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应然诉求

2012-04-29 11:00:14秦德林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观照事物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对于大多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抑或是职称评定的逼迫,抑或是教育活动的自觉,已经成为一件欲罢不能的事情。每年大量的“论文”充斥各类教育报刊与评奖活动中,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其中不少“论文”却是无议之文、少论之章。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注意与重视,不少人还在专心致志、连篇累牍地“制造”着这样的“论文”。

之所以会导致这种状况的大量出现,且长期得不到改观,究其原因,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专家学者的“框定”或“暗示”。长期以来,对于中小学教师是否需要做研究、能否做研究以及做什么样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是持否定态度的,直到今天这个声音还时有耳闻。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似乎中小学教师只能做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看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至于不少中小学教师也在无形中接受和默认了这样的“框定”和“暗示”,致使他们实际进行的教育科研逐渐萎缩为只有行动而没有研究,只有叙事而没有研究,只有个案而没有研究,只有实证而没有研究,只有应用而没有研究。这样就使他们的教育科研论文少了“研”的成份,缺了“究”的内涵,欠了“议”的意韵,差了“论”的味道,从而也就渐渐远离和缺少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起码要求与关键要素。

二是教师自身的“沉沦”或“臣服”。部分中小学教师不注意更不善于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不会也不想进行必要的经验提炼与理论概括,似乎自己只能也只会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的素材或成为专家学者理论假设的试验者,进而在“理论、理念、理性”面前甘拜下风,自愿臣服,致使自己的教育科研论文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缺少先进理念的指引,缺少抽象理性的提升。说到底,这样的“论文”只有形而下的感性应对,而没有形而上的理性梳理,有时虽然不乏“器”的精巧与美丽,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缺少“道”的深邃与广博。这样的“论文”写得再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算不上是“论文”,至少不能称之为教育科研成果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的“教育科研论文”。

因此,给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和理性浸染,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具有形上魅力和理性色彩,应当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应然诉求。中小学教师给自己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从论文写作本身来说,这是中小学教师科学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客观需要。教育科研论文是表达教育科研成果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作为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科研论文,其形成的过程决不仅仅是一个写作的过程,更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是研究在先,写作在后。只有当我们的研究有了新的心得与体会,有了新的感悟与思想,有了新的结论与成果,需要我们用“论文”的形式加以呈现与表达时,我们的写作才可能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而这一至关重要的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形上观照的过程。如果我们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论文来表达教育科研成果,那就决定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必须以事析理,用事明理,就事论理,择事讲理。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对“事”的形上观照,其“理”是难以讲清道明的。因此,给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是中小学教师科学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客观需要。

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说,这是中小学教师实现自身持续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种种路径与方法,有的也确实起到不小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实践、反思和写作,是中小学教师实现自身持续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基本之道。为此,我曾专门撰文进行了比较系统具体的阐释和说明,也在不同场合的数十场教育讲演中进一步论述和表达了我的这个观点和理念。在此,我不想重复和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不通过写作对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科学的整理,那么学习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就会逐渐降低;如果我们不通过写作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那么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不断消失;如果我们不通过写作对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有序的提炼,那么反思的逻辑性和真理性就会受到质疑。”(秦德林《学习·实践·反思·写作: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由此可见,写作对于学习、实践、反思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实践、反思不仅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写作更是学习、实践、反思的继续和延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写作的过程,特别是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所伴随的“科学的整理”、“系统的总结”和“有序的提炼”,实际上就是一个形上观照的过程。一旦有了这个形上观照的过程,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实践、反思与写作就形成了有机的整合与链接,进而也就能实现自身的持续专业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我们强调中小学教师必须给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所要追求和希望的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写作教育科研论文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行动的记录,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事件的叙述,不能仅仅沉溺于对个案的再现,不能仅仅倾向于对实证的查看,不能仅仅着眼于对应用的关注,而要在此基础上对行动、对叙事、对个案、对实证、对应用等等进行形而上的抽象、概括和梳理,使之具有理论支撑,具有理念观照,具有理性提升,并从中探寻和揭示一定范围与程度的带有普遍性的本质与规律,进而使自己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具有研究的属性,具有说理的要素,具有论文的特点。

中小学教师如何给自己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我觉得有必要在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形上”与“形下”内涵的基础上来进行逻辑划分和有序拓展。

关于形上(即形而上)与形下(即形而下)的内涵,古人有言在先,即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在这里,形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指哲学方法,又指思维活动;形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由此看来,形上则是抽象的、思维的、宏观的和内在的范畴(本质规律和原则),形下则是具体的、操作的、微观的和外在的事物(表面现象或对象)。同时,形上之“道”建基于形下之“器”,形下之“器”有赖于上升为形上之“道”。既然形上与形下有如此的区别与联系,就决定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与把握不仅要有形下的,同时还需要有形上的,只有实现形下与形上的整合与链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才可能是全面的正确的。

作为反映和呈现教育认识的教育科研论文,就不仅要有对具体的、操作的、微观的和外在的教育表面现象的客观描述,更要有对抽象的、思维的、宏观的和内在的教育本质规律的科学提示。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基本实现了由形下到形上的有机融合或者说是转换与飞跃。这或许就是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形上观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面。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下几个点上来思考和展开。

一、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转换和飞跃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所看到的教育实际,常常是具体的抑或是个别的、特殊的和有形的,由此而形成了对特定教育实际的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和有形的认识,这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问题是当我们的教育科研论文仅仅有这些认识的时候,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底气不足”或者“飘忽不定”。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抽象必须建立在具体之上,一般、普遍存在于个别、特殊之中,有形与无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认识了个别的、特殊的和有形的教育实际,绝不等于认识了一般的、普遍的和无形的教育实际。

