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孔丽华 王诤 朱风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必须不断改革,注重职业导向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加强现代科技信息意识,才能适应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和新趋势。
关键词:思政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75-01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既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积极转换思路,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
1 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不够重视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改革重点。一方面.它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原则转化为生动的客观现实,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它也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一直存在着“工”与“学”“结不上、合不拢”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专业课程建设,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二是高职思政师资配备还远远满足不了思政课“工学结合”教学的需求。
1.2 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缺乏对思政“工学结合”教学的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只重视课程的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而忽视了它的实践性,从而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没有对工学结合的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更缺乏一套规范的具有高职“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至于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从而停留在自发、随意、即兴的层面上。
2 工与学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结合之道
2.1 把握好工学结合的内涵,处理好工与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关系
在“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院校来说,思政教学中的工学结合能帮助高职学生在接触社会现实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研究社会问题中提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与现实的互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勤于思考;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实肯干精神,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思政工学结合应该是以理论课教师为主导的,围绕特定思政教学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的、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2 构建科学严谨、系统完备的工学结合思政教学体系
(1)符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教化和能力三个层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理解;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思政课的教化功能;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如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2)探索适合思政教学的多种工学结合形式。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实践教学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工学结合功能的最大化:同时还要注意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衔接,从而体现实践教学的系统性。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社会实践环节大量增加,教学空间从传统的学校课堂扩展到企业生产现场和校外实训基地,这就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条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总之,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祖嘉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跃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3] 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2008—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梁英平.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 周倩.浅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