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磊
声音是一个乐器的生命,这里强调不要过分依赖乐器的好坏来提高音色,音色是人用五感中的听觉来识别的,对达到音色质量有很大作用的是演奏的音色鉴赏能力和音色听觉,确切的说是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听觉。对搞音乐的人来讲,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一、口 型
口型是指面部肌肉和唇肌协调控制乐器发音时的形状。口型的作用是支撑哨片的最佳震动点。口型的松紧会直接影响到单簧管发音的正确性与音准和音色的统一。要特别记住不是用嘴吹管,而是用气吹管。
1、口型的准备
首先在微笑的同时,嘴呈发“ai”的形状,顺势将笛头放入嘴中,两嘴角微微收缩闭合,笑肌不要过于上提以自然为好,下巴不能过分下拉以定位不动为好。下唇包住下牙,上牙咬住笛头,上唇自然包住笛头,嘴缝成为一字平行,嘴部肌肉及脸部肌肉不要受笛头影响而变形。下牙与下唇的关系是肌肉与骨骼的关系,不能强调任何一方,下唇力大声音没有根而暗淡,下牙用多了声音发薄而刺耳。以上牙为支点上唇辅助上牙控制嘴子,这样加上好的气息配合就能发出好的声音。
2、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震动点
每个人的嘴型、唇型的厚薄、舌头和口腔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含多少笛头和最佳震动点也不一样。首先把笛头含少开始吹,然后向里一点一点含多地吹,到了控制不了的点后(也就是发出逼音时),再向反方向吹。在这些点中你可以找到最满意的音色的点,那这个点就是你的最佳震动点,要注意不同的笛头和不同的簧片的最佳震动点也不一样,所以当更换笛头或簧片时要重新去找它的最佳震动点。之后再找口型的松紧点,开始用很松的口型来吹,然后一点点用越来越紧的口型去吹,到了吹不出声音的点后,再反方向吹。在这些点中总能找到声音最松弛的点。一般来讲,下嘴唇含的多,这对音色的柔和和厚度有所帮助。
3、具体练习方法
首先用英文O的感觉来练习,不要咬,不要紧,保持口型不变,用不变的口型吹出单簧管最低音区的E和最高音区的G做长音练习,为了让声音更宽。当演奏不同音区和不同风格的乐曲时口腔内就要发生一些小小的变化,当用PP的力度来演奏时,把O型的口腔转化为Ku的感觉,通过调整口腔使你吹出的气更为集中。
二、呼 吸
呼吸是生命的延续,但对管乐演奏者来说,呼吸就是动力,通过呼出的气流震动哨片,同时产生音波使单簧管发音,气流的连续性是很重要的。演奏吐音、连音、跳音时,一定要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所以我们要保证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提高演奏水平。
1、吸气方法
用两嘴角和鼻轻松自如地快速吸气,吸气时胸腹周围自然扩张,深吸下沉使吸入的气息控制在横膈膜,以此作为吹奏时的支撑点,气息的支撑点对发出的音质起着决定作用。
2、呼气方法
呼出的气流应持续、平稳、均匀,在感觉上形成一个气柱,借助腹肌的压力和横膈膜的支撑力,发出的声音就会畅通、宽广,丰满松弛。
3、呼吸的练习
呼吸时不要抬肩、不要扩胸,吸气的时候横膈肌下移腹部,腰部外扩。练习时可用身体鞠躬90度的姿势双手叉腰,这样背部肌肉拉紧想抬肩也不好抬,用闻花的感觉吸气,这时腹部和腰部自然扩张,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将身体直立起来也能很好地做到,这就是正确吸气的感觉。吸气的时候是有控制地有缓、急,气压有强、弱的形式。但是所有的着力点都应放在腹部,不要给胸、颈部造成大的压力,压力过大腹部可以哆嗦但是不能把压力转向颈部和胸部,如果错了会造成头晕,颈部过粗和颈部血管外凸等不好的问题,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演奏效果。
三、气息的运用
良好的气息是演奏单簧管的前提,而要得到宽厚而松弛、饱满而柔和、圆润而清晰的音色,用气非常重要。腹部是我们用气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停止工作,当然就不会有足够的气去吹响乐器。在用气时便会想到腹部支撑,有些时候为了支撑气息却把腹部变成一块石头一样,用手按都按不动,这是一种拙力。在演奏中一定要用腹部呼吸,不能用胸部呼吸,腹部的空间比胸腔的空间大,吸气量也比胸部呼吸的吸气量多,吸进气至腹腔后,可利用腹部一周的肌肉来控制气息的流速,而胸部呼吸却无法利用肌肉来控制流速。可以这样形象地解释:吹气球时我们试着吹到八成满,然后把气球系好,用手捏一下气球,你就不会感觉到气球像块石头一样,它肯定是有弹性的,当你用粗一点的针扎一个针孔时,气球慢慢缩小,直到没气为止。我们的腹部也如同一个大的气囊一样,应该是用自然的力量来支撑,是有弹性的,不能是僵硬的支撑。所以腹部僵硬只能把气用得更死,没有活力,以致吹出的声音会没有光泽,也不会温暖。
四、吐 音
吐音是管乐演奏的一种基本技术,它取决于唇、舌、气息、手指的协同动作。吐音分起奏、长吐音、短吐音。在实际作品中有两种演奏技巧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是连音(Legato),另一种是断音(Staccato)。因此,吐音是单簧管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1、吐音的原则
在吐音时下巴和喉部必须保持不动,口型和口腔保持不动,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常用的吐音方法是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动作是在伸向哨片时“向前—向上”,离开哨片时“向后—向下”与发te音的舌头动作近似。正确的吐音首先是有正确的口型和姿势,正确的运用气息,舌头和喉部放松、松弛,保持口腔和口型不变。
