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林
随着“初老症50条症状”在网络上的广泛流传,引发一些年轻人的共鸣,在对照症状后,感叹自己“人未老,心已老”。因为工作压力以及生活紧凑的影响,现代人往往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尤其是一些本应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老”的征兆,这就是“初老症”。
“初老症”有许多条表现,包括熬不了夜、懒得交新朋友、健忘等,除此之外还有“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很多30岁上下的年轻人据此把自己划入了“初老族”。有人认为,“初老症”是一种现代病症,是一种心态上的衰老,是社会压力所致。那么,这种自我“贴标签”的行为是否恰当?怎么理解所谓的“初老症”?我们不妨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一番理性的审视。
怎样才是真正的“老”?
随着“90后”开始进入大学,甚至连“00后”都开始玩网络、玩QQ,这时,很多“80后”的年轻人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老”了。那么,真正的“老”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一方面,“老”最显著的变化是人格上的变化。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偏向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也就是偏重“外倾性”;而后半生更重视主观世界,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更容易沉浸在对自我的关注之中,对自我有更深度的思考。也就是说,“老”的一个特征就是变得更加内敛。
另一方面,“老”更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认知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逐渐衰退,运动灵活性有明显的减退,加工速度变慢,记忆力也远不如前。
然而,出现人格上的变化,以及认知功能的退化,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年人的智力开始全面下降呢?不是这样。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感觉、知觉、加工速度相关的智力;而“晶体智力”指的是个体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它是不会随着年龄衰退的,而会一直保持稳定。这就说明,老年人的经验在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很有很大的优势。
“初老症”=“初成熟”
“初老症”的50条症状里就有“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等表示记忆力衰退的条目。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中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退化,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也就是量表)和严格的诊断标准,仅凭一两条模糊的描述很难得出结论。
“初老症”50条症状中体现出的变化,比如开始按时回家、不爱凑热闹、注重生活细节、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社会规范、学会独立思考、对感情更加理性、更加爱惜身体等内容,都是“初成熟”的表现,是这个阶段正常心理发展进程的表现。
除此之外,“不再认识新朋友”是因为固定的人际交往圈子逐渐形成;“不愿改变习惯”是因为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形成已经被机体适应;“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不是落伍,而是不再追星,不再看偶像剧;“对于星座、运势、紫微斗数、塔罗牌”不再热衷,是因为褪去了“幼稚”的外衣。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初老症”的上述症状就会发现,“初老症”其实不是“初老”,而是“初成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观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其中25岁~50岁被称为“成年中期”,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实现“繁殖感”、体验“关怀”。也就是说,他们开始迫切渴望关怀下一代,开始对家庭和子女有深深的责任感,强烈希望能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出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更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正是一个人高创造力、高生产力的时期。
因而,担心自己“初老”的朋友应该为自己的逐渐成熟感到高兴。他们告别了娱乐追星的盲从,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和家庭支柱,开始变得更有责任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初老症”≠“未老先衰”
“初老症”并不等同于“未老先衰”。“初老症”除了生理上发生了衰退,主要表现为年纪轻轻便没有了朝气,有了老年人的沧桑和成熟。这绝非正常现象,“成熟”的“度”要与年龄相匹配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的过度成熟不仅源自于竞争激烈的环境、营养缺失或过度、不良生活习惯、身体功能衰退等客观因素,还源自现代人对真我的压抑、价值感与安全感的缺失。
在我看来,“初老症”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一个人处于长期的生活压力或负面的情绪中,思绪一直在担心着、思虑着、害怕着,必然消耗身体的大量能量,而当人体能量的消耗大于给予,消耗与给予相差过大时,就会产生各种类似衰老的症状,如: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易疲惫等,有很深的沉重感,整体表现缺乏活力。按照生理规律,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精力、体力最巅峰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活热情退却的“初老症”,根源还是在于压力太大。
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初老症在现代年轻人身上越来越明显,面对这种种的症状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初老症更偏重于心理的衰老,面对各种初老症的症状,我们要学会适应。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感受事物好的一面,同时感受内心的美好,并且学会分享,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来自各方的压力,更要学会去排解,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积压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要正视自我,培养适应能力,找到一种最适应自己的处理事情的模式,学会应对各种不同的人和事。
同时还建议大家,合理膳食,多注意休息,并且在保持充足的睡眠之下注重身体的运动。运动使人体处于最放松的状态,适当的运动更有助于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恢复。
【责任编辑】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