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左手正确的手型与音准问题

2012-04-29 22:12:41刘夏夏
群文天地 2012年13期
关键词:手型神经管音准

刘夏夏

良好的左手手型是保证准确音准的框架。众所周知,音乐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音准和节奏,缺乏这两点就不能称之为音乐。而我们在小提琴演奏中,准确的音高是由左手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建立起一种正确的基本手型。以利于更好地更自然地去按弦,而产生准确的音高。那么应如何着手去练习呢?实践证明,正确的手型可以使小提琴演奏者形成良好、准确的音准和把住概念,可以保持长久的良好机能状态等,而错误的手型则会导致一系列技术困难的发生。

为此,学习小提琴刚入门时,我们左手就应养成正确良好的姿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将来的发展,它就好比盖房子时的框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学习左手手型的安点,就是掌握好每个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以及把握好每个可指指尖的方向。

我们应该使各手指自然地落在琴弦上,第1、2两指是斜着俯向琴颈的,而第3、4两指则保持同第1、2指的想象上的延续方向相变叉的方向汇合。在这种自然地落在琴弦上的排列位置下,可获得下列各种音程:第1、2指之间是全音;第2、3指之间是串音;第3、4指之间是全音;第l、4指之间在一根弦上形成纯四度。这是手指的自然排列位置,也是小提琴指法的基础。

在明确了左手手指各自的位置后,手指的起落指训练则十分重要了。大家知道在小提琴上拉出好听的声音,虽然主要是右手对弓的控制,但清晰的发音则需要左手手指瞬间把弦按到指板上,速度越快越清晰,并且要注意的是虽然弦按到指板上,但手指相对还是松弛的。左手指的起落指动作,前后伸缩动作和左方过弦动作,这三点是左手技巧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只有认真训练了、规范了换把、揉弦、颤音双音和弦等等高难度的技巧,正确掌握延伸和拓展,那么今后不管碰到任何困难的左手技术问题都能够顺利地去完成。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手指的上下起落的训练,因为它是手指的独立活动,弹性、灵敏性的基础,如何把各个手指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心理因素和脑子意念是十分关键的。大家明白,手指上下起落练习的核心是指根发力。表面上看,—个个的音是通过指尖触弦产生的一种特殊触弦效果,就好像弹钢琴,似乎是手指触键发出声音,其实是琴胆里面的机械活动接头在敲击琴弦而发生的声音。指根发力还有另一层意义,如果控制力量集中在指根处,那么将对发音、揉弦、颤指、音准都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是从同一个力量源出发,就把每一个手指以及一些技术问题统一成一个整体了。由于生理原因,根据生理解剖学对人的解剖,我们的臂通向手指共有三条神经,正中神经(较粗)、桡神经(次之)、尺神经(较弱)。其中正中神经管着三个半指头(大拇指、食指、中指和半边无名指);桡神经则管着两个手指(大拇指和食指);尺神经管着一个半手指(小指和另半边无名指)。

大拇指和食指有两条神经管着,无名指则是由两条不同的神经各管半边,中指和小指由二条神经管着。我们从手的生理特点上看出,大拇指和食指最灵活也较独立,中指和小指次之,无名指较差。了解这些手指的生理特征对于我们合理的训练和发展左手技术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在训练左手指的起落动作时要抬多高呢?最开始时,动作应该夸张一些,应抬到指根,迅速落指时应用指头本身的重量就行了,不要格外去使用外在的力量。在快速的起落中去体会弹性的感觉。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尤其是在演奏练习曲或乐曲时,手指就不应抬那么高了,一般应抬至该手指前面一个手指的第一关节处就可以了,若抬得太高,便容易形成多余的动作,就会影响到手指的灵活性。

如果不抬起来,用手指犹犹豫豫地摸弦,这是比较忌讳的,音不容易按准,而发出的音也不好听。当手指落下时,应该像弹钢琴一样,瞄着落下的位置,准确无误地用每个手指靠左边肉垫高敲下去。不同的是弹钢琴时手指是敲下去就起来,而拉小提琴左手落下去后不抬起,而应就地使手指立即放松,是一种自然松驰的状态,这样连续、快速的起落也不会由于紧张而造成僵硬。

发音感觉美妙的音乐会使人感动,只有在敏锐耳朵的监督下才能演奏出美妙之音,因为发音问题不是一个单一性问题,是一个综合各种动作、技术、技巧、基本功、听觉审美观、艺术情趣为一体的极复杂的问题,因此用听觉来检验发音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是最客观的方法,发音的技巧是整个小提琴演奏中最有价值的一部,纯净的发音是情感最有效的阐释者。因此,不能对音质的好坏无动于衷,要清楚地听到变化,在听觉的控制下,将最好的发音表现出来。

对于从事音乐专业的人来说,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音乐听觉,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听觉水平。相信通过努力,在科学的训练方法下,每位小提琴学习者都会具备专业演奏家的音乐听觉能力。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歌舞团)

猜你喜欢
手型神经管音准
白石塔
幼儿100(2020年13期)2020-07-08 08:03:04
一个电话耳边响
幼儿100(2020年10期)2020-06-17 16:06:16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5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漏斗状特殊手型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音乐生活(2014年9期)2014-09-04 09:29:36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