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学校,栖身于古朴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谐的临海小城;
有一所学校,秉承着快乐育人与精彩教学相融的办学理念;
有一所学校,缔造了艺术教育与智趣文化相生的办学特色。
这就是如东县实验小学。她位于美丽的南黄海之滨,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为首批通过验收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重视管理创新,倡导以人为本的智趣教育,尊重学生的天性。通过营造富有浓郁人文情怀的和谐、高效的集体氛围,充分激发师生的智趣潜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和谐”构成了实验小学全新的智趣文化内涵,熔铸了博大精深的智趣文化,悉心构建了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智趣相谐,壮阔文化生命
一、学校管理:引领精神的诗篇
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和谐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以和谐管理促进发展。多年来,学校领导致力创建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流程管理五系统:以校长为中心的决策系统;以党支部、教代会为核心的监督保证系统;以校务会议为主体的参谋咨询系统,以教导处为主轴的执行系统。实施“以德为先,德法并重”的治校方略,实践“学生优先,师生并重”的服务宗旨,遵守“授权为先,权责并重”的管理准则,实现了“团结、廉洁、高效、奋进”的管理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蒸蒸日上。
以团队协作铸造师魂。实小人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打造“四种师群”,即“爱心师群、活力师群、文化师群、爱心师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党支部的“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活动,以学校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影响、教育广大教师;工会、团支部组织的“实验小学教师师表形象设计”、“谈谈实验小学教师的职责与担当”等活动,表达了全校教师对崇高师魂的执着追求;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评选活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肯定,是鼓励,更是一份鞭策;“和谐年级组、教研组”的评选活动,增加了教师对学校、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近年来,学校师生与甘肃会宁、广西沙梨、青海尕让等地贫困学子结成340多对帮扶对子,凸现了实验小学极具人文情怀的爱心师群。
以快乐阅读孕育智慧。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教师应该成为读书的表率。结合我校的“书香校园行动”,我校成立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组成的青年读书组,并拟定了科学、完善的管理计划。一是每学期学校给读书组教师规定必读书目,推荐选读书目;二是学校图书室每月从最新杂志中挑选优秀篇目列出《新课程专题目录索引》,打印好推荐给教师,帮助教师快速了解课改动态;三是学校划出专款为读书组教师购买一本专业书籍;四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相约星期六”读书俱乐部活动、《文化苦旅》朗诵会、《我珍爱的一本藏书》读书心得演讲活动等等。广博的阅读积累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积淀了教师的知识素养。为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学校还要求读书组老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除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卡片摘录之外,还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书上作批注,即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每周在教师博客网上提交一篇读书体会,学校《绿叶报》择优刊登录用,每学期向外投稿2篇以上。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帮助教师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让读书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二、人文环境:濡染心灵的画卷
透视实验小学这所百年老校,不难发现保持这所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的智趣环境文化,保障这所学校的先进性和发展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的智趣环境文化。因为学校的环境文化指引着师生的行动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生态校园情趣盎然。漫步校园,碧波荡漾的荷花池、婆娑摇曳的紫藤萝架……给人视觉上的美妙享受。读书塑像青松掩映,成语画廊释情抒慧,绿意盎然的塑胶操场,图文并茂的专题橱窗,意味深长的每日寄语,校园里的每幢建筑、每片绿地、每条道路都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个性和精神,使人感受到一种“凝固的音符美”。学校还努力把文化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彰显教育的智慧。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相继投入五百多万元改造校园网络硬件设施,三个崭新的微机房已投入使用,全校59个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手一本笔记本电脑,音、体、美、科学的器材逐步添置,购置了大量图书,所有这些有效改进了学校的硬件条件,让古朴雅致的校园大步走向数字化、现代化。
书香校园底蕴丰厚。在校园里走一走,你的视线总会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地停驻:冰心老人题字的“育才楼”,黄玉章将军题写的“求真楼”,更有那藏书丰富的“求知苑”,书声琅琅的“不倦亭”……现在,实小人更是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打造学校文化品牌。以思想伟人、文学巨匠、成语故事、科技发明、体坛英杰等为主题的系列画廊,定期更新制作,张贴于小河边、操场旁;以师生教育学习格言、学生书画作品、优秀习作等为内容展示在曲桥上、教室中、活动厅……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涉,都能接受浓烈的德行熏陶。
