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摘要: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的资助模式经过长期的运行和发展,至今已相当完整和科学。我国目前的资助模式,存在着重认定轻帮困、重阶段轻全程和重补助轻素质等不足。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的资助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 资助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日本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28-02
一、国外资助模式
高校的助学政策由来已久,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上世纪中后期到本世纪,世界多国将高等教育由免费转变为收费,因此助学政策也由以助学金为主的资助政策转变为大致三种模式:免费加助学金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和收费加贷学金模式。[1]英国、美国和日本是这三种模式较为典型的代表国家。
1.英国模式
英国高等教育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其助学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里,英国坚持“免费加助学金”的助学模式,即由政府为所有大学提供财政拨款,为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支付大学学费,并且为贫困学生提供解决生活费问题的助学金。在这一模式受到了质疑之后,英国经历了漫长的助学模式演变过程,直至2006年才建立了“先上学,后付费”、“助学贷款与奖助学金并行”的“混合资助体系模式”。这个资助模式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先上学,后付费”和“差异收费”为核心的高校学费政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助学贷款、由税收部门管理的助学贷款还款系统、助学贷款与助学金等并存的、混合型的大学生资助系统。[2]
2.美国模式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普遍以立法的形式资助高等教育。1957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创了贷款资助学生的先河。1965年,美国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宣布建立如“佩尔助学金”(PellGrant)和“斯泰福贷款”(Stanford Loans)助学金。上世纪80年代,美国建构了一个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混合资助的政策体系。[3]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注入了新的重要内容。政府调整了原有的政策,确保学生资助力度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得到了加强。如2009年分别拨款156亿美元和60亿美元投入“佩尔助学金”和“珀金斯贷款”。[4]
3.日本模式
作为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坚持实行缴费与贷款同步的助学制度。目前日本公立大学的收费标准是高等教育教学成本的15%~20%。学生要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压力不小,因此贷学金自然成为一种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调节手段。日本的贷学金通常分为“一般贷款”和“特别贷款”。前者金额较少,后者因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和学生学业成绩要求更为苛刻,故金额也相对充裕一些。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贷款,接受贷款的学生都无需支付利息,毕业后分期偿还本金即可。
二、当前我国资助模式及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资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1.我国当前的资助模式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模式经历了“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5]。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以“减(免)、奖、贷、助、补”为主的资助模式。“减(免)”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可减收或免除全部或一部分教育费用,如学费、书本费等。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仅2009年,教育部共减免学费41.47万人,减免金额8.11亿元。[6]“奖”即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学习成绩优异或某些表现突出的贫困生发放各种奖金。目前,我国对贫困生以奖励性质发放的主要有两种: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贷”即贷学金,主要是指学校或金融机构针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其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实行的免息或减息而形成的助学贷款,包括学费、生活费用。“助”即通常所说的勤工助学,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岗位,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补贴他们就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在图书馆、后勤、实验室等设立岗位,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报酬增加责任感。“补”即在一定的标准之下,对贫困生酌情给予经济或物质的补助。如在放假之前,给偏远的外地生发放回家路费;在冬季给贫困生发放冬季保暖用品、特殊原因的临时补助等,它们是纯福利性的。
2.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这一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调整,在体现教育公平公正和社会制度优越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重认定轻帮困。确定资助对象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第一步,为了确保公平和公正,目前高校往往将资助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认定环节。有关部门在发放、收集、审核文本资料等工作环节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忽略了帮困才是资助的核心;其次是重阶段轻全程。由于我国资助工作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复杂情况多,因此必须将资助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如有的学生可能在入学之初是经济贫困,需要经济帮助,但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其经济的需求就可能不迫切了,这时资助工作应自然予以调整;最后是重补助轻素质。目前,我国的资助工作往往被理解为“给钱”,实际操作中经常只注意满足学生经济方面的需要,而忽略了学生在心理、技能方面的需求。
三、国外高校资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学生主动要求改变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学生“被”资助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学校很热情、学生很冷淡”的尴尬局面,并逐渐滋生了部分学生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实践证明,如果只是想方法“给钱”而不是加以教育引导其自立、自信、自强去赚钱,那么这种资助只能解一时之渴。[7]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来看,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加资助工作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资助的决定因素。一项调查表明,在回答“更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接受外界帮助时”,80.42%学生选择了“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8]可见学生有主动想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意识、热情和准备,需要在当前的资助模式中加入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诉求。
2.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
由于我国目前的资助对象主要是贫困学生,因此帮助贫困生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是资助的关键。现行的资助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心理、情感、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未将资助的目光放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成长上。美国在其资助体系中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鉴于此,应该在资助体系中纳入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贫困学生的深层次需要。
3.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吸纳社会各方力量为依托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的主体是学校,学校资助金来源仅限于国家拨款和高校按所收学费总额10%的比例设立的贫困生资助基金,所提供的各种助学机会也仅限于校内。成功的他国经验告诉我们,资助工作必须包括学校、校友、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必须鼓励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要资源,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社会团体输送智慧以争取资金和岗位,通过校友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学金)奖励贫困生等。在新模式建立时应考虑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建立社会资助环境和营造社会关注氛围等问题,真正让资助理念深入人心,使高校资助工作与社会其他资助和慈善事业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民选.国际透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革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5):74-78.
[2]张民选.英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进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5):1-6.
[3]张民选.关于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07(4):3-9.
[4]张燕军.美国高等教育资助问题及奥巴马政府应对政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0(2):66-72.
[5]赵中建.试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1994(4):10-15/28.
[6]教育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2010-08-13)[2011-01-15].http://edu.163.com/10/0813/08/6DV3L89600293I50.html.
[7]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29-131.
[8]杨俊涛,贾俊民,李蓓.河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4):390-392.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