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
只要有生命,或迟或早,在生命演化的某一阶段,生命个体就可能意识到环境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关于不确定性的意识,概括地称为“时间”。一百年前,人类相信只有人类具有时间意识。现在,心理学家、脑科学家、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广义环境主义者,都认为时间不是人类独有的。
那么,从何时开始,人类有了时间意识?任何知识,都需要知识考古,不如此,我们就难以预测知识的未来。人类的时间意识,我推测,始于现代人类在6万年前的“表哥”尼安德特人的丧葬仪礼。尼安德特人,大约在3万年前灭绝。根据体质人类学家的研究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脑科学家埃克尔斯的推测,尼安德特人可能有自己的艺术、宗教和语言。值得玩味的是,人类早期岩洞壁画的年代是在1万年至3万年之间,不难想象,尼安德特人可能最先创造了岩洞壁画,我们只是继承他们的文化遗产。另一不难想象的推测是,或许我们的祖先导致了他们的灭绝?根据《科学》杂志2010年5月7日的封面报道,尼安德特人可能与直立人杂交,并影响了中国人和法国人的基因序列。
不论如何,在史前史的晚期,在我们的祖先进入农耕时代之前,“时间”已经存在。有了时间意识的生命个体,必试图预测未来。农耕时代的人类,靠天吃饭。很自然地,进入农耕最早的古代巴比伦人和古代埃及人,观天象以预测未来。法老与上帝对话,形成了特定的祭祀方式。这一对话,延续到未来。例如,表现为埃及大金字塔与猎户座三颗星之间的神秘关系。经验不断积累,较早进入农耕的人群,有了分工。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些治历授时的人,必须研究星象,从而有“占星术”。据李零(2012年《文景》,6、7、8连载,“谈易学革命”)的介绍,中国汉代,星历演变为“日者之术”,就是黄历,择吉日而行事。当时流行的第二类方术,曰“卜筮”。第三类是“占梦、厌劾、祠攘、相术、风水”。这三类方术,李零又引古人教导:“譬若积薪,后来居上。”越是流行,就越是晚出的。较早流行的,被压在下面了。卜筮,被黄历压在下面了。根据“蓍草”(Achillea Millifolium)的历史,我推测,相术比卜筮晚。狭义而言,相术就是“相人术”,可考的,大约有三千年历史。与占星术类似,相人术最初也是“帝王术”。随着财富积累,术士的人数不断增加,相术的经验由专人系统整理,就形成面相学和手相学。
其实,介于卜筮和相术之间的,还有许多民间命相术。例如,西方和中国都有的一种,是观察杯中剩余茶叶的分布形状以测凶吉。那么,为何流行至今的似乎只有面相学与手相学?简单地回答,就是因为“好用”。早期的龟卜,每年都要结算,灵验的卜辞传给后代,不灵验的,销毁。易经的卦,在卦辞之外还有“系辞”,就是对占卜的“后验”解释。
最后,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与相面不同,相手的灵验,具有更神秘的涵义。一个人的面孔,用博弈论的语言说,是“公共信息”(知识是理解了的信息)。带着这样的公共信息,一个人的“命运”(财富、权力、幸福感)往往取决于他在社会博弈中采取的各种策略以及其他人的策略。面孔传达的公共信息,影响他和他人的策略。所以,在均衡状态,面相与特定的后果联系着,总可以被解读为具有凶吉意义的符号。故而,借用统计学语言,由于上述的“选择性”,面相学的命题,必可获得数据支持。
手相,几乎完全是私人信息,故不存在上述的选择性。于是,根据手相预测未来的技术,至今仍流行,这件实事本身就很值得思考。私人信息,如何灵验?它之灵验所依靠的是哪些途径?
那么,一个人的“生辰”信息呢?通常,也是私人信息。如果星占术灵验(流行至今的或多或少都灵验),那么,上面的问题当然也适用于星相学。可是,如果我们考察星占与相手之间的差别,不难看到,星占的预测,必可应用于特定时空点诞生的全体生命(因为他们全体都有相同的生辰八字),又因为星盘对应的空间范围很大,故星相学家通常无法解释在同一区域内有同样生辰八字的人群之内的个体差异。手相学,以我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