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荣誉光环

2012-04-29 08:29邰筐
方圆 2012年17期
关键词:人民大会堂国华方圆

邰筐

赵本山和范伟在央视春晚演的小品里有这样一段让人忍俊不止的话:这里是借你借你一眼慧眼防忽悠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了作出明确判断……在现实中,有位堪比“老范”的人,他就是被天涯网友惊呼为“神人”的拜国华。

拜国华的160项“国家金奖”

拜国华收到第一封让他去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邀请函,还是在2003年。

当时在宁夏某团委工作的拜国华收到从北京寄来的一份邀请函,说鉴于他卓越的成就授予其“中国十大和谐社会杰出贡献人物”,邀请他去人民大会堂领奖,当然获奖的条件是必须参会并缴纳一定的会务费。

拜国华如期参加了颁奖会,虽然花费不菲,但他觉得钱花得值,毕竟是到人民大会堂转了一圈,领到了奖杯,吃到了所谓的国宴,还和大领导合了影,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让他激动了好一阵子。

拜国华似乎尝到了获这种奖的“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2年来,他共荣获所谓的“国家级大奖”和“国际金奖”160多项,拥有9个“院士”头衔,兼任40多个社会职务,被收入《共和国功勋谱》、《世界名人录》等130多部名人传记,45个海内外权威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现年47岁的拜国华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正处级调研员。他坚决不承认自己花钱买奖,虽然每次确实掏了些钱,那不过是吃住费。他认为之所以给他这么多荣誉都是因为他的突出成就。“荣誉”的增加也加剧了他对宁夏当地政府的不满,“北京方面对我是认可的,国家对我的成就是认可的,而宁夏对我一直排挤。”他为此还给宁夏回族自治区书记和中央领导写了许多公开信。对于这样一位“荣誉满身”的处级干部,熟悉他的人提起来都直摇头。

为证明自己所获荣誉、头衔的真实性,拜国华还在新浪、网易和天涯博客里作了详细的罗列,并扫描了相关证书。《方圆》记者将拜国华所获的各种奖和称号逐条搜索,北京评选的各类奖项几乎让他全拿遍了,只“中华脊梁奖”,拜国华愣是拿了两回。近日,拜国华又出现在了“2012辉煌中国·时代十大精英人物”的榜单上。

从“中华脊梁”到“辉煌中国”

那么,这个“2012辉煌中国·时代十大精英”到底是个什么奖?

从“辉煌中国”的邀请函上,记者在主办方一栏找到了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信息与产业化企业联合会、商务时报社、中国文化品牌国际传媒集团、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大众健康报·老伴周刊六家单位的名字。

邀请函的背面印的是申报表,共列有“辉煌中国·十大政界精英人物”、“辉煌中国·十大巾帼精英人物”、“辉煌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金杯奖”、“辉煌中国·十大精英集团(企业)金龙奖”、“辉煌中国·最佳伉俪精英人物(夫妻双人奖)”等15种奖项供参会者随意申报。

表上还有一栏是“参会需求”,列有是否列为协办单位、是否在大会上演讲、是否需要领导接见、是否参加人民大会堂国宴、是否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等一系列选项。邀请函上承诺“2012辉煌中国·时代精英人物颁奖”活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或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单看以上的种种安排,不仅有诱惑力,可以说还很“人性化”。但下面的这段收费标准似乎才是重点:普通嘉宾4980元/位,特邀嘉宾8800元/位,随行嘉宾3980元/位,因故不能出席本次大会,可申请大会荣誉嘉宾,2980元/位。参会嘉宾900元/位。

随邀请函邮寄的还有一份《走向世界的共和国精英》校审稿,内容是入选者的简历和文章目录,要求补充完善或重新撰写后寄回。入选者可同时担任该书特约编委,只不过要加收编委通联费980元。书分上下卷,定于2012年5月出版,每套1600元。

为体现活动的权威性,随邀请函邮寄的同时还有一份四个单位盖章的“关于编撰大型文献《走向世界的共和国精英》征稿的通知”和八个单位盖章并合发的“中经技促联[2011]18号红头文件:关于举办2012《科技创辉煌》新闻发布会暨辉煌中国·时代精英人物评选表彰会的通知”。

另外还有一张双面彩印的纸,上面有国家主席的单幅照片和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的摘抄、两种奖杯和两种证书的照片,2008年国家领导人接见《科技创辉煌》首发式颁奖盛典暨创新成果与学术交流高峰论坛全体代表合影。

“其实,这个活动背后真正的操盘手是一家注册资金为10万元的文化公司。”在该文化公司工作的岳磊峰(化名)告诉《方圆》记者。

《方圆》记者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几十条举报这家机构的信息。登录这家公司的网站,发现“2012辉煌中国·时代精英人物颁奖盛典”的图片依然挂在首页。

