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孔群
10月26日,在广西第二届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上,记者聆听了深圳语文名师赵志祥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并被赵老师那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文化内蕴,亲切、幽默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吸引。课后,赵志祥给老师们作了《语文课的雕虫小技》讲座,观点鲜明,案例鲜活,语言风趣、犀利,令在场的老师如沐春风。
赵老师的课堂轻松愉快、灵动扎实,被同行誉为“形散而神不散”,是一种“漫画式”的教学风格。他有什么教学秘诀吗?且听记者一一道来。
简单教学是一种境界
轻松愉快的课堂从何而来?赵志祥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
对于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习惯“深挖洞”“玩深沉”,让学生回答非常高深的问题的现象,赵志祥非常反感。他说:“对待教学,老师要求得肤浅一点,孩子们往往就表现得深刻一点!”而在其《享受语文》一稿中,他也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课文内容分析”、“降低要求”。所谓降低要求,不是没有要求,而是要“防止对文本进行逐句逐字的分析,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避免学生因为老师的过于“认真”而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赵老师在备课时,不仅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还做到了依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向学生提问前都会先问问自己: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能否接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会不会太难?这是简单教学的第一步,经过这一步,赵志祥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并在教学时融入真情实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的这座桥梁架构简单,没有繁杂的设计,学生易于接受。
即便是在《伯牙绝弦》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中,赵老师也没有细致地对课文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而是以“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挖文本内涵。通过让学生用“绝”字组词,提炼出“绝望、绝技、绝唱”三个词语。接着进行深层次地追问:哪里看出绝技?哪里看出绝望?哪里看出绝唱?在赵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最终品读出了伯牙有弹琴的绝技,钟子期有听琴的绝技,后来,伯牙因子期之死感到知音难觅而绝望断琴,遂使那高山流水之音成为绝唱。从头至尾,赵老师都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文言文讲解,也没有让学生进行逐词逐句的古文翻译,而是以极具张力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里、韵味十足的朗读背诵中记住了全文,理解了文意,还感受到了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
赵老师的语文课跳出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呈现出了跳跃式的教学风格,让课堂处处充满惊喜。然而,简单教学不是随意教学,更不是随便教学,它是一种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境界。简单教学,源于赵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深刻反思和不懈努力,折射出他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准确把握,以及他那种败而不馁的精神。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次赛课的失败,赵志祥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师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他,凭借突出的教学成绩,时常参加语文课教学比赛。在一次比赛中,他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因为把握不准教学时间,导致没有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教完。他从讲台下来,当场遭到于永正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文章最后一段是课文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你却没有把它上完?语文课怎么能这样上呢?面对老师一连串的责问,赵志祥哑口无言,心里充满挫败感。之后,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之所以没有把课文上完,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好上课的时间,而之所以没有把握好时间,是因为对教材认识不足,以及没有很好地处理教材,进行恰当地取舍。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和多次努力修正后,赵志祥学会了对教材进行取舍,并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课文教学的关键处。再次上课,赵志祥成功了,还得到了于永正高度的评价。此后,他渐渐悟出了简单教学的真谛,使他的语文教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赵志祥的教学做到了简洁而不简单。说简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不枝不蔓,无花拳绣腿;说不简单是指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在字词句和思维的训练得到了落实。”于永正这样评价他的语文教学。
“一点儿”让语文教学变简单
在《课改十年,语文课该怎么上》一文中,赵志祥用“语文课,该回家了”的形象语言,呼吁语文课要回归本真,回归简单。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变简单,须做到七个“一点儿”,即“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
赵志祥的七个“一点儿”语文教学主张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要做到七个“一点儿”,关键在于教师。“你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为师的本钱。方法是什么?读书。”赵志祥爱读书,并坚信开卷有益,《四书五经》、《相似论》、《教育学》,儿童文学、绘本小说、武侠小说等,都有所涉猎,从中收获的知识和心得体会,为他的语文教学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他认为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做到“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给学生以更丰富的知识享受。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许多教师把课件做得花哨不实用,而赵志祥则提倡“课件简明一点儿”:“不能因为课件的使用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应该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以促进其对文本的深入感悟上。”《赵州桥》一课的结尾是“挖掘历史价值、培养概括能力”,如何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赵老师在授课时的做法是通过展示现代各种不同的桥梁图片,与赵州桥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赵州桥是因其为拱形而成为历史的创举这一结论。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教授语文课时,赵志祥还主张师生要“情感荡漾一点儿”。“文本中有情感不代表教学中就有情感。”赵志祥说,“要让文本的情感得到应有的开发,教师要狠抓学生的朗读,并且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荡漾继而激发学生情感的‘荡漾。”在情感荡漾的情境中,学生既能深刻体会文本的感情,又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举两得。
在课堂上又怎么做到情感荡漾呢?还要做到“心态天真一点儿”,只有天真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鼓荡学生的感情。所以,他主张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且示范要到位,作为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读书,呈现出来的“读”应该是饱含深情、全神贯注、多元感悟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得自然、读出节奏、读出意趣。同时他又强调淡化朗读的技巧,要求学生朗读时尽量避免“声嘶力竭”,引导学生把语调放低,声音放缓,倡导“拖声”,鼓励学生朗读出自己对作者和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赵老师是这样进行朗读教学的:
师:最后一个小伙伴——小鱼儿,谁来介绍?
