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钱振伟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保险信用体系行为规范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特殊方式,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信用作为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自律性规则,既是道德规范的选择,又是一种经济利益的选择。在保险业的发展中,诚信处于道德规范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信用建设问题已成为中国保险业必须认真思考且积极面对的严峻挑战。
一、保险信用体系现状
由于市场行为涵盖一切的信息,所以企业的信用直接体现并作用于其所存在的市场中。因此,市场上所反映出的信用缺失问题,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保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存在金融市场的各种特点及风险,有同时具有与保险相关的例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近来,随着保险衍生功能的逐渐发达,体现在保险市场上有关信用风险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目前,保险业的社会信誉状况不容乐观,从内部管理上看,数据真实性问题比较突出:从业务开展过程看,保险从业人员误导,欺诈客户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被保险人的利益,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形象。
二、当前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保险市场发生的各种问题,多与保险信用机制的不完善有关。这些影响诚信建设的问题主要有:
(一)竞争主体行为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为违规经营,支付过高的手续费、回扣,采用过低费率等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保险公司的社会声誉。
(二)管理方式不科学
内部管理、险种设计、精算水平、营销手段、风险防范、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三)信用认定不统一
没有统一的有关信用度的认定机制,缺乏对失信者进行全社会惩罚的措施,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与监管。
(四)内部信息不对称
在保险业内部,有关信用的信息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由于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而保险业务的专业性又强,使保险消费者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难以了解保险公司及保险条款的真实情况,如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偿付能力及发展状况、参加保险后能够获得的保障程度等,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及保险代理人的介绍作出判断,客观上为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信用信息也未能得到综合使用。
(五)从业人员素质待提高
尤其对保险代理人的选择、培训及管理不严,有一些保险公一J误导甚至授意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三、我国保险信用缺失原因分析
从国内保险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信用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并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业绩成为制约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急需加以正视并解决。
(一)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以及软约束,是保险公司行为的外部性增加
合理的产权制度是正常的信用关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的制度基础。产权过分集中于国家,经济利益不完全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缺乏激励机制,就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从理论上讲,诚信状况往往与长期利益成正比,与短期利益成反比。一个考虑长远利益的人比一个考虑短期利益的人更容易诚实,更愿意维护信用。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行为者通常会从长远利益出发。
保险公司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前提,决定着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和与社会经济各方的关系,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行为方式。我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市场上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产权不明晰以及软约束,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因而保险公司不考虑长远利益,不考虑信用效应,出现追逐短期利益的短期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在保险一方不守信的情况下,一方受损,另一方获得利益最大化,是总体利益趋于小化:再保险双方都不诚实守信的情况下,双方均难以获利。即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以及软约束,会使保险行为主体产生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陷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导致诚信行为在质与量上的差异。
(二)保险供给者及保险中介者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保险公司员工及保险代理人的诚信行为具有不完全控制性,保险公司的业务运作是保险公司的内部员工及保险代理人行为济和的结果,员工及代理人的忠诚度、能力及协作精神是保险公司诚信状况的基础,当员工及代理人的诚信状况失控超过一定的范围和度,就会影响保险公司的整体,弱化保险公司的诚信能力。又由于对保险代理人制度的管理不完善,上岗要求不严格等都会造成保险公司代理人的不诚信行为,导致信用缺失。
(三)保险信用意识淡薄,诚信责任不强
从投保人信用关系来看。再保险信用关系中投保人的信用度高低也同样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投保人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轻视最大诚信原则。如有些投保人在投保前或出险后,都不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有的为了谋取巨额赔偿金甚至还制造人为事故,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四、保险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规范的信用制度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具有市场风险、以诚信作为经营基本原则的特殊行业,保险公司更应将恪守信用、履行合同作为发展之源,立身之本。具体对策:
(一)建立完备、规范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实行集约化经营
要从组织管理、财务核算、责任累积、风险控制等方面全面提高保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要创新管理理念,广泛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成果来提高管理效率,加速产品开发、数据处理、资金划拨、成本核算、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网上营销等业务内容的电子化进程,提高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二)规范代理人从业行为,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是提升保险信用制度的重要环节。我们目前仍以保险代理人展业为主,所以推进代理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依法经营意识、使现代人了解职业道德和诚信原则的关键所在,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常规的职业培训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另外,也应加强对公司全体员的教育和培训。培训员工的道德自律,提高员工诚信道德的选择与评价能力。要创建道德环境,使员工在实践中体验和升华道德情感,理解并认识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管理者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员工,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要利用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并带领一大批具有诚实人格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各级工作人员之间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关系。要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建立保险信用体系的根本途径
保险是一种无形商品,它作为商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事后的保障上,客户往往通过理赔、到期偿付、回访等判断公司及产品的优劣。因此可以说,企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是公司的两大命脉,诚信服务更是维护客户权益的重要体现,整个营销的全过程公司都必须提供始终如一的、全面的、及时的、周到的服务。首先,在客户买保险时,通过耐心细致、详细全面、客观真实的服务,使客户能明明白白买保险。其次,公司应在保单维持阶段为客户提供长期的优质保险服务。当客户申请被接受后,通过电话回访、面见被保险人等方式与客户联系。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客户的陈述与投保单是否一致等重要事实,以便发现问题能迅速处理。切实维护和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塑造专业、真诚、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当客户发生事故前来索赔时,应尽量合理简化手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通过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量化服务标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用真诚、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和社会大众对整个保险行业的信任和支持。
五、总结
中国应建立、健全保险信用体系,形成一整套提升保险机构信誉度的行为规范。在保障保险双方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与驱动下,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在利益的权衡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在不违背诚信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给保险双方带来均衡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保险市场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宏峻主编:《保险业的人力资源管理》2005.
[2]《实现保险社会管理功能》,载《金融时报》,2009-10-28
[3]《监管理论变革将推动监管方式创新》,载《中国保险报》,2010-10-16
[4]刘喜华主编:《信息不对称与最优保险契约设计》,载《中国软科学》,2003-10 [5]车池主编《轮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保险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