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是一个技术活

2012-04-29 05:07辛晓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活家校辅导

辛晓明

家长的这篇文章,其忡忡忧心溢满字里行间。我觉得问题不是学校做法的是与非,其本质应是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传统教育观念里,教育是学校的事。尽管家校协同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家校协同并没有从理论走进实践的可操作层面。

“一进门的下马威”里,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学校做得过于详尽与刻板,尤其“鞋带”要求更是点燃了家长的不满。学校的做法完全错误吗?做这样的规定,如果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家长是否能理解?这样的做法是否一定会扼杀孩子“独一无二”的个性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主要是在哪些方面,而哪些方面严格一点是可行的?试想,如果家校双方都有积极沟通的意识,有家校平等、即时沟通的机制与平台,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在交流与协商中化解的小问题,甚至还会成为提供更优质教育的好契机——家校双方原本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有什么统一不了的意见呢?

“三分教七分等”,家长的教育观是正确的。教育是一个慢活儿,教育需要等待。但等待不是消极的望天收,而是积极地面对与解决。孩子的书写不好,学校希望孩子做适当的练习写好字肯定没错,我相信家长也愿意孩子达到这一要求。只是老师信息中的说法确实欠妥,令家长生气的更多因素应该是那条生硬的近乎责备呵斥的短信:“孩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如果换一种方式呢:“尊敬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学习特别专注认真,学习态度特好。只是在书写方面还可以做一些训练;您在辅导时如果有困难可以随时向我咨询。”我想,家长看到这样的短信,既可以了解孩子需要加强的地方,又可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状态,更可了解到老师的教育关注点、教育策略与理念,如果在辅导时果真遇到方法上的麻烦,也会积极向老师求教。这样,家校之间便不是一种对立意味的彼此抱怨,而是朝着孩子成长的方向做共同思考、探索、以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果真有了这样的有效沟通意识,我想,让家长不高兴的“只有服从没有商量”不会有了,“热爱集体的‘小红旗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做法,也会在交流中换成更好的激励形式……一句话,当沟通成为一种大家都重视的技术活时,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很多问题都可消灭在萌芽中,很多已经发生的问题都会在理解、宽容以及积极的应对中找到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技术活家校辅导
高考体检是个技术活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媒体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
夫妻斗气是个技术活
[ 惊天绑架团] 绑票是个技术活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