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兵
笔者对最近几年的听课笔记作了一个初步统计,发现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占到六成以上,高效课堂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彻底实现“三个转变”。
一、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们仍在发挥主体作用,主宰着课堂。具体表现为:1.碎问碎答。教师用一组一组琐碎的问题贯穿课堂,牢牢控制着学生的思维。2.滔滔不绝。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回答不出或不到位,教师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无论巨细。学生则忙于记录,无暇思考和探究。3.执行教案。教师为了展现教学的完整性,按照教案和课前的预设亦步亦趋地开展教学,全然不顾课堂上学情的变化和现场生成的资源。教师主宰的课堂,节奏缓慢、步骤冗长,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乃至厌倦语文的恶果。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彻底转变。
注重学生的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学,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学有所得。注重学生的学,就要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适度参与和巧妙点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还主体地位给学生;注重学生的学,还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实施“板块式”教学
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个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呈板块状设计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
比如,有一位教师执教《桥》一课,设计了这样三个板块:朗读大比拼;收获大交流;智慧大碰撞。在第一个板块里,学生先自由地练读,接着小组赛读,读得有滋有味。在第二个板块里,学生充分发言,交流自己从文中获得的认识、感悟,有的从理解内容的角度谈,有的从领悟表达形式的角度谈,有的从宏观的角度谈,有的从微观的角度谈……不知不觉便将文本读了个通透,而且气氛非常活跃。在第三个板块里,教师让学生质疑,以能难住同学、老师为佳。学生再次深入文本,积极开动脑筋,在字里行间探寻,提出一个又一个高水平的问题,然后在互相释疑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二度阐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时收获到无法比拟的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80%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朗读、思考、表达,收获之丰,效率之高,不言而喻。
(二)实施“主问题”教学
所谓“主问题”教学,就是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节课或整篇文章的教学。“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一种具有引领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所以,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课堂学习活动。这样一来,一般性提问的数量大大减少,达到“一问抵多问”的效果。
例如,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朗读、寻找、体会、表达。有的说读出了看到地球遭到严重破坏时的“酸味”,有的说读出了宇航员提到宇宙中美丽地球的“甜味”,有的说读出了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去处的“苦味”……
又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执教《凡卡》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这篇课文里面最撼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地方?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近15分钟的寻读、思考、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了文章的每个角落,最后落脚到凡卡写的信封上。经老师点拨,学生豁然开朗,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
“主问题”教学最大的教改意义就在于它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三)实施“无提问”教学
所谓“无提问” 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不提一个问题,而通过组织话题讨论、交流汇报、模拟访谈等形式开展课堂活动。“无提问” 教学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教学形式。由于课堂上没有教师的提问,教师活动的时间相对而言被大大压缩,而学生活动的时间被拉长。在教师调控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例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为人民服务》一课,摒弃了所有问题,设计了三个话题:说说文章的“意”(观点);说说文章的“情”(情感);说说文章的“法”(方法)。学生根据这三个话题,充分展开阅读、概括、辨析、品味、感悟等语文实践活动,然后汇报交流。学生读出的文章的“意”有:我们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死;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批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同志。读出的文章的“情”有:对张思德同志的深切哀悼之情;对全国人民的热爱之情;对帮我们指出错误提出建议同志的感激之情;对队伍里每一位同志的关切之情。读出的文章的“法”有:引用名言法、举例证明法、正反对比法、排比推进法、补充论证法、联系实际法。其教学效果远非教师频频提问的课堂所能相比。
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也采用了“无提问”教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话实说”访谈活动。支老师客串主持人,学生分别扮演“天文学家”“环保局局长”“生物学家”“宇航员”“民营企业家”“现场观众”“电视机前观众”。活动分三个程序:①嘉宾从“自身行业”出发读地球;②“现场观众”咨询有关问题;③“场外观众”咨询有关问题。在趣味盎然的“访谈”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迁移运用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储备;既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又锻炼了各项语文能力,效果很不错。
无论是“板块式”教学,还是“主问题”、“无问题”教学,它们都十分明确地指向了学生的学,强调将课堂变为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园地。
二、由“关注课文内容”向“关注表达形式”转变
翻开手头形形色色的“名师设计”“名师课堂实录”“全国大赛课堂实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课都顶多只完成了阅读教学一半的任务——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对文章的表达形式(怎么写的)视而不见。教师引导学生一味纠缠的是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在文本内涵上越挖越深,动不动就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这样的教学,笔者称之为“教学生读懂课文的教学”,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教学,也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和成人阅读是一样的,他们关注的也仅限于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对文章的表达形式是不会主动顾及的。对于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读物,即使没有外人的任何帮助,学生也能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百分之八九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课堂上仍然花那么多时间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大多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语文教学效率不低下才是咄咄怪事!相反,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略的表达形式,我们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给忽略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的仅仅是课文承载的知识,而不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我们的教学重心应由“关注课文内容”向“关注表达方法”转变。
(一)关注词句的表达效果
优美的文章都很讲究遣词造句,伟大的作家更是将语言文字运用得出神入化。教学中,应安排大量的品析、揣摩精妙词句表达作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恰当的词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比如,有位教师执教《山中访友》:
师:课文开头写道,“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如果是你,你怎么写这句话呢?
生1:走出门,一阵微风迎面吹来,真凉爽啊!
生2:走出门,一阵微风迎面扑来,十分凉爽!
师:可是,作者偏偏不这么写,而说“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撞”字呢?
生1: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微风当做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当时激动的心情。
生2:是的,作者恨不得马上去见到自己的朋友们。
师: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会用到“撞”字?
