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杰
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和各种客观教学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学生的心理规律的影响。学习心理规律,简单地讲是指能影响学生认识活动发展的意识倾向性。有利的学习心理能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增强信心。反之,有害的学习心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要求,运用一系列符合学习心理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好奇的心理规律
中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求知欲最强的时期。若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及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一次,我拿着草履虫模型提前走进教室,学生立刻围拢上来,争着问拿的是什么东西?一阵议论后开始上课。当展示模型时,学生由于好奇都能细心观察,就连平时爱捣乱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良好的效果呢?简单地讲,就是适时的直观形象刺激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规律,或运用生物标本、模型、挂图以及直观有趣的实验,或讲述耐人寻味的科学故事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好奇心转化为课堂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先让每小组做一个实验:将一个较大的萝卜切成两段,每段中间挖一个洞,用两个量筒取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让学生标记后分别倒入两个洞中。过10min再将溶液倒回量筒,让学生观察溶液量的变化,启发学生思考:清水为何变少了?它到了何处?盐水为何变多了?它又从何而来?由此,用直观的实验和教师的语言引导,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先入为主的心理规律
教具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应注意,同一课时选用的教具,不能过多或反复出现,否则会钝化学生的好奇心,即学生对初次看到的教具好奇心较强,印象也较深刻,但如果反复出现,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减弱,印象也会模糊,甚至与前面的发生混淆。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所致。教具如此,教学内容也一样。如果先后学习两个相近的知识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注意明确学习目标,把每一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先讲或先提出来,使学生先入脑。例如: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如果按照教材顺序,先利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去学习,但当学习与之相似的动物细胞的结构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而且前后两个实验操作相近、两种细胞结构知识相近,容易产生混淆。为避免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可安排两个实验、两种细胞结构一起学习,并进行实验操作过程的类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类比,引导学生在观察找出异同,从而达到认识两种细胞结构的教学目标。相类似的操作、相近似的知识点以类比的方式一起学习,就不会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更不会出现心理学中的抑制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形象直观的心理规律
为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正确且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的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的讲授生物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得直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概念和原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因此,在生物学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教学的实验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正确地组织和运用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触、视、听、说等多种感官的互补作用,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实验,并通过解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上,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学习“心脏”一节时,通过触摸感知心脏的位置及节律性搏动的特点,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通过解剖观察内部结构了解其功能;做心脏灌流的演示实验,观察心脏内血液的定向流动,理解心脏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多感官参与特别是视听的有机结合能提高辨别的精确性,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并使大脑不同功能区交替活动,不易疲劳,使注意力得以维持。
四、兴趣的心理规律
1.激发学习兴趣。自然界有许多生命现象能激发学生去探索生物的奥秘,如皮屑经常脱落,为什么皮肤不会越来越薄?为什么窗台上的花枝总是向窗外伸展?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看书学习、互相讨论、教师讲解等多种途径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逐渐产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联系“克隆羊—多莉”繁殖成功的科技成果来学习生殖的有关内容,学生会学得兴致盎然;利用长人耳朵的小鼠产生的原因来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变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维持学习兴趣。好奇是一种冲动的、短暂的心理活动,易生易灭,而兴趣是一种较稳定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特征,作用也更大。但有时候,学生已被激发出的学习兴趣,不久就消失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重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加强。中学生性情的可塑性大,对事物的好恶波动性也大,这是年龄特征决定的。当感觉教师的教法不新鲜时,或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或感到学习压力大时,学生就有可能削弱原有兴趣,甚至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更要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生物学的实践应用价值教育,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等实际相结合,促进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如,我在校内开设一个生物园地,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生物园地里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种上小白菜、豌豆、花生、向日葵、天竺葵等十几种植物,为植物课教学提供必要的材料。在植物栽培过程中,教师做技术指导,让学生动手整地、播种、施肥管理等,并要求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作好记录。因为有的实验需要植物的叶,有的实验需要植物的花,所以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我带领学生精心管理,如小白菜多施氮肥可使其茎叶长得繁茂,多施磷肥可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前一天,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到植物园地中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通过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维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自信的心理规律
当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成功之后,会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自信和心满意足,而且学习的兴趣会明显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随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给学生及时正面的鼓励。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和材料,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调查、摄影、登记入册和挂牌,把每一种植物的名称、科别、用途写在小木板上,供人们识别,并将植物照片剪辑、分类说明。2011年春,生物兴趣小组出版了一期“爱我47中,美化和谐校园”的宣传板报。这个活动在校内影响很大,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我校校园的植物种类,还提高了学生热爱环境、美化校园的意识。有了学生充分参与生物实践的成功,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实验活动中常出现差错的学生更是巨大的鼓励,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
六、争强好胜的心理规律
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是必然的,因而常发生矛盾也是必然的。经调查发现,中学生特别看重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的高低胜负,希望自己胜过别人,也希望自己的小组、班集体胜过别的班或小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善于引导学生,把这一心理活动用于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上。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下,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气氛,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生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