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 曹堃 刘卓 伍海燕
[法国第一大反谣言法语网站的宗旨是“结束法语网站内流传的谣言”,它保持独立,工作不计酬,完全靠广告收入和私人捐助运营。该网站欢迎网民主动提供反谣言线索,还设置了论坛讨论信息是否为谣言。]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传播方式,都意味着这一“法则”更加容易生效。
对于网络谣言,有的国家重拳打击,以强力措施惩治造谣者;有的国家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第一时间以正视听;也有的国家在打击谣言与保护言论自由之间徘徊不定。
美国:言论自由与个人隐私的博弈
由于受关注度高、牵扯利益多等原因,公众人物很容易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据美国民间组织“事实核查”网站统计,自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至少有30段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不实消息经由网络等途径传播,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段声称“奥巴马并非美国公民,无资格竞选总统”。对此,奥巴马2008年时的竞选团队不得不公布了他的出生证明材料。
公众人物之外,一些普通人也会成为网络谣言的中伤对象。3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吉拉德高中的学生通过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手机短信等迅速传播了一个消息,称该校男生奥斯汀?卡纳次日将携枪支上学——那一天恰巧将是该校发生校园枪击案满一周年的日子。3月3日,卡纳所在班级半数学生选择留在家中或从学校早退。虽然当地警方调查取证后认定流言不实,校方也向师生进行了辟谣,但卡纳的父母认为孩子心理已经受到严重伤害。
目前,网络谣言的受害者主要是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自互联网出现以来,美国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百余项法律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加以规制,也为追究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网络谣言发布者常常具有匿名性,受害者不得不寻求网络运营商支持,提供造谣者的相关资料。以往,美国各地法院的大部分判例是为维护“言论自由”而拒绝了原告要求网络运营商提供造谣者资料的诉求。
但也有特例。2009年,加拿大前名模里斯库拉?科恩将谷歌告上纽约曼哈顿地方法院,称有人在谷歌博客中发布了有关她私生活的谣言,要求谷歌提供发布者资料,诉求得到了法院支持。科恩随后根据谷歌提供的信息以诽谤罪起诉了谣言发布者。2011年11月,美国知名高尔夫球手菲尔?米克尔森在美国圣地亚哥法院提起诉讼,他说有人在雅虎体育页面内发布不实言论,诽谤他本人有私生子、其妻子有婚外情等,他要求雅虎公司提供这名网上诽谤者的材料,也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虽然言论自由在美国常常是法律天平倾斜的一方,但近年来随着网络空间迅猛发展,侵犯他人隐私、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等网络行为频发,法律界、学界也开始激烈讨论如何在新的背景下调整法律法规。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知名法学教授丹尼尔?索洛夫曾于2007年在其著作《未来的声誉:关于互联网上的流言、谣言和隐私》中指出,为适应新的形势,既有法律有必要也有空间在捍卫言论自由和保障个人隐私权的“两难境地”中找到新的平衡,网络监管既不能全盘扼杀也不能放任自流。事实上,因应网络时代的变化,美国部分地区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进行着调整。
然而,相对于网络发展之快,监管与立法仍存在滞后性,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号称“自律”的“辟谣网站”纷纷诞生。它们有的不乏政治背景,有的自称民间独立团队,主要功能都是针对广为流传的不实消息向网民进行澄清。
英国:打击谣言的强硬一面
2011年8月伦敦骚乱期间,网上大量流传着各类谣言,例如,有人说骚乱者闯入伦敦动物园将老虎放出了笼子,也有人说伦敦著名地标建筑“伦敦眼”已被骚乱者纵火,还有人声称一些本来平静的地方将会发生骚乱。
