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雄,吴艳
摘要:温州城乡要素的交换状况主要体现为城乡土地资源、资本要素及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分析了导致温州城乡要素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温州;平等交换;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35-02
所谓要素平等交换关系,是指使生产要素通过社会分工与市场进行交换,让拥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区域或利益主体各得其所,共同富裕。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在扩大和加快,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远远大于从城市流向农村的不平衡格局。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导向。因而分析目前温州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温州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
温州市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城乡要素尚存在不平等问题需要解决。城乡关系的失衡,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流失已主要通过城乡间生产要素的不公平流转、使用发生,即城乡要素交换“剪刀差”、要素价值实现“剪刀差”发生,这是当前城乡关系变化的新特点。
1.城乡土地要素权益不对等。2005—2009年,温州市向农村征用土地162 280亩,总供应土地127 954亩,其中商服用地3 000亩、工矿企业用地56 279亩、住宅用地23 901亩,三项供地可收取土地出让金1 165亿元以上。然而,同期温州市本级向农村支付土地征用款7.26亿元,返回二三产留地4 500.3亩返回住宅用房安置指标124 098.6平方米,政府从农村的获取远远高于向农村的投入。征地后农民实际上只能拿到青苗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部分安置补助费。而集体可以获得土地补偿费以及部分安置补偿费。
2.资本要素城乡配置不合理。温州市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近几年有所增长,但相比城镇以上投资,其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存在资本要素城乡配置不合理现象。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5年的542.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25.98亿元,其中,农村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18.28%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25.3%,农村投资实现总量及比例的双提高,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另外,在温州市开业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共有21家,有各类金融服务网点近1 200个,其中设在非城区网点有近450个,集中在农合行,占59%,农行和邮储行占25%,工行、建行、中行、温州银行有少部分。2010年8月全市贷款余额5182亿元,其中农户贷款773.94亿元,占14%。从网点布局或是资金支持看,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为城市经济服务。
3.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平等。1988年前,温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控制在2∶1以内,20世纪90年代起伏较大,最高的1993年达2.96∶1,自2000年起,温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在2.8左右,2004年起有缩小的趋势,但绝对值还在扩大。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现金总收入为33 428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11 416元。在收入结构上,城市居民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要远高于农村居民。
二、问题
温州城乡要素不能平等交换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就土地要素而言,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低价征为国有并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等领域,农村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发展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农村自身几乎得不到国有的建设用地,农村又不能经过批准直接将农用地转化用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建设用地,农村中小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在农村)、农业服务业的用地难问题无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需的建设支持。
2.就资本要素而言,城乡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首先是政府严重的城市导向,从各种制度设计和政策上制定了对城乡进行差别对待,最终造成资金从农村大量流出。其次是农业由于其弱质性的特点,属于风险大、收益低的产业,而农民的收入水平又比较低,缺乏相应的抵押物,金融机构出于理性的选择,不愿贷款给农民。金融机构转向城市的市场行为,导致了温州市资本要素无法向农村和农业倾斜,有限的资金在配置和使用方面也缺乏效率,最终造成了城乡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平衡。
3.就公共资源配置而言,除了农业比较收益低以外,农村的生产要素不能实现从财产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城市居民除了工资收入以外,还可以获得投资收入、股票、房地产收入,而农民用一生劳动收入建成的房屋,既不能抵押融资,更不能上市交易,无法获取资产增值的收益。土地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特别是城市近郊的土地,其增值潜力是巨大的,但农民是很难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
三、对策
要解决温州城乡要素资源不平等交换的现状,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房流动机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温州试验区的试点课题,核心问题还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问题。如何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用市场的办法探索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关键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界定流转范围;(2)明确流转形式与程序;(3)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分配体系;(4)完善地价调控体系;(5)完善农房抵押机制。
2.完善农用地流转制度。(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建立土地合作社或依托中心镇跨村组建土地合作总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的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向合作社增资。(2)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县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村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及时调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纠纷。(3)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完善流转农户社会保障。对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长期流转的农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给予相应补贴。
3.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产权。(1)按照政经分开、资地分开和户产分开的要求理清村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组合,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2)对农村非土地集体资产产权进行改制。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比较紧迫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非土地资产可率先进行股份化改造,资产量化到户到人,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可以继承、转让和赠与。(3)尽早建成农村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统一交易平台、机构服务功能、登记与交易管理和运作机制等工作研究,并逐步建成全市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培训机制,统一网络建设和集物权、债权、股权等农村生产要素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农村产权登记与交易服务平台。
4.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措施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引入多元化的信贷产品,担保品,保险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与大农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实体的金融需求相对接,更好地满足后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门槛,使得中小企业和农户均能以低门槛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允许把小额贷款公司开设到乡镇一级,甚至农村新社区(村)一级。二是大力鼓励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三是鼓励企业或者农户设立私人或者互助担保公司或者基金,更好地解决农村企业或者农户的信贷服务需求。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