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合作

2012-04-29 00:44汉斯葛剑雄廖俊文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

汉斯 葛剑雄 廖俊文

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上海和全国广大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同时也为他们奉上了丰富的思想盛宴。近日,主题为《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合作》的主旨论坛在浦西洲际酒店开启了本届艺术节论坛活动的大幕。文化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领导为论坛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奥地利萨尔茨堡市市长海因茨·沙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张继钢,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艺术及文化司高级司长廖俊文等重量级嘉宾分别做了主旨演讲,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化多样性对全球合作与交流的意义,为加强双边多边的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文选取部分专家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汉斯:文化多样性与新人文主义

文化多样性就好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因。

自1945年成立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拥护我们所谓的“具有成效的文化多样性”并且提供激发文化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增强知识的生产和分享具有长期的经验。同样具有这样长期经验的还包括提升人们的价值观,以支持多文化、多种族社会的人民追求民主公民权利、人权,以及对多样性的尊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保持同一阵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传统是通过保护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正如本次艺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对于文化表达多样性的推进,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这样的理念,被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所接纳和采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得到了所有成员国的支持。宣言中明确的指出,文化多样性“扩大了可供每一个人选择的范围;它是发展的根源之一,这里的发展不能仅仅被理解为经济的增长,而更应该是实现一个愈加令人欣慰的文化、道德和精神层面的生存”。

在我们实现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获得了更深一层的意义。今天,文化与人的关系更亲近紧密。这样的成果不仅得益于互联网一类的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不同地域间的流动性缩短了距离。这些变化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尽管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积极的特质,但是不可否认有一部分的人认为这样的多样性对于社会的统一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的互联性,但是这样的互联性并没有完全化作一种真正的团结以及相同或不同地区间价值观的分享。团结的缺失,将会形成一种障碍,因为对所有艺术家来说,现在和未来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用艺术、音乐和文化互动所拥有的独特作用,来克服所有的这些问题。

曾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此过程中,数百万的人民得以脱离贫穷。这也见证了中产阶级在一些只存在富有和贫穷两级的国家中的崛起。随之而生的,还有新的价值观和取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所涌现出的还有一些新的担忧,包括对于认同感缺失的恐惧以及文化与信仰之间产生的冲突。

文化与艺术创作也未能侥幸逃脱对于全球化生存环境的两种不同看法。虽然我们都在追求一种文化的开放,但是依旧普遍存在着对于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担忧。易变化、全球化、数字化与非本土化的现状,使得很多人开始寻求一种稳定,合理的统一性,并且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已知和不可知的范围内,不愿意接纳这个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传递哪些信息来使人们重建对于文化多样性这个共同理想的希望与信任呢?我们该如何告诉人们在自由与和平的环境下,不应存在以上的恐惧呢?

既然,我们最主要的是要弥补文化基础,那么无论是信念、价值观、创造性,还是传统习俗,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文化信心的树立。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将世界的艺术项目与艺术表现形式相聚在一起,不仅展现了中国对于开放性的倾向以及国际化的宿命。奉行着古希腊格言“了解你自己”的中国上海艺术节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对于文化对话与自我认识的同步练习。通过向世界的开放展示,中国文化得以发展,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的角度来说,都变得更有深度和高度。中国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或将是相互兼容的,通过这一点,使得一些不同乃至完全相悖的事物得以结合,使中国文化得以繁荣。

为了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我们需要看到新的想法、见解和方法,来避免世界走向茫然的未来,设立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全球化现实的新政策;我们需要看到新的技巧来面对共同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还需要一种新的公民权利形式来适应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环境。

团结应当作为我们面对全球化过程所带来的更多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在此建议,面对所有21世纪全球性化的理论,团结都必须是前提。并且文化和艺术必须有更重要的地位,从学校的艺术教育、艺术交流到最高层次的艺术成就表演。

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和平、团结、人格、宽容、互爱、和谐以及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的理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提出了全新的人道主义理论来为21世纪全球化环境下的共同理论铺垫。

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是可以在当下的复杂性和全球性危机中,为我们提供指引的,是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选择进步和创新方向的指南针。新的人道主义必须真正做到全球化,为当今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和谐关系做出贡献。作为对话的基础,多样性应该被视为新人道主义的核心。我们不难预想,21世纪的人道主义将会是一条由无以计数的文化支流汇总的文明的大河。

世界上最紧迫的难关只有通过全人类共同的努力才能攻破。出于所有这些原因,跨文化交流就成为了21世纪和平的推动力。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做到。只有通过全人类共同携手,以和谐的名义,才能战胜未来所有现实危机。

