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2012-04-29 00:44:03李敏李红艳
黑河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詹天佑人文课文

李敏 李红艳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对文章内容的理性探究,也要有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正是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重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从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重视随文练笔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时刻感受语文带给他们的人文享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敢说敢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呢?教师应针对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之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我引领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是这样做的:先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他们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学习活动中,我与学生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探讨两种开凿法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又注重适时的点拨,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读读、说说、画画、看看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体会到了詹天佑工作的细致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深入实践的创新思维,并通过画图、演示课件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型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问题全在读书和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也得到了突出。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如何使学生从有疑最终达到无疑,方法就是让学生深入地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问,并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解决疑问。在《詹天佑》一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边读边做标记,然后提出问题,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引导学生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看直观课件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进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这种精神。

我们说,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蕴含着烂漫和诗意的色彩,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字里行间。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去体会语言文字,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处处流淌着感情,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二、关注学生个体,丰富学生的情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喜好、有悲伤、有寂寞。个性的差异,使学生的朗读感悟也极富个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感悟能力。学生极富个性的朗读感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呵护。教师与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产生的共鸣与争论也应在阅读课堂上得到真实的反映。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一人一特色,一生一特性”的理想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为用丰富的触角去感受美丽人生的人。

三、结合教材进行随文练笔,张扬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当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体验到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进行练笔,帮助学生张扬情感。如在执教《船长》一课时,针对课文的结尾我设置了这样的训练情境:“船长,我想对您说……”正因为学生被船长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打动,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笔,直抒胸臆,释放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反映生活并服务生活,通过外在活动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到交流,精神得到锤炼。实践证明,在人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课堂上,有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学生想说、爱说、会说,语言表达能力日渐增强。在教学精彩处,为帮助学生张扬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练笔的机会,学生往往就会妙笔生花。写作后的交流,总是会掀起一个个高潮,使学生真正地享受着语文带来的乐趣。

人文化的语文课堂更关注学生课后的语言实践,学生会接触一部部名著,进行超文本的阅读,会体验到一次次的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深化了语文学习的内涵,丰富了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人文化的语文课堂上,总能看到师生荡漾的激情和飞扬的个性。在师生对话中,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真实的体验,教师都会为他们喝彩。正因为教师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才有了学生独特的智慧。学生的个性、灵性和创造性也因此得以自由的释放和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詹天佑人文课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30:04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铁道学报(2018年5期)2018-06-21 06:21:28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