生:撞车!(全班哄堂大笑)
师(亦笑):开车相撞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哦!
生:撞彩!
师:什么意思?
生:中大奖了!
师:心情如何?
生(纷纷):高兴!激动!兴奋!
师:事先想到过吗?
生:没有,意外的惊喜!
师: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在生活中遇到好久不见的好朋友,也可以说“撞到了谁”。
师:同样是惊喜!作者用这个“撞”字,首先就给我们一个新奇的感觉,再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还通过这一个字表达出对微风的喜爱,以及作者当时无比快乐的心情。我们还可以想象出当时作者迫不及待地要去见山中朋友们那种激动、急切的心情。这就是作者在开头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啊!
(二)关注基本段式的结构特点
文章是情感的结晶,也是思想的产物。或者说,文章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物化。文章的写作,除了遣词造句,更要讲究布局谋篇。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应在理清文章脉络上下工夫。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小学生而言,宏观地把握每篇文章的思路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把握段的结构特点入手,逐步学会理清作者思路。比如,有位教师执教《匆匆》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数一数,这一段一共有几个问句?
生:(默读,数)6个问句。
师:这6个问句可以分成几类?
(生静思默想)
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疑问句,一类是反问句。
师:具体说,哪些是疑问?哪些是反问?
生:第一、二、三、五句是疑问,第四、六句是反问。
师:试着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生1:第四句可以改为:我连游丝样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生2:第六句可以改为:但不能平的,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师:请大家把这两个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完整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朗读)
生1:我发现这段话是由一问一答的句子组成的。
生2:我发现这段话可以分为四组,一组就是一个设问。
师:为你们的发现喝彩!今天,我们见识了一种特殊的设问,它不像一般的设问用陈述句来回答,而是——
生:(齐)用反问句来回答。
师:下面我们就把反问句换回去,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我问你们答——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师: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师: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作者朱自清先生的心情了吗?
……
经过上面这番师生对话,学生对这段文字的脉络已了然于胸,并通过朗读加深了认识和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语言一并被学生吸收进脑海中。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高效教学吗?
(三)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
研究文章的表达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让我们从中获得艺术的审美感受。我们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模仿、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位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在花了约20分钟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之后,“浓墨重彩”地让学生从文中探寻“写作的精妙之处”。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文中竟然蕴藏着五大精妙的表达方法:
1.虚实结合,突出特点。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严监生已经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2.巧设悬念,抓住读者。通过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理,引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3.细节刻画,表现内心。通过刻画严监生临死前听到诸亲六眷猜测后的动作、神态,活灵活现表现其丰富的内心活动。
4.尺水兴波,层层渲染。通过短短412个字,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诸亲六眷的猜测,让文章变得曲折耐读,同时为赵氏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渲染了氛围。
5.制造反差,极尽讽刺。通过赵氏之口在文章最后揭开谜底,造成巨大反差,产生让读者啼笑皆非的戏剧化效果,辛辣地讽刺了严监生的吝啬、迂腐与可笑,揭示了这种人生的悲哀。
虽然这五大精妙之处不能穷尽本文全部的表达方法,但已将我们带入了文学的百花园,让我们惊喜连连。严监生的形象一点一滴地在我们的头脑中丰满起来。这是那种一味地分析人物形象的语文课堂无法比拟的!
三、由“要求大量做题”向“引导大量读书”转变
我们追求语文教学的质量,其实就是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其核心——语文能力的提高。而要追求这样的质量,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大量读书。
(一)加强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有效训练方式,是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最好途径。朗读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整体感知,对课文的理解会不断深化:正确地识词断句,是理解的基本标志;语流顺畅、停顿适宜,是熟知内容、理解深化的反映;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是融会贯通、深有体会的表现。朗读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途径。
开展朗读训练,笔者以为要做到:1.形式多样,让学生多读而不厌倦。2.要求明确,让学生在显而易见的目标指引下,稳步前进。3.适当示范,在学生感觉困难时,教师要做出示范,给予最直观的指导。4.给足时间,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养成习惯。
(二)增加背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意思是说,我们通过教材这个“例子”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学生再用这些方法、能力去读更多的文章、更多的书,更好地进行其他学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语言的积累这个角度说,“教材不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知道,语文教材的选文大都是名篇佳作,遣词准确,语言优美,结构精当,语法规范,值得我们好好积累、内化。
怎么积累语言?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熟读成诵。故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大量的背诵内容。除了教材里面的课文,我们还应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段背诵一些经典。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到:1.精心选择背诵内容。特别是传统文化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加强指导,避免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3.根据“遗忘规律”适时组织复习,以达到长久不忘的目的。
(三)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先生曾经对古往今来大量名家学者进行过研究,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凡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的时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更是直截了当地告诫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而是读书读出来的!”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很多,笔者仅提几点基本做法,供大家参考: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兴趣,结合语文教材,向学生推荐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使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比如,低年级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绘本图书,中年级可以推荐优秀的儿童小说、童话、科幻作品,高年级可以推荐名家名作。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周拿出专门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静静地读书,也可以由教师朗读给学生听,还可以组织班级读书会,分享读书的经验、收获和喜悦,引导学生一起走进书籍。3.布置读书任务。把阅读课外书籍作为一项经常性作业布置下去,通过任务来驱动学生读书,让学生每天坚持至少阅读半个小时。还可以将广大家长吸引到读书活动中来,把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还要通过检查评比,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教学欲真正实现这“三个转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仔细钻研教材,认真组织教学,扎实开展阅读活动,把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上来。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