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12-04-29 10:32许明丽
科教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育人文章语文

许明丽

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因文解道,紧扣课文的语言材料,赏析感悟

张志公先生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也就是所谓“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在教学中,将“文”与“道”二者统一起来的具体做法。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努力挖掘其中的“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选择最佳的时机,采用最佳的手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1.1 品词析句,领悟深意,启迪教育

文中的系列语句蕴蓄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我们要作重点品评、赏析,来揭示蕴蓄于作品深层的丰富内涵,接受启迪教育。

如《雅舍》,身为大学教授的梁实秋明明所居为陋室,却称为雅舍。像 “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邻人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却似漫画一般,很有分寸地展示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 表现了作者开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从这里,教师可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承受着多种压力,面临着各种可能的失败。同学们要坦然待事,乐观处世,保持稳健的情绪。

1.2 品评人物,挖掘人性美,感染教育

作品中人物描写是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地方。在教学中让学生仔细揣摩感悟作品中人物所体现出的个性特征,挖掘人性美,达到净化心灵、感染教育的作用。如《荷花淀》中所表现出的女性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那种识大体、明大义,为了民族解放而甘愿承受一切困难的宽广胸怀;那种乐观、勇敢、进取向上的精神。

1.3 理解全文,归纳主旨,综合渗透

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内涵,理解文意,归纳主旨,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深度,把握其精神所在。如《送东阳马生序》,通过作者自述年轻时专心求学的经历,表明学业的成就和道德修养,主要依靠主观努力,不取决于客观条件,勉励后辈学生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

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将文章之情、自身之情和学生的情感有机结合,突出情境熏陶。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文的境界,深入感受领悟,从而取得二者的和谐一致,进而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配以恰当的表情、手势,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

如讲闻一多的《红烛》,讲郭沫若的《炉中煤》,只有自己胸中有强烈的爱国激情在燃烧,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只有自己胸中有“书生意气”在燃烧,才能点燃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

3 亮化美化教室,改善育人环境

在教室里张贴著名人物画像。张贴格言警句。黑板报上辟一角成语故事、名人故事专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滋润。

成语故事 “一诺千金”告诉学生要诚实可信;“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勉励学生要勤奋好学;“同甘共苦、众志成城”让学生体会到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的重要。这样既丰富了文化知识,又汲取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升华了精神境界。

4 开辟第二课堂,寓德育于娱乐实践中

社会生活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舞台。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书斋,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民生。为此,语文教师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使他们感受到自然的美;组织学生参观“四化”辉煌业绩展,采访驾驭时代风云的改革家、先进人物,参与沸腾的生产活动等,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学生有了这些感受不仅写起文章得心应手,而且也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培养了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课堂,诸如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展览,都是德育教育的一方沃土,带领学生在这方沃土上徜徉,定会受到美的熏陶。如听唱一曲《父老乡亲》,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的感受,把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融注到学生心田。

5 搞好课外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课文也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另一阵地——课外阅读的开辟很有必要,它把一个世界在孩子面前打开,让他们去体会、去感受。要让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汲取营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如何激起读书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尝试:(1)教师的推荐介绍。我有计划地带一些书刊到教室,有针对性地介绍,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欲望。不少同学听了介绍就去读,读了自然要谈,别人听了也受影响,读的人自然也就多起来。(2)发动学生互相推荐。我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并经常读一、二种自己喜爱的期刊。除班级订阅的一些报刊,动员学生自带报刊,相互交流。

6 身体力行,规范自身的言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教好书育好人,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示范教育身体力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极其丰富,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达到“春风自化雨,润物总无声”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绍友.德育工作艺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8.

[2]周世忠.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华中师大出版社,1993.6.

猜你喜欢
育人文章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