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爱国奉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5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一、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在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光荣使命。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发挥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和建设者的先导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改变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同样也包括学生。这一变革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影响的存在。同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也有着各种差异。其中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做调查,做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做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就要在全面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引领,对加强中国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应合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增强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精神,应从管理体制、教学体制和科研体制入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还应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同时也不应忽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学生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生 。
社会的变革发展要求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不同程度呈现出一系列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工作和基本内容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大学的思想文化阵地。因为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强,所以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先进的理论和优秀的文化,是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现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工作和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程度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放在建设和谐校园的上。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
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各级管理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共同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
组织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力度。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而且应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应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受教育与作贡献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因此,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提高实践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魏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N].光明日报,2007-12.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Z],2007-10.
[3]常天义,郑崇辉.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8.
[4]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责任编辑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