生:(多数学生站起来)我来!
师:(抚摸一个调皮的学生的头)就请你吧!
生:“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大幅度地挥动着手臂)哗——哗——(笑声)
师:嗬——主动上台,好潇洒呀!不过,你这“哗——哗——”的两朵水花太大,可不像小鱼儿,倒像一条大鲨鱼!我好怕哦!(笑声)你能把大鲨鱼变成小鱼儿吗?
生:(手掌轻柔地翻动)哗,哗,哗。(笑声、掌声)
师:哎——!这就是小鱼儿了!
“哎呀,真了不起!”“你非常善于联想!”“太棒了!”课堂上,赵老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话,或幽默、或深情、或富于童趣,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事,不研究学生是上不好课的,因此,教师的心态要天真一点儿,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赵志祥理解的“心态天真一点儿”。
赵老师的“天真”还表现在爱看儿童书籍、喜欢看动画片上,《喜羊羊和灰太狼》《樱桃小丸子》《猫和老鼠》等都是他的挚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赵老师不仅拥有一颗童心,还善于在教学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十分亲切!
赵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但富于童趣,而且还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语气、语调,让平淡的教学设计鲜活起来,让苍白的语言丰富起来,让那些即使已经疲惫不堪的孩子在他的课堂上兴奋起来。这点在赵老师在执教《趣味楹联》一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师:再来一个。(出示趣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喝水,水淹水牛鼻,哞。)谁敢读?有点难度哦!
生: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miē)。(众笑)
师:啊?羊怎么叫啊?一起叫。
生:咩——(笑声)……师:这样吧,女生读“小绵羊”,男生读“老水牛”。
(女生读上联很好,男生读下联的“哞”字时,闭着嘴,发出“mōu”的声音较小)
师:谁来评评,刚才谁读得好。
生:女生读得好。
师:我倒觉得男生读的好。你们看看句子,水淹水牛鼻,哎哟,老水牛啊,水淹着你们鼻子了声音能出得来吗?(生笑)
师:那我们女同学再来一次——
接下来女生上联的诵读完全掌握了“碰头”该有的语音高低,让情境从朗读中再现,赵老师没有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却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语气自然把握,对文句的情感语调拿捏准确。
在赵老师的课堂上,从“导入”“结尾”的首尾呼应到词语的处理;从指导学生朗读到激励方法的运用,既贴切、自然,又富有情趣;从教法的设计到教学语言乃至教态,赵志祥的表现都是那么地“儿童化”。我们或许难以想象,在课堂上的这位老师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了。
简单的智慧,源于丰富的教学实践。赵老师的“简单教语文”不是粗制滥造,更不是任性随意,而是一种极致的简约。看似简单,实则丰厚。在简单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亦学得快乐,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人物小档案:赵志祥,深圳市教研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资源开发项目首席专家。应邀编写人教版新实验教材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下册,还多次应邀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国教材培训会上观摩课。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