学校各班级班班以一个主题布置教室,如“走进童话王国”“徜徉诗歌世界”等等,有效地引领孩子走进美、鉴赏美。学校各楼层设有童话长廊、书法长廊、读书长廊、爱国主义教育长廊、科技长廊、艺术作品长廊、美术家长廊,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优秀的艺术作品所感染,使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对艺术的萌动与激情,畅神益智获得愉悦。
课间,漫步在校园里,到处都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学生自办的“小绿叶广播台”、“小绿叶电视台”定时播放歌曲、诗词欣赏、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校内外新闻等内容,熏陶着校园内的每一位学生。
和谐校园温馨融洽。学校行政领导率先垂范,将“和谐”这个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融入到学校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党员民主生活会、青年教师恳谈会等都是落实学校和谐管理思想最好的载体。在实小这个大家庭中,学生是学校真正的主人。班风、“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班级队角的布置,学校的“小绿叶”电视台、广播台以及一月一期的《绿叶》报、每周一期的《致家长的一封信》,都是师生共同的智慧天地、情感舞台。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一班人,协同会商学校文化,从“理念、发展、历史”三部分立体、全方位构建学校文化立校框架体系,并在全县最早编写《文化手册》。
智趣环境文化建设是无声的课程,它凭借发现、领悟、陶冶来达到目的。师生的行为随着环境文化的不断生成也发生着新的变化。美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是一部立体、多彩的教科书,给师生以美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行动的规范。
智趣相融,激荡深度思维
一、智趣课堂——有意思,有意义
2002年,我校就拉开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人需要终身接受或享受教育的今天或明天,教育必须为人服务,它既要为人获得智慧提供平台,又要为人获得即时愉悦、幸福提供沃土。基于此,我校开展了智趣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所理解的“智趣课堂”中的“智”,即智力、智能、智慧,它比智力具有更广泛的综合性;“趣”是兴趣、情趣与理趣的融合。“智趣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情趣、理趣相融,强调教学中师生活动的互动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智能的发展,智慧的形成,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发展新技能的课堂。它摒弃了传统的以单一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引领和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即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的课堂;是以趣生智,以智养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课堂。
“尝试学习单”教学,即建立在学生尝试性学习之上的课堂教学,它集中体现了“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先练后讲“的教学思想。它的核心理念为质疑激趣、对话启智。其主要环节:1.先试后练,把握起点。课前,让学生根据“尝试学习单”的提示自主进行前置性学习。教师通过批阅尝试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法。2.质疑激趣,问题构建。课上,教师通过前置性学习检测,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尝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师生共同选择、归纳、概括、提炼,使其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导问题。师生共同提炼出的主导问题是教学的灵魂和线索,它应该确实是学生在尝试学习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三维互动,对话启智。围绕构建的主导问题,以学生为对话的主体,四人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深入探究。通过学生、教师、文本的三维对话,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享有充分自主的话语权,充分阐述自己的尝试体悟,在砥砺互补中达成共识。教师由教学主角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对重难点进行必要的指点,同时进行必要的插话,把“尝试学习单”中有价值的问题适时地抛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4.达标迁移,提升素养。在学生充分学习领悟的基础上,当堂课进行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达标训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进行拓展与迁移,举一反三。
这样的课堂使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彰显,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大胆地问,大胆地展示自己,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想法,自始至终以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一种亢奋的探究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而尽情地挥洒智慧,充分地展现灵气,自由地放飞思想,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孩子们爱上了这样的课堂,他们人人都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觉得这样的课堂很有意思。
这样的课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关注他们在自主的尝试性学习中能达到的高度,关注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关注学生交流讨论时思维的闪光,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把焦点集中在对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意识的关注上,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学生的尊严、潜能和价值。课堂活跃了、丰富了、有效了,课堂中涌动的是活泼的思维之泉!
