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必近 韦克俭 吴立鸿 吴砚峰 李继宏
摘要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是实现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载体和途径,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建设内容。本文首先界定物流管理专业群基本内涵,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的学科基础,然后借鉴国内有关研究经验,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框架体系,最后从知识技术、行业标准和改革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体系学科基础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2010年2月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年6月公布)和《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3月公布)等物流政策相续出台,物流作为新的专业领域和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关注的热点,因而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各个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物流管理的学科性质和业务领域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应当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人才,才能为物流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是实现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载体和途径。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课题。
1 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界定
1.1 专业群内涵界定
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专业集合。专业群的特征是:一是专业群内的专业往往是围绕某一行业设置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在教学上各专业可以利用同一实验或实训设施、设备完成各自实训任务。二是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专业群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并且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我国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分类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体系可称为专业群。但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规划和建设是由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确定的,各院校专业群内的专业数量和分布并不一定与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划分一一对应。
1.2 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界定
所谓物流管理专业群,就是由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物流管理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按照“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相关专业”可由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工商管理类(6205)、水上运输类(5204)、港口运输类(5206)、经济贸易类(6203)、市场营销类(6204)、计算机类(5901)和电子信息类(5902)的下级子类有关专业进行组合形成。“横向”组合的物流管理专业群可由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生产物流和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有些是专业目录外新建专业)组合形成;“纵向”组合的物流管理专业群可由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组合形成。究竟采取“纵向”组合还是采取“横向”组合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应由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结构、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和物流服务水平等内容来综合决定。
2 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学科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是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建设主要载体和表现方式, 所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专业教材体系建设,需要我们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物质实体流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作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战略管理等内容。由于组成物流学科的知识技能要素很多,虽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物流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的物流学科研究缺少对物流学科发展的理论构成、发展条件、应用领域、技术手段、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全面研究;二是物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不是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三是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物流技术,使物流各个功能环节共享总体物流信息,把所有物流功能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物流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物流客户服务。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或全行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困难,造成各个高校依据各自的资源条件构建自成体系的物流学科,其优点和不足一样明显,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建设具有一定难度。
3 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3.1 国内现有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有关物流管理群、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韦克俭等在《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一文中,在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提出、内涵和外延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等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围绕专业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并对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张钦在《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2.2)一文分析了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了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以及注重对内容的研究等对策和建议。周艳军在《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探析》(科学咨询,2006.11)一文中认为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前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基础;加强教材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建立一支教材编撰的精品队伍,是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基本保证;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是现代物流教育的新时代需求;引进、借鉴国外物流教材的成果和经验,推进物流教育的国际化。杨嘉伟在《高职类企业物流管理模块化教材编写初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8卷第三期)一文中认为企业物流管理教材的编写应重点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学校规模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编写。应依据高职教育培养定位来合理设置编写内容,既要避免过分强调理论分析与研究,又要防止与社会上短期操作培训相雷同。
3.2 国内现有研究空白
以上有关物流管理群及其专业教材建设的代表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但是有关物流管理群、专业教材建设研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充实。一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学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导向实施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以岗位技能要求和业务流程为主线的高职物流教育目标体系,以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实用,课程体系规划不合理,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群现有教材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前沿或热点的物流知识技能没有较好融入现有教学体系。如许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主要侧重点在港口物流管理、交通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连锁物流管理(有些是专业目录外新建专业),而没有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和国际物流管理专业,所以相应的教材建设也就没有能够把这些前沿或热点的物流知识技能教育给学生。三是没有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岗位群进行教材建设。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不仅需要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物流信息技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和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技能,也需要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技能,如冷链物流知识技能、国际物流知识技能、物流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国际商务知识技能、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等,所以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内容尤为重要。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化和特色化,必须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品牌专业,而这些目标也需要以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建设为载体来实现。四是物流管理群的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调整。高等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都是为物流行业领域或某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专业物流人才,因而物流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因此高等院校要根据本院校物流管理群的发展定位构建相应的教材体系,才能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提高知识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4 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框架体系
