山附近进行考察和拍摄,当他们沿着羌王城遗址探寻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些白色石块上刻着横七竖八、深浅不一的痕迹。让人惊讶的是,其中一些符号,看起来既像人脸图像,又像一些汉字的变形草书。

在随后的文物局调研中,人们发现,整个羌王城里还存在着20多处这样的刻痕。这些刻在白石上的刻痕,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大的有两个手掌那么大。主要集中在羌王城的哨台、瞭望口等军士站岗地带……

这一来,沉睡了500年的羌王城,迅速因“神秘刻痕”的偶然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强烈关注。

关于刻痕的来历,人们猜测不一。有人说,这不过是自然现象,是卵石在太阳的炙烤之下,遇雨骤冷开裂而成——但随后这个观点被否定了,因为刻痕刀工斧凿的痕迹明显,不像是天然形成;而且在刻痕附近一些不能触及的地方,同样的石头却完好如初。如果真是天然形成,造物主怎么又会如此“厚此薄彼”呢?

另一种观点是,这既可能是站岗士兵“磨枪”时留下的印记,也可能是士兵用来记录发现、打伤、打死敌人数量的一种记号;还有人说,这些刻痕极有可能是古羌文字的雏形——羌族虽是一个古老民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成形的文字……

不过,现今最现实的说法则是祭祀说。据当地羌族老人的回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也就是羌族的小年,罗浮山间都会有从北川、茂县等地赶来的羌族后代,带着酒和各种祭品,到羌王城的哨口、碉楼瞭望口设祭台,放置白石,告慰祖辈的魂灵。

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他们信奉白石神,盛行“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据此,有学者推断,这些刻痕很有可能代表着当时羌王城里的羌族同胞对生命的崇拜,希望不断繁衍后代,强大自己的民族,所以才在战争最激烈、最为险要的地方刻下。

猜你喜欢
罗浮山刻痕碉楼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无题
记忆刻痕
药片有刻痕 能掰不能嚼
基于SWOT分析的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GHOSTS OF GUANLAN
垂直磁化纳米线中不同对称刻痕对磁畴壁振荡行为的影响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博罗·罗浮山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