记者随即拨通了这家公司的电话,询问有关评奖的情况,接电话的女性工作人员称自己工作时间不长,对评奖的具体操作情况不清楚,记者让其帮助提供负责人的联络方式,她拒绝透露。

其实,不管是被公众质疑的“中华脊梁”也好,尚不明真假的“辉煌中国”也好,这些听上去很壮观的评奖都不过是罩上了“首都荣誉”的光环。

被频频利用的“首都光环”

外地游客乘坐火车抵达北京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一段熟悉的广播:“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这个城市无形中成为荣誉经济产业的金字招牌。

曾经被某全国散文大赛组织者忽悠到北京参加颁奖会,因此花费6000元的黑龙江70后女作者阿忆告诉《方圆》记者,她对北京最初的印象是从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开始的。她对首都这种美好而神圣的感情一直保持着,而天安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这些地方就像一枚枚邮戳,盖在了心里。

何止阿忆,其实中国大多数的人也都和她一样,内心对首都北京始终萦绕着一种割舍不了的感情,“长大了要到北京去”曾是无数人小时候的目标。

已经评选了10年的“中华脊梁奖”和持续了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山寨版骗局,以及搞了3届的“辉煌中国盛典”,诸如此类活动的组织者为何能长办不衰,风生水起?北京这块“风水宝地”无疑发挥了巨大的魅力。

《方圆》记者对比这三家的操作模式后发现,无论红头文件的起草、邀请函的发放,还是奖项的设置和颁奖地点的选择都惊人的相似:皆是巧妙利用了首都北京位置上的特殊魅力和人们对首都那种朴素而神圣的感情,从而渐渐形成了一条模式固定的“首都荣誉产业链”。

然而,只有光环是不够的。实质性的运作也是必需的。要评奖,选择一个合适的会议地点是首要环节。他们一般会选择把会议地点安排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或国家会议中心、京西宾馆这些地方。作为国家领导人经常出席会议和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那些地方似乎也成为某种权力的象征,被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方圆》记者调查得知,今年某文化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一次颁奖活动,曾成功忽悠来了7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感觉在人民大会堂领奖规格高才上钩的。一个自认为自己有些小成就的江西籍参会者告诉《方圆》记者,“人民大会堂是一般人花钱就能随便进的吗?我能去那领奖就充分说明我有成就,有些人说三道四那纯粹是嫉妒。”

“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在一般人眼里等同于过去的“紫禁城”。如此神圣的地方,到底是不是不管什么单位组织什么人都可以在那开会,只需花钱就可以进的呢?亦或设有什么门槛?

《方圆》记者随即拨通了钓鱼台国宾馆外联处的电话,询问会议场地租用事宜,一位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告诉记者:有多种会议室可供出租,以216平米的为例,可容纳80人,租用半天价格是38000元,400平米的半天租金是60000元,同时还要另外加收15%的服务费。舞台布置、背板、音响、投影以及鲜花、茶水服务也都和平常各种正规会议一样提供服务,不过按规定缴费罢了。国宾馆住宿也可以,2300元/间。对于进钓鱼台国宾馆开会有无级别和门槛限制,工作人员说,“只要提供一份公函即可,说清规模便于安排,住宿则要预定,房间特别紧张。”

一个多次承办类似颁奖活动的文化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租用人民大会堂场地每次花费三四万,吃一次国宴每人标准则在1000元到4万元不等。

对于这种新兴的“首都荣誉经济”模式,有人非常贴切地总结了几句顺口溜:“天安门上转一转,大会堂里看一看,钓鱼台吃国宴,和‘中央领导合影做留念。”

北京骗子公司知多少

便利的交通、“国字头”的颁奖场所、汇聚着国家部委机构??无怪乎有人说,“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汇集了中国最顶尖的各类人才,肯定的,也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骗子”。“到北京去领奖”已经成了一种吊诡的社会现象。

据《方圆》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仅专门举办各种评奖和组织各种会议的公司就有2300多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寄生于有关部门,靠各种噱头,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

这些文化类公司往往经营规模很小,注册资金大多在10万元以下,最低的只有1万元,但承揽的却是全国性的大型会议或培训活动,举办一次活动的收入往往高达数十万元乃至数百万元。

他们惯用的方式是打着合作单位的旗号敛钱骗财,部分涉嫌违规经营,有的还涉嫌犯罪。通常他们会利用与中央一些部门下属或管理的协会、研究会、出版社的合作关系,打着这些单位的旗号评奖和推销书籍、画册,举办各种会议或组织境内外考察、培训等,所得收益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还有部分公司涉嫌诈骗、非法经营、伪造印章犯罪。如北京宏润文化发展中心虚构“中国企业发展中心”和“中国工商界领军人物(北京)论坛组织委员会”,伪制公章、私印证书,谎称将举行“中国工商界领军人物(北京)论坛”,从多家公司骗取15万元。

