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研究

2012-04-29 22:27刘波,田德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刘波,田德林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和构成和目前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的排球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社会的需求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我们认为必须对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并提出了重构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65-02

排球运动(Volleyball)诞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由威廉·G.摩根在1895年发明。排球运动在其诞生的十年后(1905)由美国的传教士传入中国,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民所众喜爱的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游戏性的娱乐体育项目到充满竞争的竞技体育项目再到市场化的职业体育项目”的演化过程[1]。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排球竞技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群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并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排球产业。虽然排球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在中国日渐繁荣的体育产业结构中,排球产业相对是一个发展较为弱的项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在于人才问题、在于人才的培养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要对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构这一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

中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国后借鉴了前苏联的专业人才教育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其目标旨在:“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知识和能力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2]。按照这种模式,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是面临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飞速变革的局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诟病日益显现。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3]。“人才培养模式”有四部分构成,分别是:(1)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按照社会需求的标准来培养人才,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3]。(2)人才培养的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因而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3]。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案等。(3)人才培养的制度:有学者把人才培养制度理解为“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4]。(4)人才培养评价:人才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3]。

二、国内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了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设置专业强调按国民体育人才总体计划对口培养专门人才,以“专才教育”思想制定专业培养目标”[5]。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以培养体育运动专业人员和基层教师、教练员为主,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以体育训练为主线,非常有局限性”[6]。关于目前中国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我们不妨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表述历经多次改变,已从1980年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改为了2003年的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目前国内一些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定为培养中等以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人才。

2.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就排球这一项目来说,我们可以从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分析。(1)从课程内容来说,目前中国大多数高等体育院校的排球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排球的起源、发展、排球基本技战术和排球裁判法等;二是实践部分,主要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战术、临场裁判能力以及组织相应的排球比赛等;三是考核,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排球技战术考核等。(2)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主要是采用讲授、实践、教学比赛等教学方法,另外近几年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被一些学校所采用,如:探究教学法、微格教学发、学导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各内容的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考核,在学时安排上实践课占总课时的绝大部分。

3.培养制度: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3]。基本制度又包括学年制和学分制。从目前看,在中国的排球专项课程中这两种基本制度都在采用。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7]。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旷缺课制度、补考制度等,这种制度在不同学校均有制定。

4.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进行的科学、客观的价值判断。从目前看,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采用理论课的开闭卷考试和技战术的考核两种方式。

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措施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进程人们对体育人才需求的标准逐渐提高,传统的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于现代人才培养理念不相匹配,为此我们必须对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就排球这一项目来说可以从以下措施进行:

1.转变教育观念。观念,是人们多种认识活动的集合体,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人们的行动和决择产生重要影响。中国高校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无可否认曾经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市场经济这种教育模式早已过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建立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重新定位培养目标。鉴于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我们首先应对排球专项课今后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我们认为排球专项课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不仅要培养德智体发展,能胜任排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体育人才,而且这种体育人才还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并能够从事排球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排球项目推广等工作的复合型排球人才。

3.排球教学内容结构的重构。传统的排球教学内容偏重于排球技、战术,技、战术的教学可占去整个排球课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认为为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排球教学中除了保留原有的技、战术等教学内容,还应该增加以下几类内容:(1)管理类:主要讲述如何运用管理学知识实现对排球队或俱乐部管理;(2)经营类:主要是关于排球俱乐部、排球场馆的经营和商业开发;(3)推广类:主要是关于娱乐性、观赏性较高的新兴排球项目(如:软式排球、中国首创的气排球等)、排球赛事和排球文化的推广;(4)发展史类:主要介绍排球的历史沿革、排球项目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发展情况、中国排球项目的传入和发展、当今世界排球格局、国内外排球项目产业化情况等等。

4.改革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讲授法和实践法,在今后的排球教学中排球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都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教学手段也同样,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竞走项目的“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就排球项目来说所谓“请进来”是指:让从事职业排球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排球产业的优秀专业人才直接参与到排球的教学之中来。他们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最新的技战术和训练方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掌握排球产业的前沿信息,而且还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走出去”是指:一方面,高校排球教师要经常深入到职业排球和排球产业的第一线,去了解职业排球训练中和该产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发生的新的发展趋势等等,并及时的补充到排球教学中去;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的实践机会,比如:课堂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校内进行一些排球项目推广、排球场馆经营等活动来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潘迎旭.中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2]马晓云,柴永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创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3):126.

[3]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87-188.

[4]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29.

[5]邹本旭,付海涛.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嬗变及存在问题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21.

[6]冯蕴中,杨文运.关于我省高等教育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战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75.

[7]董新矫.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辨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8.[责任编辑 魏杰]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