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扁鹊”

2012-04-29 00:44徐忠友
科学24小时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主刀宁宁外科

徐忠友

站在手术台前,我手里握的不仅是一把手术刀,更是一条宝贵的生命、一段美丽的人生、一个幸福的家庭。病人将生命全部相托,作为医生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赖。

中国的历史上出过很多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曾出过精通医术的名医扁鹊;东汉末年,曾出过发明“麻沸散”、为关公“刮骨疗毒”的华佗和写就《伤寒论》的名医张仲景;在明代,曾出过撰写了长达25卷、190多万字中医巨著《本草纲目》的名医李时珍。据《列子》一书记载:“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剖腹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从这段话中可见,扁鹊经过诊断后,对病人实施了“剖腹探心”的外科大手术,并将病人的一些器官“易而置之”,然后“投以神药”,使病人病好如初。在数千年前那种原始的医疗条件下,扁鹊此举被许多人誉为“神话”,我们至今仍无法考证这一“神话”的真实性。不过在当代,我国涌现出一批新的名医,他们已经将流传的扁鹊“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就是他们当中杰出的一位。

从医生助手到主刀医师

1950年1月,郑树森出生在浙江省龙游县模环乡西山岗村一个靠种田为生的普通农民家庭。1957年9月,他在下向塘村和新王村读完小学,1962年考入模环区横山中学读初中,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衢州二中。1968年高中毕业后,又进入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深造。

1973年夏天,郑树森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一院)普外科工作。最初,医院的工作条件并不好,科室的医生也不多,整个病区只有两三名医师。开始的时候,郑树森没有手术经验,只是在手术台前一边给主刀医生当助手,一边学习如何做手术。他虚心好学,在手术中认真分析主刀医生的每一个手术方案、观察每一个手术动作、了解每一个手术环节,学习临场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手术结束后,又对照病人的各种病例,仔细阅读相关的医学书籍及资料,做到融会贯通。很快,他就掌握了动手术的要领并积累了许多第一手宝贵资料,练就了扎实的外科医疗基本功,并从“助手”的角色变成了主刀医生,在实践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手术方案、手术方法和手术风格。

在手术中,医生常常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地在无影灯下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甚至是大半天。一个手术下来,医生浑身都是汗,脖子和手脚都发酸了。郑树森虽然有时也很疲惫,但他却把每次手术看作是一次救死扶伤的机会,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他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手术中,不但挽救了一批批病人的生命,也使自己的思想和医德得到了升华。那些年,他每天一上班就忙得团团转,白天忙完了,回家吃了晚饭又回到医院里,观察病人术后情况,补全病人手术记录。那时的他根本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始终做到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这个好习惯他至今还保留着。

在浙一医院普外科工作了几年后,郑树森发现,一说到国内有名的医院外科,有的人就会提起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国内有名的大医院外科,好像浙医一院外科就要低人一等。甚至还出现过病人从浙医一院转院到上海等地治疗的情况。每逢此时,郑树森就觉得脸在发烫,他暗暗问自己:“我们浙医一院何时才能跻身全国一流医院的行列?”从此,他决心认真钻研外科医学前沿理论,努力做好临床治疗和科研工作,不断攀登医学新高峰。

1986年,郑树森达成了专业“两级充电”的愿望,刚刚获得浙江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的他,又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肝胆胰外科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郑树森犹如一条鱼儿游进了浩瀚无垠的医学知识海洋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外科专业的新知识、新医术。在博导的指导下,他做了大量的医学实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实验成果。他精良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博得了华西医科大学领导和老师们的赏识,让他担任了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总医师。为挑好这副重担,郑树森通宵达旦地守在病房里,带领住院部的医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他的任务,并提前半年获得博士学位。

从“养猪人”到人体器官移植专家

学无止境艺无涯。回到浙医一院后,郑树森立即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用到日常的临床医疗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990年9月,郑树森又作为交流学者,赴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修。玛丽医院历史悠久,设备先进,在医学上与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接轨。在医院学习期间,为了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多学一点新知识,郑树森一头扎进了外科实验室,细心研究器官移植新理论。虽然从事过多年的外科医疗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真正的开始学习和研究人体器官移植,对他来说仍是一个新领域。因此,他每天要看大量的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医学文献,并在猪等动物身上做肝脏移植试验手术。有时候他白天做了十多个小时的动物肝脏移植试验手术,晚上还要睡在“猪圈”里与猪作伴,观察猪等动物的术后情况,并做好术后笔记。有趣的是:从未养过猪的他又成了“编外饲养员”。在做了大量动物肝脏移植试验手术成功的基础上,1991年他作为主刀医师之一,参与了香港首例肝脏移植手术,并取得重大突破。当时的香港总督对这个手术的巨大成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为此香港的媒体还做了大量报道。他如今主刀速度又快又准,血管吻合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水平之高,是一般主刀医生所不可比拟的。这手绝活就是他在香港玛丽医院练就,后来不断提高而成的。

1992年,郑树森学成后准备回浙江,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非常需要郑树森这样有创新精神和高超医术的专家型医师,他的导师亲自出面用重金挽留郑树森继续在玛丽医院工作。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在内地人心目中还有较神秘的色彩。香港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也是当时内地无法比拟的,能移居香港或到香港工作,可以说是令人向往的。但郑树森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和著名学者,他并没有被高薪诱惑,婉言谢绝了院长的好意后,毅然回到浙医一院,并在院内着手开展以填补浙江省医学领域空白的肝移植手术为主的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他从计划的制订、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设备的引进、动物的饲养、医术的培训,一项一项进行落实,并不断完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只用了十多年时间,浙医一院的人体器官移植领域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浙江省器官移植中心、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相继在浙医一院挂牌落户。该院的肝胆胰外科也被浙江省卫生厅定为省医学重点学科,其器官临床移植中心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肝移植中心工作受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匹兹堡移植中心等著名国际移植中心的高度评价,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市和美国、意大利、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病人都慕名来到浙医一院治疗。

