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来自社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服务?笔者认为强健的体魄是关键。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高校体育
1 终身体育的内涵和意义
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一生中学习和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真正成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以体育的系统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体育教学是学习和传播体育知识,运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运动水平,而终身体育则能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培养人的顽强毅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丰富生活。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最佳场所和实现途径,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
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还是在学校,有少部分的学生是在其他场所进行锻炼,这也符合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活动特征,强调增强全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显得尤其重要,必须抓紧、抓好。在体育教学中,在使学生获得一般体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掌握发展体能的各种方法,以帮助他们在今后有特殊需要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此时是培养他们自学体育锻炼习惯最好的时期。在此阶段,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 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培养
2.1 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
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因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十分重要。要能够做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源于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动机的产生又与兴趣爱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注意采用各种措施,以多种方式培养,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作为体育教师应注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机会,还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运动愉快感。使体育课在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身心健康的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些能力的养成对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
2.2 学生锻炼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保障。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3 学校、家长的鼓励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存在对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及家庭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体、心理、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家长应该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娱乐活动,以充实、丰富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和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单项体育俱乐部,让学生自愿参加、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与学习、教师起指导作用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也使俱乐部的成员在活动中全方位地参与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能够较好的完成体育活动课的目标和任务。
3 终身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3.1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3.1.1 新型的体育课堂应该是欢乐的
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从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喜欢体育,乐于体育。课堂上要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建立在责任感上;在把运动的乐趣作为目的之一来进行体育学习;在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适宜的学习方法支配和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注意,充满欢乐、愉快的情绪,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发展 。
3.1.2 新型的体育课堂应该是开放的
新型课堂应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教师的思想要开放,树立新的教育观。在教学形式上将不再强调过多的模式化的东西;而更多地注重体育教学实效。把课本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放思维的空间,激发创新的灵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1.3 新型的体育课堂应该是能动的
新型的体育课堂应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形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过程,做到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脑想、身体力行、亲身体验,从而发现总结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3.1.4 新型的体育课堂应该是内容丰富的
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和保健卫生常识,体育的个性和社会价值,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原则,合理有效的锻炼手段与方法等基本知识,在教会一些基本技术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并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为主。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
3.2 终身教育作为体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忧虑,肥胖学生见多,学生近视率迅速上升,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之中,让学生培养起终身体育的意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当今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3.3 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认真解决体育运动场所、器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加体育项目,拓宽体育活动领域,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尤其不能再拘泥原有竞技类项目,要有意识地向休闲、健身(健美)、娱乐类体育运动内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