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生活化探析

2012-04-29 00:44:03马艳敏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本领习作生活化

马艳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根源主要是学生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就连文艺里也有“艺术模仿自然”的说法。罗杰斯说道:“人在这个世界里所能成就的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睁着眼睛去看,然后把所见的东西老老实实说出来。”它启发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到自然中、生活中观察、想象、思考和习作,应明确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1. 作文离不开生活

叶圣陶还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大自然神奇美妙,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大自然的花开花落、阴晴雨雪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关于社会生活的素材,比比皆是。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接触过各色各样的劳动者,经历过多姿多彩的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等于获得了大量的教材上没有的第一手材料,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时,不仅有内容可写,更有真情实感和丰富体验的流露。

2. 生活离不开作文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随着一天天长大,由会说一句话到会说一段话,由会观察到会表达,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别人听。“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生活处处离不开作文,看田间绿草,想抒发感情;听小鸟啾啾,想与小鸟对话;找人帮忙,要讲究说话技巧;写计划订措施,要井井有条……如今网络生活中的聊天、博客、论坛更离不开写作。可以说,从日常生活到工作事业,作文已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文伴随人的一生。

3. 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

作文与生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作文材料和文章情感体验的宝库,生活丰富,作文材料和文章的情感体验就如涌动的泉水将源源不断;较高的作文水平,也将使生活更充实、更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里有这样一段话:“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作文教学生活化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我们应明确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种途径

1. 置身于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们去做生活的参与者,引导他们融入社会,置身于生活中。其次,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等语文资源,我们应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走近它,了解它。如针对环境被污染的问题,教师可引导他们去观察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借调查、访谈了解环境被污染的原因,思考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所见所闻感言评论等,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2. 体验生活

只有体验了生活,才会有真实感情。教师不妨亲自带学生到外面看一看、做一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节植树,节假日做一日家长、当一日交警,到街头卖报纸,做清洁工打扫街道卫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感知人间冷暖。优秀的作家不是在教室里培养出来的。这些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过程中充当带头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内容,增加了生活经验,提高了生活认识,写出的文章定会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3. 观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但多姿多彩的生活并不能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尽管很多东西他们日复一日地见和做,可是往往熟视无睹。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首先要学会观察事物特点,用一双慧眼,在观察中发现思考,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学会及时记录,写观察日记,为以后作文积累材料。第三,观察要连续,要坚持。就拿校园的玉兰花来说吧,春天来到,玉兰花是一天一个小变化,三天一个大变化,前一天晚上还是花骨朵,第二天早上就展开了它的笑脸。这样的观察,可以说是对生活的发现,对生命的发现,是真情的流露。学会了观察,生活就像可以被拍照、录像一样定格下来,随用随取。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个策略

1. 口述作文

爱说是孩子的天性。自己经历过的、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们更会急于表达。口述就是练习习作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它是写作的前站和阶梯。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口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如旅游归来,兴奋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可让孩子们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当了一日交警,那时的表达绝对是真情流露;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礼物,描绘起来定是绘声绘色……

教学时,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开启学生记忆的闸门,启发回忆,触动思维,唤起他们对过往生活表达的欲望。例如三年级有一习作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本领。我结合着刚刚学过的课文《绝招》,问:“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练的有绝招吗?”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绝招,我又说:“今天咱们就来一个绝招大比拼,本领大比赛。”学生兴趣高涨。这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绝招或本领,大家闭上眼睛听,脑海中根据他的描述想象这个绝招或本领是否了不得。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厉害”,把自己的本领描述得形象生动。这一环节进行完,教师又说:“你们的绝招和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学生为了证实自己本领的厉害,把学本领的过程描述得非常具体。口述中习得作文,写作时自然轻车熟路,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内容充实。

2. 再现情境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作文教学只通过语言文字来说教,那就等于在课堂弹催眠曲。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手段,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回忆,创造想象。比如班上发生的事情,可通过让学生演一演来再现情境,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再现情境。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充分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如活动归来,教师就可以将当时的照片或录像进行播放,再现生活场景,唤起学生的记忆,在兴高采烈的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写了。

3. 授之以渔

如何将米做成饭,如何将丰盈的泉水自然地、活泼地流到纸上,对小学生来说是又一个难题。教师要授之以渔,可通过传授作文技巧、点拨习作方法,让学生丰富的生活实践成为开启写作之门的金钥匙。让学生知道取材时与中心无关的坚决舍弃;写作顺序上,记事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状物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写,写景可按空间转换顺序写;在表达手法上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可以首尾照应,也可开门见山……有了方法,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作文的宝库,随用随取,顺手拈来。

总之,生活化作文教学它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的整个实施过程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体验过程。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是作文教学的真谛。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

猜你喜欢
本领习作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透明,大本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习作展示
﹤、﹥和﹦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