在这期间,郑树森的人生和事业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2001年,郑树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浙江、北京、上海等国内器官移植领域多个权威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的《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并由郑树森担任首席科学家。2004年,郑树森又入选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五人专家组”,该项计划已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这些不仅体现了郑树森本人的医学科研水平,同时也标志着由他任院长的浙医一院乃至浙江省器官移植医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他几十年前就期望的让浙医一院成为国内一流医院的夙愿。

移植器官慢性失功是世界移植界面临的重要难题,它是指移植器官功能缓慢和不可逆性减退,其发生原因及过程涉及移植免疫的各个方面,这是影响移植病人存活期和生活质量的最大障碍。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以郑树森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组”的这项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一旦成功那将是世界器官移植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拼命”到救命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是郑树森从当医生第一天起就信守的座右铭。有人对郑树森平时忙于器官移植的“拼命”做法不解,郑树森的回答是:“为了‘救命而‘拼命。”这句话既生动又真实。据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的肝功能衰竭。而接受肝脏移植,是他们许多人中的唯一生存希望。为了不让鲜活的生命凋零,三十多年来,郑树森一直为此呕心沥血,顽强探索,突破禁区,创造奇迹。他抢救病人的速度,在浙医一院被称为“郑树森速度”。郑树森曾对笔者这样说:“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的职责,病人一个个等着你去救命,我们医生就是与‘死神赛跑,谁跑在前面,谁就是赢家,我们不拼命不行呀!”

郑树森用“拼命精神”和高超的医术,抢救病人生命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早在1993年,郑树森为一位晚期巨大肝癌患者主刀施行肝移植手术。手术期间,他七天七夜吃住在病房,自己因劳累过度阑尾炎发作了,他只好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输液给自己治病。病人家属看到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1年6月,刚满9个月的杭州小孩宁宁因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导致肝硬化,如不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小宁宁幼小的生命就要夭折了。守在孩子面前的母亲听说只有一线生机,首先就想到要割出一部分肝脏救小宁宁的命。小宁宁母亲“割肝救子”的做法,让郑树森深受感动,但一个难题同样摆在他的面前:小宁宁才生下来9个月,手术风险很大。同时,在小宁宁母亲身上切取活体供肝时,既要保证切下的肝外侧叶绝对完整,才能使供体具有良好的功能,又要确保供体安全,防止剩余肝脏受到损伤,单这一刀就维系着两条生命,难度非常之大。但如果不及时动手术,小宁宁的肝脏就要坏死,怎么办?“我们当医生就是救命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是冒更大的风险,也不能放弃。”郑树森把个人的一切抛在脑后,决定为小宁宁做手术。6月16日,他亲自主刀,经过达17小时的奋战,他将小宁宁母亲的左半肝成功植入了小宁宁的体内。小宁宁得救了,郑树森也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创造了全国年龄最小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新纪录。

更让人可敬的是,对有些因长期患病,四处求医而负债累累的病人,郑树森不仅尽力给患者治疗,还为他们捐献爱心。患肝硬化的河北男孩曹志豪、患先天性肝病的安徽女孩查紫彤、程晶晶等一些困难病人到浙医一院治疗时,郑树森不仅为他们做了手术,还带领医疗团队为病人捐款。

在2007年新年来临之际,郑树森主刀的5例成人活体肝移植成功后的病人全部出院。这些病人及家属在感谢“当代扁鹊”郑树森的救命之恩时,郑树森却说:“我只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病人的康复就是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正因为郑树森有着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以及他在医学领域不懈地探索和努力实践,十多年来,除成功主刀了1000多例肝脏移植手术、取得近100%的成功外,还在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先后实施肝肾联合移植19例,患者存活时间创全国最长纪录;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已存活近14年,存活时间创亚洲最长纪录,完成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肝胆胰外科中众多的疑难复杂手术。多年来,他还在国内外权威医学刊物上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了《外科学》、《肝脏移植》、《胰腺移植》等多部医学专著,并担任了我国肝胆胰医学领域的首份英文期刊《HBPD INT》、《移植杂志》的主编及《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医一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郑树森不仅三十多年磨一剑打造一身好医术,而且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了一个好团队,成就了一所名医院。在十多年时间内,浙医一院除肝脏移植手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例数、肾移植、非亲缘骨髓移植等方面的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早在十多年前,郑树森就把学科建设放在器官移植上,这是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个学科涉及感染、免疫、血液、病理、影像、麻醉等领域,能带动一系列学科发展,从而形成医疗团队的整体技术优势,也打下了浙医一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一棵粗壮有力的“大树”,已繁衍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郑树森依靠器官移植这棵“大树”,先后在院内派生出肝病、肾脏病、心脏病、血液病等学科中心,从单一学科发展为一个学科群,可以集中力量攻克医学难题。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一批青年医务工作者正在茁壮成长。

身为一名国内外著名的器官移植及外科学专家,郑树森可以说已功成名就了。在笔者采访结束前,郑院长抒发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言:“站在手术台前,我手里握的不仅是一把手术刀,更是一条宝贵的生命、一段美丽的人生、一个幸福的家庭。病人将生命全部相托,作为医生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赖。在器官移植领域,我希望走得更远、更快、更好。让所有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能像健康人一样快乐地活着,这是我毕生的最大心愿。”

郑树森,一位可敬的“当代扁鹊”!

猜你喜欢
主刀宁宁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书法家 韩宁宁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腔镜手术扶镜六大基本原则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想得美
谁做主刀人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