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习中的兴趣培养

2012-04-29 00:06李莉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练琴钢琴习惯

李莉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走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不惜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以及金钱。家长和教师经常跟孩子说:练琴时要耐心,要主动,要认真仔细,要刻苦,要求孩子一味地服从,而对孩子有无学习兴趣却关心不够。

我在钢琴教师这一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十年的时间,许多家长会在上课时埋怨:孩子回家不听话,练琴不主动,效率低,学得慢。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孩子对钢琴学习兴趣不足导致的。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这又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花精力来研究一番了。

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钢琴学习兴趣培养这一课题阐述我的观点。

一、学习钢琴目的要明确

家长和孩子要正确看待为什么要学习钢琴,许多家长会说:现在条件好了,让孩子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能多一条出路。还有的家长认为学习钢琴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更有一些家长觉得别的孩子都在学,我们孩子也不能落后,也得学。这些目的听起来都有些盲目、空洞,我认为钢琴学习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享受美妙的音乐。

没有一个人会厌恶美妙动听的音乐,几乎所有的婴幼儿听到音乐都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说明对音乐的喜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音乐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和欢乐,那么为什么好多孩子会害怕钢琴,不喜欢钢琴呢?因为这些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还没有体会到钢琴与美妙音乐之间的联系所在,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孩子们每天面对钢琴做着重复而枯燥的动作,弹奏出断断续续的音阶,让他们感觉到钢琴就是一件没有生命的大机器,毫无兴趣可言。

因此,我认为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欣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应花大量的精力引导孩子用心去“听”音乐,感受音乐,并让孩子了解音乐、了解钢琴,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就会对钢琴爱不释手。

我儿子刚满4周岁,我已经有意识地培养他对音乐的认识,引导他走进音乐中的故事,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悲伤。小汤普森第一册有一课《请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旋律忧伤,一次他要我唱给他听,在唱之前,我先有意描绘了一个情景:一位老爷爷离开家,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他非常想念他的亲人和美丽的家乡,就像宝宝想妈妈了又没办法见到时一样……“请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那里的棉花土豆小麦堆满仓,那里的小鸟在春天里歌唱,老人的心中在时刻向往。”当我悲伤地唱完这首乐曲时,我惊讶地发现,儿子的鼻子红红的,撇着嘴动情地哭了起来。我很小心地保护着他的这份感动与投入,在之后的几天里,虽然听了会伤心,但儿子却非常爱听,总要求我唱给他听。我有时会边弹边唱给他听,他会说:“妈妈,我也想弹。”现在,他真的学会弹了。

欣赏音乐是点滴的积累,多让孩子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想象与热情。钢琴的音域之宽、音色之优美,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器之王”。它能够奏出大象的脚步,还可以模仿小鸟的叫声,时而把我们带到汹涌澎湃的大海边,时而又让我们听到潺潺的小溪流水,有时温柔缠绵,有时精神抖擞,有时忧虑伤感,有时又兴高采烈,它是这样的变化多端、丰富多彩。它能让孩子畅游在音乐的世界中,陶醉在其中,从而渴望自己也能够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这时那些枯燥的练习就会被对美妙音乐的渴望取而代之了。

二、形式多样的钢琴教学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钢琴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学生之间缺乏交流、难以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上课的气氛不容易活跃等。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进行弥补。

1. 教师的语言

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面对的大都是幼儿园或是上小学的孩子,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讲“儿童语言”,即语速要慢,语调要抑扬顿挫、生动风趣,而不是“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总之,教师的语言要让学生轻易理解,并尽可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使儿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要形象直观,丰富多样

尽量通过生活中儿童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学习某些抽象的乐理知识。例如学习音的时值,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音的时值他们无法理解,而把一个四分音符比作一个大西瓜,八分音符就是把这个大西瓜分成相同的两半,学生一半,教师一半,每一半就是一个八分音符,再用打拍子的方式念出节奏加以辅助,孩子就会印象深刻,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了。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演奏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要把“用琴说话、用琴授课”贯穿于教学中。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很多口舌来讲一首作品的情感意境,学生也只是似懂非懂,而一遍精彩的示范演奏之后,学生马上可以非常到位地进行演奏,很快理解乐曲的意境。由此可见,教师精彩的示范演奏,使得音乐欣赏形象化、简单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精心选择教材

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经常让学生弹一些四手联弹曲目或双钢琴曲目,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另外,可以附加一些儿歌弹唱的教材,把他们平时喜欢唱的儿歌用钢琴演奏出来,从而拉近钢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有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中国作品,弹奏他们熟悉且亲切的旋律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 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举办音乐会、考级、参加各种比赛都是可以激励学生进步的,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从中积累经验,找到自信,发现不足,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找到努力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经常让学生去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走进音乐的世界,切身体会钢琴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三、家长的桥梁作用是孩子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

现如今,儿童初学钢琴的年龄越来越小,一些家长不惜花很高的学费来上课,而课后却不做任何工作,认为教师能够教会孩子所有,学习只是课堂上的事情,而钢琴学习恰恰存在着它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钢琴课一周只上一次,一堂课一个小时左右,钢琴教师除了教学生乐理知识、弹奏技巧、音乐表现等,还必须强调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正确的练琴方法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等。而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良好的练琴习惯和保持正确的弹奏方法、练习方法就必须得到家长的帮助。因此,家长的桥梁作用在孩子的学琴道路上至关重要。

1. 家长应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练琴环境

家长应精心为孩子布置练琴房间,温馨且充满童趣,例如可以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卡通玩具,在练琴的过程中可以跟这些卡通人物互动,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扮演某个卡通人物跟孩子对话效果要比家长生硬的提醒孩子好得多。在孩子遇到难题时,也让他的玩具陪着他一起克服困难,这样孩子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另外,孩子练琴时,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安静的环境,最好将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声音关闭,如电视、电脑等。

2. 家长应帮助孩子科学安排练琴时间,培养好的练琴习惯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好习惯又贵在坚持。家长应帮助孩子安排一个合理且固定的练琴时间,雷打不动,像吃饭睡觉一样形成习惯,把练琴看做是一件生活当中极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习惯成自然,就不用为孩子练琴不自觉而发愁了。而那些“认真”“耐心”“专心”的好习惯也非一日之功,这一定是点滴的积累而养成的习惯,关键在于最初的学习,如指法问题,在初学时就必须严格要求,形成马虎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

3. 家长不可急于求成,要充分给予孩子关注、鼓励和表扬

我们都希望听到赞美的声音,得到肯定,小孩子更是如此了,教师的表扬是对学生一周学习的肯定,也是学生今后练琴的动力。而家长的鼓励与关注同样重要,让孩子每天带着一个好心情去练琴,一定会事半功倍。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一首新作品初期,识谱阶段的弹奏会断断续续,不成型,有些家长就会说:“你弹的是什么呀,怎么练了半天我一句都没听懂!”试想,孩子听了这样的评论会有怎样的感受?因此,家长应经常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如“你今天练琴可真投入,太有感染力了,妈妈听得都入迷了!”“今天老师表扬你,我想下次你一定会更棒!”“我听你这段时间弹琴越来越流畅了,看来工夫没有白下呀!”家长的这些话会无形之中为孩子树立起一个榜样,那就是他自己,他会信心十足并且快乐地学习下去的。

所以我认为,只要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之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配合,孩子一定能够逐渐培养起学习钢琴的兴趣,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妙,享受钢琴学习的过程。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练琴钢琴习惯
上课好习惯
练琴记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纸钢琴
钢琴
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