这是因为,在这当中,人的认识的出发点或者说基础,是具体的事物。只有经过抽象,才能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使人们的认识渐至实现真理性的目标,进而真正地了解和把握事物。人的认识是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从特殊事物到普遍事物,又以对一般事物、普遍事物的认识为指导,进而认识尚未认识或尚未深入认识的各种个别事物和特殊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对一般事物、普遍事物的认识。刘铁芳先生在《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中提及:“我们的身体在与‘有打交道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也随时在与‘无打交道。‘无也就是理念,也就是非现实,‘无其实也是一种存在。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握现实之‘有,同样要把握在现象世界之上的超越性的‘无。”有形与无形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作为教育科研论文,要兼有上述两个方面的属性与特点,就必须实现由具体、个别、特殊以及有形到抽象、一般、普遍以及无形的转换与飞跃。努力实现这种转换与飞跃的过程,也就是给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的过程。

二、实现从操作到思维的转换和飞跃

我们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是操作的抑或是感性的、实践的和行动的,由此使得我们的认识往往被局限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之中。这当然有它一定的好处,即我们可以对教育有多样化和丰富性的认识。但是如果我们所写出来的教育科研论文仅仅有操作的流程、感性的悟对、实践的履痕和行动的花絮,即仅仅有对这些“身临其境”教育活动的客观描述,而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分析、理性的解读、理论的阐释和理念的说明,即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那么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就有可能是片面的、零碎的和肤浅的。

一旦这样的现象充斥教育科研论文,必然偏离教育科研论文所立观点全面性与系统性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其《实践论》中说过这样的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在这里,我们虽然不能说操作的、感性的、实践的和行动的,就一定只能解决现象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说,如果不能由此实现思维的、理性的、理论的和理念的转换与飞跃,要解决本质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只能知其然,而不可能知其所以然。

尤其对于教育的认识与判断更是如此,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的一项错综复杂的活动,我们仅仅通过操作的、感性的、实践的和行动的方式所感知和认识的教育,未必是现实的教育抑或实然的教育。不仅如此,我们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不仅要有对现实教育抑或实然教育的应对,更要有对理想教育抑或应然教育的追求,这种应对与追求本身就决定了形上观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转换和飞跃

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总是长期学习、工作、生活在某一所特定的学校里,致使其对周遭的教育世界,常常是一个微观的抑或是局部的、眼前的和已知的教育世界,这往往使我们对教育的观察与了解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里(或者说容易使我们仅有形下观照)。这当然有可能使我们能在深入“解剖麻雀”的基础上达到和实现“一叶知秋”或“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和功能,但是,也有可能由此而“一叶障目”,进而得出“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结论。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致使不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中,常常不乏这样的“结论”。可想而知,由这样的“结论”所支撑的教育科研论文是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可言的。解决这个问题基本的路径,或许就是逐步学会从宏观的抑或是整体的长远的和未知的视角和层面,来考量和探视微观的抑或是局部的、眼前的、已知的教育世界(或者说同时兼有形上观照),进而把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已知与未知的通道打开,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与长处,克服各自的弱点与不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跳开教育看教育,立足宏观看微观,立足整体看局部,立足长远看眼前,立足未知看已知,这时我们所认识和感知的教育将是“地广天阔”的教育,将可能探寻到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因而也就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也就有可能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当我们的教育科研论文有了这样的“结论”,有了本质与规律的揭示,其“论”的厚度与高度必然会大不一样。做到这一点,其间的形上观照一定是功不可没的。

四、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转换与飞跃

我们中小学教师所聚焦的教育情境,常常是外在的抑或是可观的可感的和可触的,由此有可能使得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审视往往浮于表面,其实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教育说到底是人对人的教育,而人对人的认识与把握,仅靠外在的可观的可感的和可触的视角与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切入到人内在的抑或是心灵的心理的和心智的场域和顶点,才能实现和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与理想。

刘铁芳先生曾在一次教育讲演中专门谈到:“研究与思考是一个不断向内转向的过程,从用你的眼睛去思考发现基本事实,到用心去体验,到用你的内在生命去感悟、沉浸,抵达生命的至高境界,到这样的层次,研究与写作就成了你生命的表达。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眼睛所看见的一般性的认识上,实际上就意味着我们的思考其实还停留在柏拉图所说的可见世界之中,停留在现象的世界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更好地理解教育,认识教育,除了对教育有现象世界的关怀或形下关怀外,我们更需要一种穿透力,透过教育的现象世界,抵达教育的‘可知世界,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从而让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以及教育的实践本身超越当下、超越一切的功利,而达到永恒,达到对教育的本真性追求。”此话可谓一语中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只有“不断向内转向”,致力“教育的本真性追求”,才能达至自身“生命的表达”。要做到这一点,就少不了从外在到内在特别是内心的转换与飞跃,这也是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形上观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所列四点是说,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写作教育科研论文的时候,对论文中所涉及到的“行动、叙事、个案、实证、应用”等形下之“器”,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形上观照,这样就会有新的判断、新的结论即就有可能得到形上之“道”,进而使我们的教育科研论文所议之“论”更加充分,所讲之“理”更加明晰,而不是说在每一个点上、每一篇论文中,都一定要作这样面面俱到的思考乃至写作。

最后,不能不特别强调的是,中小学教师给自身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以形上观照,必须以形下观照为基础和前提。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行动、叙事、个案、应用、实证”这个形下的基础和前提,去胡思乱想,去凭空捏造,去无中生有,去生搬硬套,否则那样的形上观照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我们所要倡导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要在形下关怀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形上观照,此乃本文写作的本真之“意”与立论之“道”。

(秦德林,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226300)

猜你喜欢
观照事物论文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新闻前哨(2014年1期)2014-03-12 22:10:06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
诗潮(2014年7期)2014-02-28 1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