这样的课堂,教师也更加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智趣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次“尝试学习单”的批阅就是对教材、对学生的重新审视,每一节课都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全新挑战。每一次“智趣课堂”的教学都指导、引领教师进行系统地学习、扎实地实践、深入地反思、自觉地积淀,进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智趣课堂”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因此研究过程本身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理论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以及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智趣课程——多样化,特色化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一直以来,我们以“构建有特点的课程,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创办有特色的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着手开发和设置了校本课程。近几年,我们围绕“智趣校园”的构建,以“文化”为基点,以“智趣”为主线,进行了四大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即:认知性课程,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理;艺术性课程,让学生在动手中怡情;研究性课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增智;体验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悟道。
1.认知性课程:传承中华文化,牵手文明礼仪。
为了切实推进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除了平时的文明礼仪教育,我校编写了《与文明同行》系列读本,整套丛书采用文字和漫画形式,生动、浅显地讲述了小学生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公共场所等方面需要掌握的礼仪。该系列读本有“三礼”读本:《彬彬有礼——仪表文明读本》《知书达理——语言文明读本》《礼尚往来——交往文明读本》,为了能让学生朗朗上口,还编写了《仪表礼仪三字经》《文明交往三字歌》等读本。读本上溯《三字经》《弟子规》中有关文明礼仪的精髓,并且与时俱进,融合了现代文明的要求。通过学习,学生们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提升了文明素养。结合读本的阅读,还组织开展了《与文明同行》读本知识抽测和竞赛活动、“与文明同行”征文演讲、文明礼仪短信创作大赛,力求学生在熟悉礼仪文明的基础上,逐步使其成为自觉行为。
2.研究性课程:探究家乡文化,赏南黄海风情。
我们的家乡——如东,位于南黄海之滨,“海韵、海港、海鲜”尽显家乡的魅力,风声、涛声、欢笑声奏响了南黄海风情的绝美韵律。“东方洋口港”“海上迪斯科”“天下第一鲜”“空中交响乐”都是我们的骄傲。千年古刹国清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绵延的范公堤见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家乡的历史虽不遥远,但其深厚的文化足以让我们倾心不已。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校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间开展了“风拂范公堤,海浪声声”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随着研究性活动的开展,编写了系列教材,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这一系列文化课程中《流逝的文化》主要探究家乡的民谣、渔歌、民俗、家乡特有的艺术等。《大海》探究家乡的海鲜、旅游、人文景观等,《崭新的文明》介绍东方深水大港——洋口港,以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小课题研究作为突破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艺术性课程:打开艺术之门,开启美的旅程。
“凸显艺术教育,构建智趣校园”是我们的办学主张,我们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孩子掌握一门艺术,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份艺术的情怀,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享受。两年前,我校开发了一套充满创意的美术校本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为《奇妙穿插》《花样纸艺》《纸杯造型》《趣味剪纸》《创意折纸》《巧妙香包》,剪贴之间,剪出百花齐放;穿插之时,插出四季繁花;一钩一编总关情。这些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目标,动手又动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怡情益智,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结合课程的开设,我校每年开展一次手工展览,对学生中间的精美作品、创意之作进行表彰和奖励,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4.体验性课程:触摸生活之美,感受无穷乐趣。
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优越,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既很难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也较少能走进生活这一广阔的天地中去,对生活缺少一颗敏感的心。为此,我校开展“实验小学生活体验活动”,旨在唤醒学生那颗沉睡的心,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去体验生活的乐趣,去实践,去创造,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我校尽最大的努力,开辟出了五处地方作为生活体验活动的场所,并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活体验活动,努力做到让体验无处不在,让智趣如影随形。在“百草园”中,让学生在动手中种出一片绚烂的童年;在“实验田”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在“打谷地”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谛;在“钓鱼台”前,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培养了耐心;在“放飞场”上,让学生在创造中放飞远大的理想。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逐步编写了结合体验课程的系列教材:《花草世界》《科技园地》《垂钓时光》《劳动之窗》,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明白了很多道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智趣相生,闪亮幸福童年
