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人们》是莫拉维亚二十一岁时写成的处女作,被视为欧洲第一部存在主义的小说。此书于1929年由莫拉维亚自筹资金出版,由于揭示罗马上流社会的内幕,展示资产阶级家庭的虚伪、堕落和人生的空虚、冷漠而轰动了当时墨守成规的意大利文坛,也震撼了整个欧洲文坛,但《冷漠的人们》问世后不久后就遭到了法西斯当局的查禁。关于这部处女作,莫拉维亚后来曾做过如下评述:“多年以来我读了许多小说和剧作,我深信艺术的顶峰是悲剧。另外,我觉得小说创作比剧本创作对我更有吸引力。于是,我就着手写一本既具有小说特色,又具有戏剧特色的小说。小说中人物很少,地点环境单一,人物的行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展开。小说只有人物和情节,完全屏除了评论和分析而达到了纯客观。”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是20世纪意大利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未获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意大利的巴尔扎克”和“20世纪划时代的伟大作家”。莫拉维亚出身于罗马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建筑师和画家。九岁时因患骨结核病而卧床疗养达九年之久。他自幼因病卧床,长期的疾病折磨使他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他在疗养期间,刻苦自学,掌握了法语、英语和德语,并能阅读原文经典名著;他博览群书,几乎读遍了所有的名家名作,长期的自学和阅读使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也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这种“读书破万卷”的刻苦自学精神,是他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作家的重要因素。《冷漠的人们》是莫拉维亚在1925年至1928年历时三年时间完成的,当时他才二十岁,刚刚大病痊愈。《冷漠的人们》是一部剖析资产阶级社会中上流阶层家庭生活内幕的小说,全书犹如一幅笔锋尖锐的画卷,展示了罗马社会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中两天之内发生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卡拉和米凯莱是出身资产阶级的纨绔子弟,由于母亲格拉齐亚有一笔可观的财产,因此姐弟俩终日无所事事,富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同时,这笔庞大的财产也使道貌岸然的商人莱奥垂涎三尺,虽然格拉齐亚已失去姿色,但莱奥仍然为了金钱而成为格拉齐亚的老情夫。为了给空洞的生活带来一些激情,弥补内心的空虚,他大胆地勾引她的女儿卡拉,并终于占有了卡拉;不料莱奥与卡拉之间的恋情被莱奥的老情人丽莎发现了,而丽莎在一次与米凯莱的争吵中,盛怒之下道出了卡拉与莱奥的隐秘关系。当米凯莱得知卡拉竟与母亲的情夫发生肉体关系的事实后,对家庭的腐朽和堕落深恶痛绝,立刻拿起忘了上子弹的左轮手枪去找莱奥,并想一枪打死他。但米凯莱想要杀死他妈妈的老情夫、妹妹的未婚夫的企图未能实现。不仅如此,在其虚荣心的支配下,后来他甚至与莱奥合伙做投机买卖,并受聘在莱奥经营的一家公司任职,屈辱地接受了现实生活的安排。
年青貌美而又生性放荡的卡拉深知自己与母亲的老情夫的婚事完全是建立在金钱上,她非常厌恶莱奥,但最终还是委身于他。之后,卡拉便把儿时曾经向往过的纯洁无瑕的梦境深埋心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是遥远的梦和无法触及的天堂。为了在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上生存,她不得不非常现实地对待生活,即使她明知她的选择非己所愿,但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栽进现实为她设计的奢侈荒淫的生活里,她脑子想到的是“一旦与莱奥结婚,米凯莱就能找到一份差事了”,虽然她深知自己是在“扮演一种虚假而又可笑的角色”。所以后来她任凭莱奥像占有东西那样地占有她,而且对母亲与莱奥之间的猥亵关系也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卡拉原本盼望能改变家庭为自己安排的可怕命运并开创自己美好生活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从而变得对一切都非常冷漠和麻木。
深得资产阶级生活真谛的莱奥,以他风流倜傥的外表,阴险狡诈的手腕,像耍木偶似的玩弄着阿尔登戈·格拉齐亚一家人,使那家人一个个都按他的想法行事,女人们只是他手中的工具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品。他不仅以卑劣的手段占有了阿尔登戈家的母女,还狡猾地继续占有着原来的情妇丽莎,而且还用最卑鄙的方式吞噬了格拉齐亚的全部财产。莱奥身上集中了资产阶级的一切恶劣本性:投机取巧、虚假伪善、唯利是图、迂腐庸俗、享乐至上、冷漠无情。这也是莱奥所依附的那种社会的真实写照。莱奥完全诠释了“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为了获得自身在资产阶级社会这个大染缸中的优生权利,他是那么残暴和无情。卡拉和米凯莱尽管鄙视并憎恨莱奥,却又羡慕他的地位和才能,以致在同莱奥的殊死较量中,他们都软弱地退缩了。米凯莱对女友丽莎曾这样表白过:“生活的罗网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是那样地错综复杂,那样地令人茫然不知所措,使人看不到远处的希望之光,因为‘根本无法解脱。”
