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初探

2012-04-29 00:19金长华
体育教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分数心理健康技能

金长华

一、构建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实施方案

1.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1983)的生成学习理论,结合课标中的学生的四大领域目标,突出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新型体育学习成绩综合评价表(表1)。评价表的内容:(1)运动参与度占20%;(2)身体健康占35%;(3)运动技能占35%;(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占10%。

2.学生体育学习评价表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分制。第(1)、(4)类评价内容,是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运用能力、自锻炼能力、自评能力、自创能力评价记录,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进行综合评价。第(2)类评价内容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评分表测出基础成绩,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进步幅度综合作出评价。第(3)类评价内容,是根据学生原有基础水平,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应用和提高的程度进行评定。

3.制定运动参与度、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表2),即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根据《新课标》提供的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记录表和课堂记录的易操作性,制成表2形式,表2中的态度与参与表示运动参与度,情意与合作表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二、体育学习评价方案实施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学年的实施,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幅度较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积极性空前高涨,原来那种懒懒散散的现象没有了;对体育考试没有信心的学生也看到希望,有了学习体育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有较好的体育成绩,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学生们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极力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能一下子改变这么多呢!笔者就以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运动参与度(态度与参与)(20分)

运动参与度包括出勤、服装情况和每节课的运动项目的参与率以及学习态度。出勤、服装情况可以记录在考勤簿上,若无故缺席或没按要求穿服装,一次扣1分,累计扣完为止,满勤者和按要求穿服装者则各记3分,总分记6分。每节课每个项目的运动参与共记6分。学习态度和行为则占8分,其中包括遵守课堂常规、纪律、认真学练、互相帮助,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等。当然,考虑到学习态度这一指标很难量化,在“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2)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进行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最终评定。另外,还规定一个星期为一次评定时间,分别对每周三节体育课进行评价,具体操作见表3。这样,三项均分达12分以上为合格,15分以上者为良好,18分以上为优秀。

2.身体健康(35分)

根据《新课标》可知,身体健康包括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等三方面内容。本文对学生体能(即身体素质)的评价进行研究,被测素质项目的最终测试成绩由最终测试占70%(24.5分)及学习过程中被测素质项目进步幅度占30%(10.5分)组成。具体操作如下,每项体能测试成绩操作基本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定,各项成绩的分数乘以70%再乘以35%为被测项目的测试成绩分数;被测素质项目进步幅度分数为项目最终测试成绩分数减去学期初测试分数(或上学期末测试分数),根据实际情况和简便需要,规定最终分数比初始分数每高10分为一个档次,进步一个档次得3.5分,二个档次得7分,三个档次以上得10.5分。然后根据这两项的成绩得出本项目的最终成绩。最后根据本学期所测项目算出平均分,给出等级(表4)。

3.运动技能(35分)

运动技能评价主要针对学习运动技能过程的态度和应用运动技能能力的评价。学习运动技能过程的态度评定分数占10分,按表3的“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评价表”进行评价,以表2的“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为依据。应用运动技能能力评定分数占25分,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和学生综合应用运动技能进行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即合格为15分、中等为18分、良好为22分、优秀为25分。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情意与合作)(10分)

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依据表3中的“情意与合作”的小组记录与教师记录情况,由教师与学生小组成员共同评出合格(6分以上)、良好(8分以上)、优秀(9以上)三个等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调控、自信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此项评定无法量化,可以根据表2中的“情意与合作”的记录情况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评定,得出等级,如表5。

表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表

姓名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评价 平均分 等级

三、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作用

1.学生个体得到关注与发展,体验不同的成功快乐

从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角度的评价,即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身体素质提高幅度评价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从而促进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习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思考,主动锻炼,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并且看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新型体育评价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有了很大改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等现象在课堂中随处可见,并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交往。

3.养成了自我评价的习惯,学会了真诚的相互评价

学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养成了自我评价的习惯。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改进教学的动力和手段。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养成了主动学习、自觉锻炼的习惯,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学会了正确评价自我,克服被动和盲目上体育课的消极学习状态。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同学间、小组间的相互评价,从而使其学会了真诚的相互评价。

