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的高职体育教育探究

2012-04-29 08:37林茂全
科教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高职生生命高职

林茂全

摘要体育在生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将其融入高职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入手,指出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性地提出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可行性方法与策略,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体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关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不懈追求。体育运动的本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与生命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感知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课题。

1 生命教育内涵及其融入高职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思想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黄克剑先生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随后学者叶澜发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召唤,此后,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热点。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很多学者均提出了各自观点,在此,笔者主要以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的观点为例进行阐述,即“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生通常基础知识较差,在校学习以技能培训为主,毕业后主要从事生产一线工作,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高职生自卑心理较强,情感淡漠,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人生观及价值观扭曲,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交往的多边性等优势,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2 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设置上——忽视对高职生生命完整性与独特性的价值认知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学目标来达成,一般来言,学校体育目标应强调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活力的释放、生命情趣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取向。当前,随着新课程的如火如荼,相较于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均有了很大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数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往往忽略对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的价值认知而偏重于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和学科结构的完整性,最终导致在设置课程目标上,很难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进行科学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教学内容选择上——忽视高职生的生命发展逻辑

教学内容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教学的的灵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对学校体育能否充分发挥其对生命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仍坚持“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念,对高职生生命发展的“技能性”、“职业性”等特征认识不到位,设置课程内容时没有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从业后的工种特点,造成内容设置与高职生职后生命发展逻辑相背离,如,在理论教学上,忽视能适用于学生职后生活需要的运动保健学内容而侧重于运动技能的战术分析,在实践教学上,忽视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课程而侧重于僵硬的、模式化的竞技项目及游戏类内容。以上内容设置的“竞技化”与高职生职后的生活实际严重脱离,导致多数学生成为体育竞技规范下的运动技术、技能的“傀儡”,极大地弱化了体育教育的功能性,抑制了体育教育效益的延续性,使得高职体育教育终生服务于学生,不断发展完善学生生命质量的目标难以实现。

2.3 教学组织实施上——忽视学生生命体验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体育运动,能充分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体会到激情、乐趣、成功、超越、失败等不同的个体经验,可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与否,过度强调学生对自然生命的体验,忽视学生体验体育的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价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间缺乏对精神层面的交流,教师往往完成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即走人,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价值认知度严重不足,对人际交往的多边性及复杂性体验不够,不利于职后生活。

3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育的思考

3.1 教学目标上——注重生命关怀的体现

所谓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目标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方向及过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且为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时,应关注生命教育,设置体现生命关怀的体育课程发展目标,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学校体育应着重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大方面,加强对高职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使得高职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得到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学校体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珍惜个体生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3.2 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内容的生活化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仅规定了原则及范围,且该范围呈现动态性、开放性及发展性等特征,因此各学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空间性较大,自由度也较高。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选取上,在强调“健康第一”的同时,应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出发,强调课程要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培养学生的生活及生存能力。对此,笔者以为,除适当保留传统的诸如体操、田径、球类等项目外,可创造性地选取一些与高职生的生活、生存紧密相联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结构的完善

3.3 教学组织实施上——注重过程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生活的主要形态,学生的生命认知过程必须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是在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运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运动知识并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调身体的练习,强调通过身体的感觉、体验来完成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动态生成作为当前新课程提倡的新理念,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此一理念,从遵循人体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练习等动态生成体育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内化体育运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终身体育学习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朱江城,雷曼.关于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0(32):371.

[2]童锦,纵艳芳.“生命"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10(1):50-52.

[3]温超,张谊,吴桂新.论生命教育在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2011(4):115-116.

猜你喜欢
高职生生命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