故事以阿尔登戈一家人的彻底失败和代表现实社会的莱奥大获全胜而结束。卡拉与莱奥结婚喻示着资产阶级与现实社会的同流合污,“在一起睡觉、吃饭、外出旅行的共同生活中,品尝着痛苦和欢乐。”这个结局清晰地表明:在堕落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生活已经变得毫无实际意义,资产阶级适应现实生活的唯一办法就是变得毫不在乎,就是对什么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就是对世事都变得无情和冷漠,也就是没有思想和灵魂。
“冷漠”是对人或事物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是精神道德上的一种麻木不仁。这就是《冷漠的人们》中几个人物的共性:他们感到自己与现实格格不入,是现实生活的局外人,面对这虚伪无情的人生,他们委靡不振,意志消沉,明明对现实生活不满,却与世俗随波逐流,容忍谎言和虚伪。20世纪初,意大利经历了二十年之久的法西斯专政,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法西斯专政从思想上、精神上和文化上引导人们步入歧途,诱惑人们学会虚伪和庸俗。整个社会都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人们迷恋物质享受,崇拜金钱,追求高消费,崇尚权力,贪图性生活享受,羡慕虚荣,这就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冷漠的人们》正反映了1920年至1926年间法西斯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这种精神危机,即待人处世处处体现出“冷漠”本质。
主人公米凯莱是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使人们已失去其存在意义的象征,他虽然痛恨腐朽、堕落的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关系,想要抗争,但他缺乏改造现实的勇气。他的软弱性又使他屈服于资本主义的淫威,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懦夫。他不敢杀掉莱奥,甚至最后还和莱奥同流合污,麻木地接受了莱奥同他妈妈和妹妹的不伦关系。米凯莱失败了,他深深地陷入理想与现实、愿望与行动的矛盾之中,导致他对周围的一切都采取冷漠的态度。卡拉尽管鄙视莱奥,但由于迷恋物质享受、崇拜金钱,最终同莱奥一起醉生梦死。卡拉自闭而无能,最终归于一种冷漠,带着“面具”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母亲格拉齐亚身上则集中体现了她所从属的资产阶级无法根治的颓废和没落。她是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穷奢极侈,终日沉沦在淫秽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借以麻醉自己。她无视儿女对她荒唐行径的怨恨和厌恶,无视情人莱奥对自己的假意虚情和背叛,也无视儿子米凯莱精神上的崩溃,总之,她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地冷漠和麻木。甚至小说的结尾,也进一步暗示出资产阶级的“冷漠”本质。 小说的结尾是一场假面舞会,卡拉若无其事地化装去参加舞会,这仿佛象征着小说中的人物各自在虚伪的假面掩盖下,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生活中的一切都已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资产阶级生活中唯一的秘诀就是毫不在乎,就是无所谓,就是那无情的冷摸,即没有思想和灵魂。
莫拉维亚的《冷漠的人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存在主义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贯穿始终的是让人心寒的“冷漠”基调。莫拉维亚的创作思想来自于悲观的自然主义,他从各个角度对现实社会进行赤裸裸的揭露。他的创作方法是真实记录生活,真实反映生活,但又与之前的现实主义有所差别,贯穿和使用了更多存在主义的内容,通过存在主义来反映现实社会的“冷漠”。在《冷漠的人们》中,“冷漠”一直笼罩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和读者的心中,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其中的主人公米凯莱和卡拉兄妹,他们懦弱无能,自我封闭,他们试图改变命运,改变生活,却不得不以失败结束,最终变得同社会大众一样,同归于冷漠,戴着“面具”扮演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同时这种存在主义更能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借此辛辣有力地讽刺人们迷恋物质享受、自甘堕落、崇拜金钱而却内心空虚的社会现实。