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明、清时期的制作

2012-04-29 00:57韩培东
佛山陶瓷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紫砂壶历史

韩培东

摘 要:制作砂壶的成形工艺,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不同。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的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时代的痕迹,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认识的凭据之一。

关键词:紫砂壶;制作工艺;历史

1 前言

著名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在谈到紫砂鉴定时曾讲过“成形手法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每个制壶家作壶嘴及壶把的方法不同,都有个人的风格。到了近现代则采用注浆成形,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而此时期的砂制细如膏泥,器物的里外极其规整,当然手感也极好。制作砂壶的成形工艺,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不同。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的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时代的痕迹,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认识的凭据之一。

2 明、清时期制壶的发展与特点

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初开始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降低赋税,改变元代手工业工人被迫在官办工业作坊工作的工奴制度。明洪武时期则开始规定“轮班”,手工艺人除了为官府“轮班”做一定时间外,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这对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促进了城镇的经济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品的需求,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南北各地尤以南方为主出现了一批新的包括陶瓷手工业品在内的生产流通中心和集散地,加之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大大刺激了手工业生产的繁荣。宜兴的陶瓷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紫砂业也随之得到广泛的市场需求,到明代中期紫砂壶即开始盛行。

由于紫砂的独特制作工艺,所以在历史上有姓名记载的陶瓷艺人以紫砂艺人最多,如时朋、董翰、赵梁、元畅和李茂林等。他们所制作的各类紫砂壶当时已属珍贵,传至清代以后更甚,他们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也为宜兴的陶文化积淀了深深的底蕴。

3 总结

紫砂是科学和文化及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财富,同时为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服务,紫砂壶的造型、装饰、泥色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关,往往从某个侧面反映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明代中期至清代康熙时期,它的生存与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它取得的成就给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总结。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紫砂壶历史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