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012-04-29 00:06:56冯东香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作文课作文情感

冯东香

作文课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是中学阶段语文作文课一直都在研究的问题。教师要想作文课达到预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才能使他们写出精彩文章。

《新课程标准》针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要说实话、心里话、真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写作一定要感情真实,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这是真正的对症之药。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写作时的真情呢?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通过写日记进行训练,积累沉淀学生的情感

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每一天的事情记录,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是个人情感和经验的书面表达,是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生活产生理性的认识与分析,使他们的心灵呈现一种轻松的状态,使他们的意识获得真实的表达。

只要学生的心灵敞开了,教师就能够使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形成由琢磨到体验到升华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激发起学生进行体验自我的情感。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更接近学生,很好地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愉悦和满足,平时积沉下来,然后在作文中不经意地表露出来。

二、经常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的技巧

千姿百态的生活,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文化,丰富的名人、伟人形象,都在触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产生各种不同情感体验。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是写作的素材。

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恍如是一道民族情感的长廊:如白发、霜露、明月、杜鹃等体现的乡愁;如春天、阳光、燕语、莺啼等构成的希望,如冬梅、秋菊、兰竹等表现出的气节……这些具有传统的美妙意境对于学生的情感积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英雄人物(如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意气豪迈的陆游、身处乱世心怀天下的杜甫等)和现实中的平凡人物(现实生活中的“雷锋”、舍己救人的白衣天使、抗震救灾的人民战士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通过认识和学习这些人物,再结合写作训练,能增加他们的文化修养,丰富他们的情感。

通过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感知,有的教师认为这些会让写作教学失去重点,会使学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从而失去自我。实践向我们证明是不会的。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活跃时期,他们个性张扬、活力四射的生命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洪流中迷失,反而能撷取一瓢视如甘饴。在遇到这样的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单纯地搬用、抄袭、套用,而是在这些引用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是在丰富雄厚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寻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待问题。如有的同学要弄明白《诗经》中关于黄河的清浊,四处寻找历史资料;有的同学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所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心灵敏感的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既深沉而又有内涵。

三、精心创造条件,对学生多方式地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使学生的情感以及学生作文课的写作热情得以激励,就能够更加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使其情感得到积淀,直至流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丰富的情感个案就体现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之中:《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所体现出的不一般的人格魅力非常令人折服;《离骚》中,屈原的爱国情怀使人叹惋;《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激昂催人奋进。

其次,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加强情感教育。

如“5.12”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影视图片,可以引导学生去体味生命的价值与美好;父母接送孩子上学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花草树木的美妙,可以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社会中黑暗面比如抢、偷、赌等,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正义,激起他们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疾恶如仇。学生们通过这些来进行讨论、写作,就是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

四、教师的引导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

教师要就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学经验,提示学生用思维切入一些平易的事例,然后引导学生“如何选材”、怎样来把握文体、怎样缩小范围等,能使他们扩展思路,更好地写作。

能做到“切问而近思”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学生真实而平凡的感受经过教师的加工提炼后,会有一定的穿透力和很好的心灵辐射,运用好这些,就能够改变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在议论抒情方面过于空洞的现象,就能够获得贴切而且非常自然的效果。而学生对于这些感受,却是种很不一样的感受,能促进他们感情的激发和思维的扩展。就如同开渠引水,学生们的写作热情也会自然流畅,这个时候,你还用担心没有真情实感吗?只要学生能够紧紧抓住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一些小人物等,抓住如同刺到心头的一根长针、像是一阵奔腾的怒潮,就能用自己最为简练、真切的语言,写出好的文章来。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作家。在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并鼓励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良好的效果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师有心,在语文的课堂中以作文教学作为载体,真情实感地进行教育,获得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认真落实。这样,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就得到爱国情、责任感、爱父母、爱他人等感情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通过训练,基本上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稳定,真正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昌黎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作文课作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马老师上作文课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