莫拉维亚还通过表现手法的“冷漠”来有力抨击法西斯社会的“冷漠”。莫拉维亚的笔锋犀利,善于运用比喻、暗喻、隐喻、讽刺的表现手法。在《冷漠的人们》中,莫拉维亚通过清晰的评论以及直接的评析、讥讽和说教,再加上情节的曲折多变,使得小说十分具有表现力,进而将法西斯统治下逐渐没落的资产阶级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冷漠的人们》中的一家人,没有一个是讨人喜欢、惹人怜爱的人,他们都是不幸者、失败者、贪婪者、有恶习者,他们多以自己的不幸影响、腐蚀身边的其他人,因此,这些人物都是我们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的。莫拉维亚利用小说中的人物来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因而他笔下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是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些人物,我们可以感受到莫拉维亚的世界绝对不是快乐的充满幻想、充满鲜花、充满欢笑的乐土,而是笼罩着灰色而忧郁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没有欢乐,没有人间温暖的存在。
在莫拉维亚一生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有两方面的亲身经历对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一是法西斯制度,二是多年的骨结核病。这在他的长篇小说《冷漠的人们》中也有着明确体现。长期的卧病在床使他感到他与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使他与社会产生了一种疏离感,从而产生了一种与他人互不相关,互不沟通的精神状态。他感到自己与社会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是现实生活的“陌生人”和“冷眼旁观者”。有一种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感到无所谓、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思想状态。这也是当时处于法西斯统治下消极的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思想状态。根植于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性、残酷性和小资产阶级的奴役性、狂热性。法西斯统治的残暴性和黑暗性,使莫拉维亚更进一步认识到资产阶级在思想、政治和文化上的倒退、腐朽和没落。在《冷漠的人们》中,莫拉维亚充分揭示了主人公道德品质的败坏和堕落与法西斯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有着内在的联系:法西斯蛊惑人心的宣传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摧毁了人们的精神,污染了人们的心灵。
莫拉维亚笔下的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危机,正是他自身的写照,通过揭示小说人物的内心矛盾,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在无情地鞭挞和剖析自己。他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尽管他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灵魂,抨击他们在道德上的肮脏污秽,但他对资产阶级的分析和评价难免附带一定的妥协性和片面性。莫拉维亚认为应该消灭资产阶级,但他又难以抗拒资产阶级社会诱人的魅力。小说中描写的世界暗淡无光,人物倦怠、冷漠、颓废和消沉。同时,他笔下那些空虚和忧伤的人们无法找到出路,只能与这个绝望的世界一起沉沦,这就像他本人一样,无法摆脱资产阶级,不能完全脱离他所批判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他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莫拉维亚也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牺牲品。《冷漠的人们》中的米凯莱就是莫拉维亚自己的缩影:米凯莱的手枪没有打中莱奥,正象征着作者无法摆脱现实,在现实中痛苦地挣扎。
参考文献:
[1]沈萼梅,刘锡荣.意大利当代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沈萼梅.阿尔贝托·莫拉维亚与《冷漠的人们》[J].外国文学,1986,(11):88.
[3]邓婷.莫拉维亚及其作品风格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93.
作者简介:
张艳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