一、构建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实施方案

1.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1983)的生成学习理论,结合课标中的学生的四大领域目标,突出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新型体育学习成绩综合评价表(表1)。评价表的内容:(1)运动参与度占20%;(2)身体健康占35%;(3)运动技能占35%;(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占10%。

2.学生体育学习评价表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分制。第(1)、(4)类评价内容,是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运用能力、自锻炼能力、自评能力、自创能力评价记录,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进行综合评价。第(2)类评价内容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评分表测出基础成绩,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进步幅度综合作出评价。第(3)类评价内容,是根据学生原有基础水平,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应用和提高的程度进行评定。

3.制定运动参与度、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表2),即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根据《新课标》提供的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记录表和课堂记录的易操作性,制成表2形式,表2中的态度与参与表示运动参与度,情意与合作表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二、体育学习评价方案实施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学年的实施,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幅度较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积极性空前高涨,原来那种懒懒散散的现象没有了;对体育考试没有信心的学生也看到希望,有了学习体育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有较好的体育成绩,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学生们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极力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能一下子改变这么多呢!笔者就以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运动参与度(态度与参与)(20分)

运动参与度包括出勤、服装情况和每节课的运动项目的参与率以及学习态度。出勤、服装情况可以记录在考勤簿上,若无故缺席或没按要求穿服装,一次扣1分,累计扣完为止,满勤者和按要求穿服装者则各记3分,总分记6分。每节课每个项目的运动参与共记6分。学习态度和行为则占8分,其中包括遵守课堂常规、纪律、认真学练、互相帮助,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等。当然,考虑到学习态度这一指标很难量化,在“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2)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进行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最终评定。另外,还规定一个星期为一次评定时间,分别对每周三节体育课进行评价,具体操作见表3。这样,三项均分达12分以上为合格,15分以上者为良好,18分以上为优秀。

2.身体健康(35分)

根据《新课标》可知,身体健康包括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等三方面内容。本文对学生体能(即身体素质)的评价进行研究,被测素质项目的最终测试成绩由最终测试占70%(24.5分)及学习过程中被测素质项目进步幅度占30%(10.5分)组成。具体操作如下,每项体能测试成绩操作基本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定,各项成绩的分数乘以70%再乘以35%为被测项目的测试成绩分数;被测素质项目进步幅度分数为项目最终测试成绩分数减去学期初测试分数(或上学期末测试分数),根据实际情况和简便需要,规定最终分数比初始分数每高10分为一个档次,进步一个档次得3.5分,二个档次得7分,三个档次以上得10.5分。然后根据这两项的成绩得出本项目的最终成绩。最后根据本学期所测项目算出平均分,给出等级(表4)。

3.运动技能(35分)

运动技能评价主要针对学习运动技能过程的态度和应用运动技能能力的评价。学习运动技能过程的态度评定分数占10分,按表3的“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评价表”进行评价,以表2的“体育课堂的学生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为依据。应用运动技能能力评定分数占25分,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和学生综合应用运动技能进行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即合格为15分、中等为18分、良好为22分、优秀为25分。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情意与合作)(10分)

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依据表3中的“情意与合作”的小组记录与教师记录情况,由教师与学生小组成员共同评出合格(6分以上)、良好(8分以上)、优秀(9以上)三个等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调控、自信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此项评定无法量化,可以根据表2中的“情意与合作”的记录情况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评定,得出等级,如表5。

表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表

姓名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评价 平均分 等级

三、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作用

1.学生个体得到关注与发展,体验不同的成功快乐

从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角度的评价,即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身体素质提高幅度评价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从而促进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习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思考,主动锻炼,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并且看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新型体育评价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有了很大改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等现象在课堂中随处可见,并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交往。

3.养成了自我评价的习惯,学会了真诚的相互评价

学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养成了自我评价的习惯。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改进教学的动力和手段。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养成了主动学习、自觉锻炼的习惯,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学会了正确评价自我,克服被动和盲目上体育课的消极学习状态。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同学间、小组间的相互评价,从而使其学会了真诚的相互评价。

猜你喜欢
分数心理健康技能
高级技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