一、智趣节日,快乐每一天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小小活动家,而教育致力于孩子身心智趣发展,最直接、最鲜明、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学校活动。在各种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秉赋、舒展个性、绽放生命。可以说,学校活动的宽度和厚度决定了孩子健康快乐的广度和深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自然的、充分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的素养,一直是我们学校致力达成的目标。每学年学校都要开展六大节日活动——“小蜜蜂”读书节、“小猕猴”数学节、“小八哥”英语节、“小百灵”艺术节、“小飞鹿”科技节和“小羚羊“体育节。
1.读书节——最是书香能致远。每年的4月,校园读书节就拉开了帷幕。书香飘满整个校园,飘进师生的心田。“十佳校园主持人”评比展示、课外阅读指导课观摩、“书香家庭”评选、红领巾图书跳蚤市场、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等系列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师生们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大家似勤劳的蜜蜂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寻求书的价值,汲取书的营养,找到心灵的共鸣,且行且欣赏,渐渐让读书成为一生的习惯。
2.数学节——爱上思维的体操。开展数学节活动,既是我校数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和实践,也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形成智趣文化的象征和追求。表演、续写、撰写数学童话、网上答题竞赛体验数学之趣;图案设计大赛展现数学之美;速算比赛、“算24点”比赛、记忆力大比拼、数学课题研究探索数学之思……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体味数学,爱上数学,从而去发现,去创造,建构起“我与数学”心灵的沟通。
3.英语节——牵手ABC,快乐你我他。每学期学校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学生们说英语、用英语,浓郁的英语氛围在校园中悄然蔓延。“英语书法比赛”,提高了同学们书写英文的质量,让我们懂得,书法不仅仅存在于汉字当中;各个国家城市的风情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多彩的“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歌曲比赛”,汇集了同学、家长、老师的智慧与汗水,使孩子们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展示;还有别具一格的“文明用语大家说”活动,把学习英语的快乐带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找到施展自我的平台,大胆地秀出自己!
4.艺术节——张扬个性,我型我秀。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学校坚持把艺术教育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水平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培养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成长发展,让艺术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发挥出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十佳艺术之星”比赛、“拥抱阳光,放飞梦想”大型团体操表演、“独舞、独唱、独奏”三独比赛、庆“六一”文艺演出、“我有一双小巧手”烹饪大赛、百米书画比赛、即兴电脑画制作……书画艺术赏心悦目,音乐艺术沁人心脾。所有这些活动,都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情的彰显和释放,孩子们在文化艺术的花园里,感悟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又激发了全校师生爱艺术的热情,给校园文化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成为创新校园智趣文化的新亮点。
5.体育节——生命在于运动。校园有了运动,就有了生命璀璨的阳光。我校一直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多年来,学校除了坚持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年体育节的举办更是在学校掀起新一轮热爱体育、增强体质、投身体育锻炼的新高潮。校园体育节是我校校风校貌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各班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的一次展示。精彩纷呈的竞技比赛加上新奇有趣的趣味运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人人为班集体增光添彩。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师生们在快乐运动的同时取得竞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6.科技节——梦想从这里起航。在充满幻想的科技节里,孩子们为梦想插上翅膀。读一本科普读物;赏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电影并记录下感动你的科技发现;抓住灵光闪过的瞬间,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手抄报;写一份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论文;做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发明。“防震减灾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学具制作比赛、无线电测线比赛、科学小实验比赛……孩子们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地实践,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造。
六大节日,精彩纷呈。孩子们在节日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爱心,以涵养其快乐生命的社会价值;锤炼意志、砥砺锐气,以生发其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增进其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孩子们在活动中拓展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人生品位,升华了生命价值。
二、智趣德育,影响一辈子
教书先育人,育人的根本就是培育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我校将“智趣”作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以教育者的智慧,对学生授之以智,启智于趣,通过一个个充满智趣的德育活动,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1.践行“十个好好”,奠定人生底色
