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罗奇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人是独善其身的旁观者,当全球经济面临又一次重大冲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称为繁荣的绿洲。
1998年9月,亚洲金融危机最危险之时,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立场很简单:在步履蹒跚的世界,美国无法成为繁荣的绿洲。
诚然,美国经济在过去三年已经步入疲软复苏的轨道。很多人认为,当发达世界步履蹒跚,美国称得上坚韧之源。与2008年至2009年大衰退时不同,如今人们普遍希望美国成为中流砥柱,为世界提供支持,战胜欧元危机。
2009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在“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中终于触底,此后,出口在此轮反弹中贡献了足足41%的经济增长。在经历了最大的消费狂欢后,美国消费者再也无力回天,美国经济需要大量依靠外国市场才能生存。而现如今,外国市场麻烦重重,美国可能很快也无法独善其身。
亚洲、拉美和欧洲三个市场加起来,占美国过去三年出口导向增长势头的83%。不足为奇的是,亚洲的贡献首屈一指,过去三年亚洲贡献了美国33%的出口增量。而这其中,最大的需求源是贡献了15个百分点的大中华区。不用说,中国经济日渐减速正在威胁美国最大的出口复兴源。
拉美是美国出口复兴的第二大源头,贡献了美国过去三年中对外销售的28%。巴西和墨西哥加起来贡献了出口增长的19个百分点。这两个国家的增长均在显著放缓,特别是巴西。但由于墨西哥生产和美国消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经济的任何反弹都不会长久。
最后,欧洲(占美国过去三年累计出口增长的21%)的状况可谓悲惨。在欧洲问题上,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说服力可能不足,因为只有部分国家的数字公开了。英国、德国和法国加起来,只贡献了美国2009年初至今总出口增长的3.5%,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英国。这表明美国的欧洲出口增量集中于所谓“外围国”。显然,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做预测总是有风险的,但不少“假定”情景有助于我们分析第一大经济体的可能前景。2009年二季度以来,美国年化真实GDP增长率平均为2.4%。其中大约40%由出口贡献,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其他部分增长率只有区区1.4%。
如果美国出口持平,即没有增长,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相当大胆的假设),总体真实GDP将趋向1.4%。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这样的增长率都不可不谓疲软——可能造成失业增加和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受损。
另一个情形是出口温和下降,在四个季度的时期内真实出口下降5%。在该情形下,真实GDP增长将滑到1%的“失速速度”临界值之下,美国经济随时都有可能再现衰退。作为参考,出口下降5%的假设与2008年-2009年所发生的真实出口猛降13.6%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这样说来,这一“假定”倒称得上对外部需求疲软导致的下行风险的谨慎乐观的估计了。
所有这些都表明,这个日趋相互依赖的世界,正在带来显而易见却被忽视的影响。欧元危机是一次严重冲击,正在全世界制造连锁反应。欧洲是出口导向的中国最大的外部需求源;中国不好,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亚洲国家就不会好;而从这里出发,反应环还将延伸到日渐依赖出口的美国经济。最近的就业和零售数字的疲软状况显示,这一反应环已经发生了作用。
格林斯潘1998年发出警告时,出口只占美国GDP的10.5%。如今,随着后危机时代的美国将宝押在出口导向复苏,这一比重上升为历史最高的14%。当前的全球减速与20世纪90年代末不同,与三四年前破坏性更大的冲击也不同。但绝不能认为当下的全球减速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不重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人是独善其身的旁观者。当全球经济面临出现又一次重大冲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称为繁荣的绿洲。美国的增长幻象便是重要一课。
作者为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