4.1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框架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一般由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区域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该区域产业(链)所需人才结构的层次与内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下,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的规划与发展定位,使专业群的战略规划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要求相一致,实现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产业(链)是为区域经济产业提供相应物流服务的,因此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层次、发展水平、物资流向、货物特性、货运通道和流通方式等内容决定了所需物流服务的岗位群结构和相应知识技能。由物流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条件,可制定相应的物流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规划。因此,由我国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看,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应采用“纵向”组合方式,满足我国现行物流行业粗放型发展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横向”组合方式重新建设,以适应物流行业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框架(某高职院校为例)如表1所示。
性专业目录(试行)》;(2)2011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4.2 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框架体系
(1)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思路:首先引入物流行业标准,以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典型物流任务为驱动,以物流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构建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然后召开实践专家访谈论证会,把物流管理专业群毕业生从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成熟的经营管理者的职业成长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把经过业务员岗位、业务主管岗位、业务经理岗位等3个阶段完成的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转换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对学习领域进行归类和提炼,校企合作编写相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培养知识复合型的适用性人才,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2)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系列: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内容是由专业群的组合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决定了不同的教材体系。如果采用“横向”组合方式,相应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物流行业内的知识技能的优化与提炼,形成“横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如果采用“纵向”组合方式,相应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知识技能优化与提炼,形成“纵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不管是“横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还是“纵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按照专业群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基本内涵界定,物流管理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都可划分为三大类,即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构成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系列、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课程教材系列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教材系列。三大系列的具体教材内容构架,不同的高职院校应由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结构、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方向和就业面向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5 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完成了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内涵界定、学科基础和建设框架的研究探讨,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融入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引入系列物流标准,规范物流知识技能体系,并善于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才能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优化发展,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5.1 及时融入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
目前我国物流前沿热点和先进物流技术往往通过国家政策形式明文颁布、推动实施和推广应用。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物流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体系、集装技术、单元化装载技术、物品编码体系、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托盘共用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和智能交通系统(ITS)等。201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完成《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主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集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基地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2010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保鲜技术、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管理技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2011年3月公布《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商贸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城市配送、城际配送、绿色物流、物流模式创新、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其他热点知识技术还有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物流运营等。以上这些热点物流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是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这些物流知识技术纳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的知识体系,相应教材体系也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学体系才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5.2 引入系列物流标准,规范物流知识技能体系
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物流越来越强调对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以通过物流系统的优化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2011年9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制完成的《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共收集了我国已颁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601项。按其内容分为基础类标准(包括术语/导则/图形符号与标志)、公用类标准(包括通用类标准/物流设施设备标准/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标准)、专业类标准(包括冷链物流标准/汽车物流标准/医药物流标准/家电物流标准/煤炭物流标准/粮食物流标准/邮政物流标准/出版物物流标准/木材物流标准)和标准化指导性文件四大部分,在每部分中又按基础性标准、物流装备、物流技术、物流服务及管理、物流信息进行分类。随着系列物流标准相续颁布实施,目前现存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内容需要根据最新物流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调整和修改,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也需要相应改动。只有使用融入系列物流标准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物流行业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5.3 善于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
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是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1992年之前,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出现“物流管理专业”。1992年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向教育部提议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经专家论证,教育部同意,1993年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大学,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随着我国物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物流业务过程中,导致物流服务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涌现出很多全新的物流服务领域和全新的物流专业技术。原先“物流管理”的专业内涵和发展定位越来越显得模糊,而全新的港口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已经申报获准开设或准备申报新建招生的相关物流领域专业学科,其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和就业面向等方面比较清晰明确,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其发展前景比较看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和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为物流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和适用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提高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
L芑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研究》(桂教科学?010〕8号,2010C203)课题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课题(桂职院[2009]20号,项目编号为092203)交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韦克俭等.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韦克俭.关于物流定义、分类、岗位技能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科研,2006(3):17-20.
[3]兰必近.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7(14).
[4]兰必近.广西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5]兰必近.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中国电子商务,2011.8(8).
[6]兰必近.广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7]兰必近.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1(8).
[8]兰必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发展战略研究.时代金融,2011(17).
[9]张钦.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2.2.
[10]周艳军.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探析.科学咨询,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