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镜头一:教室里,一位学生面对着一道题目冥思苦想了许久,然后慢慢地放下笔,快步走到另一位同学旁边。“××,把你今天的作业借我看看。”拿过本子,跑回座位奋笔疾书。
镜头二:一位语文教师走进办公室,在办公桌前坐下。忽然发现桌上工工整整地放着一封信。老师把信打开,一行行清秀的字映入了老师的眼帘:“敬爱的老师:您好!您知道吗?您每天布置的练字作业是我最不喜欢的作业之一。我的书法曾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奖,但每日仍在无聊地练字。现在,我们每天的作业很多,而且班级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讨厌练字,请您三思!”老师拿着信陷入沉思。
镜头三:面对期中试卷上的一道题目,老师脑海中浮现出一串串问号:这道题目做过五六遍,怎么还有学生做错?是因为没讲到位吗?显然不是。那么是因为训练不够了?也不是。但作业的效果为什么会那么差呢?
上述情况很多教师都碰到过,面对抄作业的学生,也许我们会将其痛斥一番;面对学生的信,也许我们会责怪学生的骄傲与自负;面对期中考试的结果,也许我们会在班上大发脾气。但是,当我们对上述情况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的作业是否存在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是否也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是否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笔者认为新课程要求改变陈旧的、枯燥的、统一的作业模式,呼唤新的、更灵活的、更具个性化的作业模式。在这个方面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革,找到了一种新的布置作业的方法——语文作业“自助餐”,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 作业“自助餐”的含义与基本制度
所谓作业“自助餐”就是使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按照不同的“营养指标”尽量丰富多样,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作业,通过检查“营养指标”积点来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的作业布置方式。
1. 作业的“营养指标”
所谓作业“营养指标”就是按照作业完成的时间、难度、重难点等要求确定的作业的等级标准。学生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作业。确定作业“营养指标”的基本因素有中等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的难度;其他因素为作业所体现的课程重难点等。
中等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指的是全班大多数学生完成此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我把10分钟的“营养指标”订为3,则20分钟的“营养指标”为6,半个小时的“营养指标”为9,依次类推;作业的难度被确定为四个等级,即简单、中等、较难、难,其相对应的“营养指标”为0.5、1、1.5、2;其他因素一般不列入作业“营养指标”中,但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据其加减分,则:
作业的“营养指标”=中等生作业完成的时间×作业的难度±其他因素
例如,在教授完《曹刿论战》一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情况,如表一:
2.作业的“营养指标”积点
如果说“营养指标”考核了作业的“营养情况”,那么“营养指标”积点就检查了学生对作业的“消化吸收”情况。
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十分好,而有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于是我就在批改上动了脑筋,从原来要求学生每日完成相应的“营养指标”到要求学生每日完成相应的“营养指标”积点,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质量。
具体做法是,每次批改作业得出等级,以8分为基准分1分,每增加或降低一个等级就增加或降低0.5分,得出积点分(见文末表),则
“营养指标”积点= “营养指标”×积点分
例如,甲乙两位学生选择的作业相同,都是A作业(“营养指标”为6)和B作业(“营养指标”为3)。批改后,甲的两项作业得分分别为10分和9分,乙的两项作业得分分别为8分和7分,则:
甲的作业“营养指标”积点=6×2+3×1.5=16.5
乙的作业“营养指标”积点=6×1+3×0.5=7.5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每日作业的“营养指标”积点必须达到10点以上,则乙需要再补作业。
3.“主餐+配菜”制度
“主餐+配菜”制度是为了避免与课堂有关的一些关键性作业被学生漏选或有意识的不选而实施的保障制度。还以《曹刿论战》的作业为例,表格中的前六项作业就是这节课的“主餐”,而后三项作业就是“配菜”。学生可以在“主餐”与“配菜”中自由选择,但是却不能只选择“配菜”而不选择“主餐”。
实施“主餐+配菜”制度还有利于教师讲评作业,学生订正作业。“主餐”部分,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并在课堂上全部讲解。而“配菜”部分,则要求部分学生掌握,可以利用辅导课讲解出错比较集中的部分;学生订正作业时,“主餐”部分必须全部订正,而“配菜”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订正。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又可以因人施教。
二、 作业“自助餐”的监督检查制度
有些教师在看完上述介绍之后,可能会感到作业“自助餐”实施起来一定很麻烦,既要动脑筋布置多项作业,又要确定作业的“营养指标”;既要不辞辛苦批改作业,又要统计班级学生的“营养指标”积点。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并非如此,这就是因为我坚持了一项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
1.分组统计
所谓分组统计就是以6人为一个小组,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每位同学的“营养指标” 积点,并将每日“营养不足”同学的名单上报给任课教师,由教师监督“营养不足”的同学“补充营养”。实践证明,每日“营养不足”的同学最多时在10个左右,大多数时候在5个以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师的统计工作。
2.分工检查
所谓分工检查指的是教师将一些没有必要自己亲自检查的作业交给学生检查的方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将作业交给学生检查并不是说自己就不再过问了,而要对负责检查的学生给予指导,并通过抽查进行监督。学生可以代替教师打出作业等级,从而确定学生的“营养指标” 积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作业批改量。
例如,练字、抄写、背诵、研究性学习作业都可以由学生检查。
3.奖励制度
对“营养指标” 积点比较高的学生提出了奖励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积点的累积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当日“营养指标” 积点超出规定的部分,可以累积到第二日继续使用,但是必须完成第二日“主餐”部分的规定作业,还可以累积到假期中使用。对于每周“营养指标” 积点较高的学生不仅在班级中大力表扬,而且用喜报的形式通知家长或在班级公示。
以上措施的实施,既减轻了教师检查作业的工作量,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三、 作业“自助餐”的实施效果
1. 作业“自助餐”的实施赋予了每位学生自主学习权利
作业的目的是检查每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由于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作业“自助餐”的实施赋予了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从重复的、毫无必要的习题中解放出来。
作业“自助餐”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其中优等生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将“主餐”部分的规定作业全部掌握,而且通过各种渠道把“配菜”部分的习题弄懂学会,他们说“完成这些习题,我们就摆脱了各种练习册和辅导资料的束缚,既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节约了很多时间”。
2.作业“自助餐”的实施提高了作业质量,增强了实效性
首先,作业“自助餐”的实施可以避免抄作业现象的发生。学生抄作业一方面是由于个别学生懒惰,不愿意完成功课,但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失去了思考的耐心。作业“自助餐”使每位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作业,从而避免了抄作业现象。
其次,作业“自助餐”监督检查机制的实施,使每一位“营养不足”的同学能及时地“补充营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作业的质量,增强作业的实效性。原来作业不认真的学生都想尽量提高自己的作业等级,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原来作业质量较高的学生,为了在暑假或寒假中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也在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自助餐”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作业“自助餐”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由教师亲自去烹饪“作业大餐”,这不仅要求作业尽量多样化,而且要求教师合理确定“营养指标”,确定“主餐”与“配菜”的内容和比例。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广泛涉猎习题,找出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并将其合理搭配,使每一样“饭菜”都能涉及到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努力,我明显感到自己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型有了大体的了解,讲课的习题更精,重点更突出,能力迅速地提高。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它涉及到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求每一位教师站在“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牢固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切实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多动脑筋,勤想点子,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推进新的课程改革而奋斗!
(作者单位:徐州三中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