英国警方在追查谣言源头、拘捕一些造谣者的同时,也主动利用网络手段进行了辟谣。比如,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在英格兰的汉普夏郡,警方通过自己的推特账号发布了官方信息,反驳了当地将出现骚乱的谣言,8月8日~11日,其关注人数从3000人上升到了13000人。在另一个社交媒体脸谱上,汉普夏郡警方页面的点击次数在上述几天内从2000上升到了8000。
在网络谣言大量传播的时候,官方的权威消息显然是公众关注的热点。汉普夏郡警方在网上的辟谣有助于安定人心,再加上警方加强了巡逻,当地最终没有出现大规模骚乱。
当然,英国打击网络谣言也有强硬的一面。
2010年,英国的罗宾汉机场由于天气原因持续关闭多日,这期间,一名叫作保罗?钱伯斯的旅客在推特上说,如果机场再不开放就把它炸了,随后他被警方逮捕。
在法庭审判中,法官依据《2003年通信法案》对钱伯斯罚款1000英镑,他还因为这个案子丢了工作。
此事发生后,许多人认为钱伯斯只是在开玩笑,法庭处罚太过严厉,但《2003年通信法案》并不将之解释为“玩笑”。该法案第127条第2款明确提到:“如果一个人使用公共通信网络发布他自己知道是虚假的信息,其目的是造成他人的烦恼、不便和不必要的焦虑,则构成犯罪。”
法国:反谣言网站激增
自1997年开始,法国的反谣言网站数量激增,其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网站整体的增长。
法国第一大反谣言法语网站hoaxbuster成立于2000年,至2010年,其月均访问量已达到70万,在法国各网站中位居前30名。该网站的宗旨是“结束法语网站内流传的谣言”,它保持独立,工作不计酬,完全靠广告收入和私人捐助运营。网站欢迎网民主动提供反谣言线索,还设置了论坛讨论信息是否为谣言。在法国,还有专门的谣言搜索网站hoaxkiller.fr,输入关键词就可查询到与谣言内容相关的信息。
2010年,网上流传说埃菲尔铁塔旁的法国气象台原办公大楼将被卖给沙特阿拉伯,铁塔旁将建清真寺。反谣言网站随后辟谣指出,该大楼卖给了俄罗斯政府。2012年法国大选前夕,一些极右翼网站又散布谣言说,埃菲尔铁塔第一层正在装修,是为了建清真寺。反谣言网站立即引用铁塔运营公司对外交流部负责人对装修用途的解释,指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反谣言网站的出现,使很多网络谣言在出现后的很短时间内便销声匿迹,但相关谣言却被记录了下来,以供网民参考。
墨西哥:法办造谣者,增加透明度
不久前,在墨西哥东部的韦拉克鲁斯州,有人通过推特散布谣言称,“武装分子冲入小学,强行带走数名小学生。”这个假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惊慌失措的家长冲到学校寻找自己的孩子,当地警局的电话被打爆,交通也一度瘫痪……
接到报警后,州教育局长以及警察分别乘坐几架直升机赶往“出事”学校,直升机的轰鸣声却吓坏了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韦拉克鲁斯州秘书长赫拉尔多?布甘扎说,在当天的混乱中,“一共发生26起交通事故,有人竟然将车丢在马路中央就跑了,而一些学生家长随意停车也阻碍了救护车救援。”
这是墨西哥迄今为止网络谣言制造的最大混乱。当天上午,韦拉克鲁斯州长哈维尔?杜阿尔特在自己的推特中辟谣澄清事实,并谴责肇事者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从事恐怖活动。两名谣言传播者也在当天被捉拿归案,随后该州司法部门以恐怖主义和蓄意破坏等罪名正式对他们提起了诉讼。
韦拉克鲁斯州的“武装分子劫持学生”事件发生后,州议会通过了《动乱法》,该法规定,制造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属犯罪行为,处以1~4年监禁和500~1000天薪金的罚款。此后,联邦政府和其他各州也纷纷出台相应法律,对网络造谣者加以震慑。联邦政府的法律规定,对引发社会秩序混乱的网络造谣者处以最高6年的刑罚以及最低300天薪金的罚款。
鉴于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墨西哥政府还决定赋予网络警察部队新的职能——搜索、屏蔽网络谣言,追踪造谣者——力求将谣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墨西哥政府也认为,增加信息透明度能从源头上阻止网络谣言的传播。因此,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政府所有的部长以及墨西哥城市长都开通了推特或脸谱账号,以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