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化”在教学中飞扬

2012-04-29 11:54:47王晓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凡卡个性化课文

王晓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要蹲下来,是学生的朋友,站起来又能成为他们平等中的首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和爱心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敢说、爱说,进而越会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没有拘束,师生间、学生间进行的是心灵的碰撞,就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听到学生的不同心声,指导他们异步提高,发现适合他们本身的个性化学习方法。那么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素质做保障

这里的教学素质既指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对知识的运用与讲解能融会贯通,更要有良好的教态和心理,教师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学生就会多一份信心和决心。每一天、每节课都能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感受,这样不但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她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表达兴趣、个性化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是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因此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这样,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情感的体会。

2.创设自我展示的空间,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较易理解,我采取让学生以“分组擂台赛”的方式学习。让一名学生扮演长大成人的“巴迪”,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学生创造性运用文中的词句组织语言,再次深入理解文意,进行心灵的洗礼。

三、激励评价作动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让学生更加惧怕学习、厌烦学习,从而导致不堪设想的恶性循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此不断的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前不久,我教学了《渡河少年》一课,我问学生少年成了游泳健将后,为什么要感谢老人呢?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初要不是老人没有让少年上船,少年也不会自己游过河,以至于以后每次都游过河,才成了游泳健将,所以要感谢老人。我略加引导: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沉思片刻,便有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少年最应该感谢的是他自己,是他很要强,才不坐老人的船,以后也坚持游过河,才会成为游泳健将。”我马上为他鼓起了掌,“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好样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从此我的课堂里又多出了一个踊跃举手且思维独特的“爱迪生”。

四、主动发展为根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自由表达交流的机会,让课堂成为他们自我展示的舞台。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针对课文特点,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描写,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学习,并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选学“春天的小兴安岭”,因为这一部分描写春天有生命力;有的学生读了“夏天的小兴安岭”,因为这一部分描写得很美,把他们吸引住了;有的喜欢秋天的小兴安岭,因为那里有许多珍贵的物产……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和同桌读,有的边读边画,有的反复练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五、授之以渔是宗旨

在语文课堂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教师也很辛苦;打牢必要的基础,教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乐在其中,学而不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教给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个性化学习。

1.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交给质疑的方法。如针对课文题目质疑、针对重点词句质疑、针对文章矛盾处质疑,还可针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文章插图的使用等提问。教学生学会这样提问,就会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学会思考,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学会合作,合作中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为我们提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学习知识,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教《凡卡》这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写凡卡回忆和爷爷砍圣诞树时曾写道: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那么,你通过课文的描写认为凡卡真的幸福吗?有的小组发言说:“凡卡并不幸福,因为天那么冷,而他和爷爷在砍圣诞树。”有的小组发言:“凡卡是幸福的,因为虽然天很冷,可是他还能跟爷爷在一起,比起在城里孤苦伶仃、受人欺负的人就是幸福的。”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一步步探究中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许多事情是不可预料的,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既不能指挥学生千篇一律的想问题背答案,也不能为了“个性化”教学而一引再引浪费时间。教师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的同时,必要时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点拨者。例如阅读过程中的学生主动探究虽然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合作尝试解决问题,但受其知识经验基础和问题难度不一的影响,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这时教师的引导性启发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探究“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时,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只能趋同于“闰土是个贫穷、勇敢的孩子。”这时,老师适当予以点拨:闰土有哪些本领,每个本领中又能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这一点拨学生豁然开朗,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独特的体验,获得了较全面的认知:闰土是个内向、勇敢、知识丰富、聪明、善良、勤劳的贫苦人家的孩子。从而使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得以充分挖掘。

其实,作为教师要懂得“个性化”地教,指导学生“个性化”地学。在课堂中只要施以点滴训练,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让学生们敢想敢说,就会让“个性化”在我们的课堂中飞扬,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光彩!

(责任编辑刘红)

猜你喜欢
凡卡个性化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凡卡》续写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凡卡》续写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