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飞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性质、名家专著的论述、体育的功能等几方面阐述技术教学的必要性,并指出当前技术教学中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办法。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技术教学必要性
0 前言
新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以竞技体育为主的编排体系,放弃以运动方法为主线的安排课程内容的结构方式,有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排斥竞技运动,“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教运动技术,使学生学无所学、教师教无所教,陷入迷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体育教学的过程首先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运动技能是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体育课堂教学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同时,重视技术与技能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有必要为技术教学正名和谈谈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1 为技术教学正名
1.1 新课程性质决定运动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第一条就是“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当然要学习运动技术和技能。形成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运动技能是主要任务之一。
1.2 名家、专著论述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广西师大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把学校体育的定义为“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毛振明、赖天德等认为:学校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也把获得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季浏主编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和《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都指出:《课程标准》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技运动项目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体育活动中最生动、最有活力和最吸引人的部分,它当然应该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但是,这些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丝毫不反对在体育课程中进行运动学习,而是反对采用竞技化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和评价。在新课程中,由于学生所学运动项目数量减少,用于每个所学运动项目单元学时数大大增加。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可见,不管旧课程或是新课程,对技术教学是重视的,只是技术教学的目的有所改变,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3 体育功能说明技术教学的必然性
从另一角度看,一方面体育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和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需要进行技术教学;另一方面,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也是发展身体、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增进健康,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再一方面,学习和掌握技能,也是终身体育的需要。
2 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办法
2.1 教学环节过程简单
如有教师在小学三年级前滚翻成直腿坐内容的教学中,除了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有个别学生展示外,从前滚翻成直腿坐到前滚翻成直腿坐,没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感和一步一步的教学环节和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内化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诱导性的练习,把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复杂的练习进行合理分解,分部分进行练习,待逐步掌握部分动作后,再进行综合练习,以达到学会动作技术的目的。如有教师同样教前滚翻成直腿坐内容,把学习内容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1)抱膝前后滚动;(2)直腿坐后倒举腿还原成直腿坐;(3)蹲撑——蹬腿练习;(4)蹲撑——蹬腿向前滚动成直腿坐练习;(5)前滚翻成直腿坐完整练习等。一个练习完成后继续下一个步骤的学习。这样的安排既符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层次性,又能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动作的掌握。
对一些学习难度较小的动作,教师安排练习时,也可以考虑从较简单的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以最简单的障碍跑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过一个障碍,学习一种过障碍方法后,然后逐渐增加障碍,学习更多的过障碍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既能突出重点、分解难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手段贫乏
这里指的教学手段,是指教法和手段的总称,一指教学方法,二指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媒介,主要是指场地与器材。
从教学方法来说,如教学排球双手下手垫球,有的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后,只是让学生反复自由练习,缺乏有效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但有的教师在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后,采用垫固定球、自垫球、垫近距离抛过来的球,一人抛球一人垫球,再逐渐过渡到两人对垫或垫球比多等。教学由易到难,逐渐递进,变化多,学生也有兴趣。
关于教学媒介运用,如绳子、布条、手套等这些不起眼的器材,经教师稍一改动,就能起到比较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如用绳子可以做绳操、投掷器材、跳单双圈园圈等;有人发不同颜色的布条,组织整队、分组就比较容易;如有人教排球双手上手传球,带上画有传球时手指应接触球部位的手套,或者在双手触球部位涂上颜色,视觉上比较直观,教学效果就很好;再又如有教师教头手倒立,先在垫上画上一个等边三角形,标上头和手的位置,学生在练习时一看就知道,头、手在垫上的位置。小小一个改动,效果就不一样了。
2.3 教学方式选择不当
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确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运用恰当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有教师在教学障碍跑、合作跑等这些较简单和较安全的教学内容时,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然后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然而,有人让学生在学习比较危险的动作时,如前滚翻、支撑跳跃、投掷等,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既不安全,也不符合对于学习新的技术动作需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的教学原则。再就是,有些教师把新的学习方式作为形式,有名无实,也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排球双手下手垫球,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技术要领,一般说来双手下手垫球只有一种较合理的动作,再怎么探究也是徒劳无功的,更何况对于技术动作,有些是教师必须要先示范、讲解的,否则,探究不出什么东西,且容易产生错误动作。
以上举的仅是平时教学中常见的一些教学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新课程的学习不够,理解有误;二是对新的教学方式理解不深;三是对教材研究不够。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反思、不断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