传统德育就是告诉学生你该怎么做,而我们的智趣德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潜心调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观念,洞悉学生德育的薄弱环节,发现学生从小的习惯养成往往决定着思想人格的形成。于是,我校从关注学生的小习惯入手,倡导学生积极养成十个好习惯,即“好好说话、好好走路、好好活动、好好做操、好好吃饭、好好上课、好好作业、好好阅读、好好整理、好好如厕”。学校将此行为要求编排成儿歌,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记中将良好的常规习惯熟记于心。学校的“小绿叶”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台分别制作专题节目,让学生知晓“十个好习惯”的具体内容,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和班队课时间向学生广为宣传践行“十个好好”的重要性,把“十个好好”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灵深处,并让学生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有效指导自己的言行。
在促进学生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布置“十个好好”内容,在走廊、楼道、洗手间张贴“十个好习惯儿歌”,班级内黑板报开辟专栏介绍本班“十好小使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还将“十件小事”拍摄成电视专题片,每周四通过“小绿叶”电视台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制定了“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老师(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指导优化学生的言行。在开展践行“十个好好”小事德育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文明的种子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做一个合格的人,已成为所有实小学子的共识。
2.培育“大爱品质”,彰显人生亮色
爱是人世间最永恒的旋律,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我们所倡导的“大爱品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中“仁爱”思想的精华,是一种富有责任感的“大爱”。我们引导学生在智趣相投的教育中,从原始的、自发的“感恩情愫”,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出自责任的“大爱品质”,进而做一个高尚的人。
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全国学雷锋日、劳动节”等节日节点,我们以感恩为主线,开展“献给妈妈四个一”主题活动、“父爱伴我成长”故事征文比赛、“我让……笑了”、“你辛苦了!”感恩行动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组织“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小记者采访活动,组织学生走访、调查身边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切身体验他人生活的艰辛,并向被调查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学生心中有他人,对社会心存感恩,培养社会责任感。2007年起,我校与甘肃省会宁县旮旯小学等近十所学校开展了“走近西部、共同成长”手拉手活动,全校近250名师生与当地贫困学生手拉手结对,先后自发捐款近四万元。2009年暑假,在“相约会宁,放飞梦想”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迎着炎热的暑气,将全校学生捐出的课外读物,带给了“会宁如东友好小学”。2011年,我们又启动“牵手尕让学子,共绘七彩童年”西部志愿行动。我们的学生纷纷掏出零花钱,将爱心捐款筹集到一起为尕让小学购买了5台神舟笔记本电脑和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赠送3600册图书。同时,另有226名师生为尕让小学的214名贫困学生资助了五万多元爱心助学款。两地学生鸿雁传友情,互动书信500多封,同学们拿起笔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和美好的祝福。
另外,我们每年都开办“图书跳蚤市场”,将学生们看过的图书拿来义卖,然后将活动中募捐的书款资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些系列活动,尽显着教育的智慧,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感动着、快乐着、幸福着。
3.实施“多元评价”,绘就人生瑰色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对学生而言,往往一句很肯定的话,就能像一个重要的支点,托举起一个成功的学生。智趣德育就是更加注重发挥激励的杠杆作用,凸显激励鞭策导向,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的“学生之星”评选让我校学生犹如璀璨的群星,在德育的天空里,闪烁着智趣的光芒。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传统评定方式,只面对少数优秀学生,激励面过窄,多数学生得不到肯定。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获得成功,也应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只有认可个体独特性的评价,才能激励每一位学生不断发展。几经探索,我校根据学生成长的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了“学生之星”评价体系。在原来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基础上,增加了“礼仪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班管之星”六颗单项之星的评比,并针对每一颗“星”,制定了具体的评比细则。我们把评价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来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教育。孩子们身上的“瑕点”在和谐的评价环境中悄然消失,实小的“群星”更加耀眼。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是正其心,关键是正其念,重点是致良知。心正则行正,心美则身美。我们的智趣德育就是以智启德、以趣育德,在孩子心灵的田地上播下良知的种子,内化为学生的高尚品格,幻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的力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如今,携着“智”的文化底蕴,透着“趣”的盎然生机,如东实验小学这所园林式的百年名校宛如一幅隽永的画卷、一脉深邃的诗篇,正散发着无穷魅力,吸引我们不断发现,不断前行。
(张斌,如东县实验小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