葛剑雄:理解和欣赏是不同文化共处之道

不同的文化应该共存共荣,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但实际并不那么乐观,总有一些人喜欢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以自己的好恶决定对待其他文化的态度。还有些人的确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但主要是出于道德观念或外交礼仪,内心却并无这样的观念,或者仅仅是出于政治和利益的需要。因此,不同文化平等相处的前提是自觉的、正确的观念,即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

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是人类的不同群体在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变化的,都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习惯、规范、观念和思想。因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人们因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

由于以往数千年间人类还不具备克服地理障碍的能力,不同文化之间长期缺乏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在一个文化区域内往往形成某种文化的绝对优势,加剧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自身文化过度的自尊自信,也导致对其他文化的歧视漠视。反而是一些相对贫困、资源匮乏的群体,会更迫切地突破地理障碍,寻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时至今日,不同文明间的了解已经不存在物质方面的障碍,先进的信息产业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已成为物质文明传播的最有效的途径。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人类存在着普世价值,不同文化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不同的只是显示或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权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已经成为公认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

不同文化之间首先要相互了解,在此前提下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尽可能发现对方的长处,了解它形成、发展和延续的原因,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因素。展示自身的文化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只有在对方需要学习时才予以传播,提供便利。

中国文化有“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优良传统。但不可否认,“夷夏之别”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因而对自己的文化采取“传而不播”的政策,即可以接纳外来人员学习中国文化,却不鼓励、甚至禁止向外传播中国文化。其实质固然有不强人所欲的一面,但更多是出于对其他民族的轻视、歧视和蔑视,认为他们尚未开化,不配接受教化。

在今天,这种心态的残余依然存在,有些人还坚持认为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在这种过度的自信和偏见的影响下,有些人急于要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尽管他们大多是出于善意,却违背了文化自主自由的原则,引起外界的误解,甚至被当作中国在经济上崛起后的文化扩张。

这就说明,“己所欲”也不能强加于人。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各取所需,自由吸收,在对方需要的前提下给予帮助,才能达到共存共荣的结果。特别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文化,更应该尊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文化,帮助它们得到延续,为它们的发展留有余地。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离不开人的作用,而人的天赋往往能突破物质条件的限制,天才人物和某种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峰或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无法超越。最杰出的文化成果、特别是艺术作品,都是天才与信仰结合的产物,往往独一无二,是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的。其中的幸存者是全人类的瑰宝,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对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或许我们今天还不能理解,但通过相互交流,至少能使我们了解更多。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开放城市。来自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移民、特别是其中的高层次移民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如海纳百川,在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集古今中外之长的上海文化和艺术。今天,以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上海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热切的心态接纳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艺术,不仅要充分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还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廖俊文:必须保持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在此我将与大家分享我个人关于新加坡未来文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文化发展是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就已认识到了艺术文化对扩宽思想、加强敏感度、增强社会活力及促成一个优雅社会的宝贵价值。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加坡政府在艺术文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设立了一系列巩固新加坡当前文化事业的机构、基础设施、项目及平台。

新加坡现今的艺术文化事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1年,我们共举办了8500场演出及800场不同主题的展览,平均每天都有90多种文化活动可供参与,当中也包括许多与国外伙伴进行文化交流的宝贵机会。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成功带动了新加坡民众和游客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去年参与艺术活动和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分别达到了160万和290万人次,这对于一个人口约500万人的国家来说,堪称是项成就。

在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上,艺术文化还有很大潜力。随着新加坡人口逐渐老龄化及拥有更多移民人口,文化艺术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及促进新移民和本地居民的凝聚力方面,将能发挥积极作用。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政府在两年前委任了一个艺术与文化策略检讨指导委员会(ACSR),负责制定当前至2025年的文化发展总蓝图。艺术与文化策略检讨报告与之前的发展蓝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经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而是由私人企业界和民间组织的领导者,包括艺术工作者来主导。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的文化与艺术发展日趋成熟,当今社会民间已经具备引领未来文化发展的条件。

政府已经原则上接受了艺术与文化策略检讨报告中的建议,并把艺术文化融入每个新加坡人生活视为其中一项优先工作事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艺术文化可以协助促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为不同背景的人搭起沟通的桥梁。

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并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我们必须保持多元化的文化景观,让所有人都能享受艺术之美。我们还必须消除艺术文化是属于精英阶层、费用高昂以及都是阳春白雪作品的观念。任何创作只要能触动人心,就能启发想象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下一阶段,政府将不再扮演主导角色,而是把资源放在支持和鼓励艺术工作者及艺术爱好者身上,协助他们带领新加坡民众走入文化艺术的殿堂。只有具备自我成长力量的文化生命力才能持续发展和不断深化,从而创造出真正具新加坡特色的文化景观。

文化发展不仅将塑造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我们对自身的要求。对于像新加坡这样的年轻国家来说,这个新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努力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