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人,好学生
2011年 9月8日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年仅22岁的苏炳添以10秒16的速度一举夺得男子100米的冠军。该成绩不仅达到奥运A标,让他获得了直通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更是打破了沉睡13年的全国纪录。继刘翔之后,众人把“中国新飞人”这一瞩目称谓赠与了苏炳添。
其实,苏炳添的真实身份是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而成为“中国新飞人”后,现役运动员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他在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之外,又增加了修读学业的压力。但新飞人并未因此荒废学业,凭借顽强的毅力,他在赛事与学习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在训练期间,他克服早起训练带来的困倦,很少逃课,授课老师说他平时的出勤率很高,而且在课堂上还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形成了良好互动;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会在课后请教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对知识的渴望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得他在过去五个学期的考试中成绩一直不错。在学习节节攀升的同时,遇到阶段性的出队集训或比赛,苏炳添也会优先把学习上的事情安排好。比如拜托同学帮忙记录笔记和要点,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积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既要兼顾比赛又要注意不落下学习,一天有限的24小时被苏炳添排得满满当当,他还要抓住最后所剩无几的一点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经济类的课外书,毕竟他大学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他想从更多元的角度提升自身素质。时间在苏炳添手里,是块怎么挤都能挤出水来的海绵。
回望他的大学生活,作为校田径队的一员,苏炳添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并代表暨南大学参加各类比赛。在举世瞩目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苏炳添带领其他3名队员,获得了4×100米接力决赛的冠军。这也是他的梦想。在高等教育和集体生活的长期熏陶下,苏炳添希望能够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参加接力赛,取得好成绩。在大邱世锦赛上,他的成绩足以参加男子百米单人项目,为了接力比赛,他最终放弃了单人项目。苏炳添对记者坦言:“不遗憾,因为我知道和世界顶级选手相比,我的实力还差太多,而接力比赛相对更具竞争力。”
不过,他在单人项目上的天赋,并没有被忽视。2011年,注定是苏炳添收获多年来的努力成果和获得公众认可的一年。2011年7月8日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21的个人最佳成绩获得男子100米冠军。随后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以10秒27收获铜牌。
展望今年的伦敦奥运会,苏炳添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4×100米接力上。“我们都是利用接力来提高个人单项上的实力。”当然,私底下被问到想不想和博尔特这样的高手站到同一起跑线时,苏炳添还是抑制不住兴奋,“当然想超越了,想赛一下,但更多的还是跟这些顶级选手学习吧。”
当天分遭遇伤病
不是想着赢,而是想着提高自己,这就是苏炳添一贯的态度,谦逊、好学。他认为,学习别人的长处才是提高的基础;而参加更多的专业比赛,更是大步追赶别人的好时机,在有机会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的同时,借鉴人家一些好的训练方式,再将之与自身条件结合使用,促进自己的提高。他坚定不移朝着自己的方向在努力。
想起第一次参加短跑比赛,回想他的启蒙老师,这一路走来,苏炳添的成功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他幸运地与伯乐相识,但训练过程却充满艰辛。
2004年11月,在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宁德宝教练发现了苏炳添这个充满天赋的孩子。从未参加过专业训练、更从未参加过正式比赛的苏炳添出乎意料地拿下了第一名,成绩用秒表计时是11秒72。宁教练像发现了珍宝一般,立即将苏炳添招致麾下。在宁教练带领下,苏炳添第一次参加省里面的邀请赛,就已经在男子100米、200米的比赛上跑进了决赛,100米的成绩更是达到了电计时11秒7,要知道这时苏炳添只在宁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了短短3个月的专业训练,就已经在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名次。这充分证明了苏炳添是个有天分的短跑运动员。不过困难随即降临。
2005年的广东省田径锦标赛中,由于比赛之前没有安排时间让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加之气温较低,苏炳添的肌肉严重拉伤,不得不被医生抬出了赛场。他在忍受重伤的折磨和对父母的思念同时,渐渐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然而在这时候宁教练没有放弃,宁教练的激励下,年轻的苏炳添调整状态,重拾自信,在伤好以后,百米飞人重返赛道,观众再一次看到了壮志凌云的苏炳添。2个月后,苏炳添身体完全恢复后重新投入战斗,经受住考验的苏炳添状态越来越好,成绩提高很快。在2006年省运会前参加的香港对抗赛上,他收获了冠军,100米成绩10秒59,200米成绩21秒多,两项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挫折磨练了他的意志,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同于国内其他短跑选手,苏炳添的个子不高,只有1.71米,这并不是练百米跑的理想身高,但是他身材匀称,跑步的节奏感很好。目前百米世界纪录是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创造的9秒58,牙买加飞人的身高达到了1.96米,身材高大的他凭借超人的步幅击败各路高手,可见身高和步幅的重要性。但苏炳添是步频型天才,就像美国前百米飞人蒙哥马利,后者保持0.104秒的史上最快起跑反应速度,虽然身材矮小,但却以频率取胜。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今,3年间国内男子100米跑的“领头羊”换了一拨又一拨,与田径其他小项相比,短跑运动员的“冠军寿命”短得有点离谱,大多数人似乎都成了昙花一现的“流星”。年仅22岁就打破全国纪录,许多人对苏炳添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冠上“中国新飞人”的称号。但苏炳添只希望自己能够尽量长时间保持现在的状态,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上做到“常青”。苏炳添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看国际上最顶尖的短跑运动员,他们的运动寿命有的可以延续到30岁之后,但我们就差很多,这跟训练方法和运动员自己的保养都有关系。”因此,在二沙岛训练营的每一天,无论冬夏,他都会起早贪黑地进行专业训练,并注重日常饮食的搭配。
严于律已,好学谦虚,这便是苏炳添作为一个运动员与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愿这位“小飞侠”,能够凭借傲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