2、吐音时舌头的位置
吐音时舌头的状态,在哨片上的位置是因人而异的,大致分三类:一种是舌头短口腔大的人,用舌头尖顶端稍后一点点触及哨片的下方;另一种是多数吹奏者,将舌头微微抬起,用舌尖顶端稍微后一点点触及哨片顶端下方位置;再者是舌头长口腔小的人,一般用舌头贴下牙齿,用舌的弯曲部触及哨片顶端的下方位置。
3、吐音时舌头与口型、气息、手指的配合
舌头接触哨片面要少而轻,保持放松、自由灵活地控制舌尖,口型要保持不变。舌头吐音时要正确地运用气息,使舌头运动灵活而富有弹性,吐音清晰而明亮。呼出的气流要形成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流,就能为舌头快速运动奠定良好基础,当快速吐音时,气流支撑保持不变,气压一直保持在口腔的靠前部位,舌头要非常松弛,用气流推动舌头的快速运动,当吐音达到一定速度时,甚至会感觉到舌头没有做动作。舌头与手指必须有精确的协调能力,举例说明:当舌头触及哨片在吹奏C大调音阶时,C音终止把C音的键子抬起,再将舌头离开哨片把D音发出来,以此类推感受舌头与手指的协调关系。
4、吐音的种类及运用
一是软连音(Legato),通过改变唇肌的张弛和呼气能量,不断地用一口气使音与音之间连贯圆滑地演奏。连音的四要素是嘴型、舌头、空气柱、手指按键。连音的效果如同一道秀丽的彩虹,柔润光滑的丝绸。
二是断音(Staccato),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te”音节起吹,气息的控制要恰到好处,使吐的每个音符更富有弹性和颗粒性。
三是吐音的练习与运用:每个人练习吐音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包括舌头的具体位置等。吐音的好坏,不妨利用多听来解决。用听觉仔细判断,所吹出来的吐音,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因为每个人在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对声音的追求,有不同喜好的声音风格,因此,听很重要。其次,严格说起来,吐音还要根据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演奏。比如:古典作品,在一般情况下,就不能把舌尖位置太靠上,那样发出的声音效果太有力度,颗粒性好,但不够典雅柔美。
近现代的作品大多注重动感、力度的变化,舌尖靠上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在柯普兰这个作品中却是综合性地使用点音。因为这个作品是古典音乐与近现代爵士音乐的完美结合的产物。所以要运用多种的舌尖接触点灵活运用,把握好风格的吐音效果,才能演奏好这个作品。
因此,大家在练习吐音的时候,除了按照一定的基本方法去训练外,要增加艺术修养,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认真地研究作品风格,这样才能真正演奏好单簧管,成好作品的诠释。
吐音的快慢和舌头的先天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你所想要的理想的速度。当然,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达到相对较快的速度,这需要长期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只管速度快而不管最实质的东西,那就是吐音的音色效果和清晰。一定要从慢练开始。
在演奏中的发音点必须和节奏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在吐音上,一定要重视吐音的质量,不要贪快,有了质量再配合速度才是最正确的。
五、音色与哨片的选择
单簧管的音色以明亮、饱满、圆润为标准。初学单簧管时演奏的声音总是比不上头脑中想象的那种声音好,想演奏出好的声音以及具有好的音色概念,需要有丰富的听觉作为基础。所以我们有机会应该多听现场演奏会,以及听一些具有代表性人物录制的CD,陶冶我们的艺术情操。好的音色的形成有训练的因素,也有物质的因素。其中在选择哨片时就是影响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
哨片的好坏直接影响音色,一个好的哨片,是由芦苇的纤维质地和做工决定的。选择哨片时应注意:哨片的苇皮颜色是麦黄、淡黄或白色,苇皮应该是光亮的,纤维粗细适中,密度均匀;在制作工艺上哨片的底面磨得非常平正、均衡匀称,表面坡度厚薄非常均匀适度。这样的哨片在发音时才能更加灵敏畅通、宽厚丰满,高低音的连接才能贯通松弛、圆润柔和,既有弹性又有共鸣。
通过总结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簧管演奏者来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只有在不断积累大量的音乐作品中体会和感受乐器特有的音色,意识到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演奏意识与科学的练习方法相结合,并且不断努力地去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卿烈军.单簧管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2]陶纯孝.单簧管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高明道.单簧管百首中外管乐合奏分谱曲集及演奏法[M].1995.
[4]尤德义.单簧管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