“以唬人的头衔和诱人的名义天女散花般向全国各地广发邮件和信函,吸引那些好名者上钩,这种圈钱手段在业内已经流行了20年之久。”曾经在北京某文化公司工作多年的王某告诉《方圆》记者。

常用骗术四招

如此多的“文化公司”热衷从事上述业务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行业,就因为他们掌握了非常有效的四个招数:

招数一:“黄袍加身”,给足名分。以获奖、颁奖、出书立传、出国考察的方法诱惑参与者。这些文化公司往往以入选“世界名录”、“中华英模”、“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等为噱头,凡是好听的名字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并将获奖者大力吹捧一番,载入某某大全、年鉴、名录、作品集等。当然,获奖者一旦入选,那就是钱上说事了,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招数二:扯大旗,做虎皮。利用京城优势,把某一领域或部门的权威优势打出来,自称是中央部委、行业协会、研究会、报社、出版社的合作单位或机构,变着法子让人相信。实际上,也确有一些权威部门的下属和分支机构,为了利益的驱动而被一部分文化骗子所利用。

招数三:搬大官,傍名人。以举办各种论坛、研讨会、高级培训班、英模座谈会等形式,邀请一位退下来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或“接见”,并合影留念。由国内某一领域的“尖端或前沿”人才、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使参与者享受无限荣光和聆听接受到最权威和最前沿的话题及思维。获奖者名单上加入某某明星、某某名人的名字。以此抬高其他获奖者的身价。例如中华脊梁奖拉入倪萍、刘兰芳、张继刚等。

招数四:住钓鱼台,吃国宴。把会议地址设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方,利用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首脑才能经常出入的场所吸引参会者。充分利用那些好名者虚荣、爱表现的心理,诱其上钩。

为什么被骗的总是你

曾在北京某文化公司工作多年的岳磊峰告诉《方圆》记者,容易在各种评奖活动中上当受骗的有三类人:第一类是酷爱文学却又水平不高的普通文学爱好者;第二类临近离退休又感觉老有所长的一部分人;第三类是读各种特色班的中小学生。

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检察官王伟分析,从心理学角度讲,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智退化,特别是70-80岁的老年人,判断力和警觉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部分被害人多接近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被关注程度减弱,他们怕被社会遗忘,怀念曾经的地位和成就,因此对荣誉的需求度更高,也就更容易放松警惕。

“说到底还是虚荣心作祟,有点小成绩或有点小才华,一直觉得没施展出来,突然有个露脸的机会,不仅能风风光光去北京领奖,获奖证书往家里一摆,各种证书往客厅墙上一挂,来了客人可以欣赏,借机炫耀下。获奖者和主办方都彼此心照不宣。” 文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霍俊明认为。

如果被网友称为“神人”的拜国华让人感到某种不解,那因此走火入魔的杜伟新却让人感到心痛。年过五旬的杜伟新可以说是一个被各种“野鸡奖”害了的特例。原本在广东肇庆一所学校任教的杜伟新,17年间倾尽家财,购买各种获奖证书200多个。被同事称为“神经病”,家人称他现在穷得只剩下奖状了。

“学校已经跟他谈过很多次话了。告诉他,那些奖都是骗人钱财,但杜老师非但听不进去,还认为我们存心为难他,反说‘你这个级别的人没有资格教训我。说不动他,我们也都灰心了。” 杜伟新所在学校的黄校长说。

在北京从事声乐教育的刘洋老师向《方圆》记者出示她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的证书:2011年第七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选拔活动中参赛的5名学生分获3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无一例外,都要交参赛费和证书费,入选光碟还要交一笔宣传推介费。

“感觉这些奖太不地道了,以后不允许学生参加了。但有些家长并不配合,他们觉得花个三百五百的弄个金奖,可以向亲戚朋友炫耀一番,值。”刘洋说。

“北京来电”一般不敢接

其实,评奖本来是政府或民间组织基于对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单位的激励措施,原本无可非议。只是现如今奖项多如牛毛,而且动辄以“国”字当头,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

《方圆》记者调查得知,在黑市目前各种奖项价位排名如下:36万元可以买到“山寨版”联合国人居奖;9800元给一个“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8000元评个全国行业领先企业;10000元评个“放心月饼”;9800元买个“中华脊梁”奖;8000元可以上“中”字头旅游品牌榜单。

这些靠卖奖、卖书和办会为生的文化公司运作模式大致相同,多是人手一部电话,按照从不同渠道搜集来的电话号码,打着国家部委的名义给各省的基层党政机关和企业打电话,向下推销书籍,邀请参加研讨会、培训会等活动,甚至直接索要赞助。山东临沂某办事处的赵书记告诉《方圆》记者,“看到010开头的陌生电话一般都不敢接,除了向你推销各种标价动辄上千的丛书,就是邀请参加各种收费的会议,一旦盯上你就没完没了。”

为遏制评奖乱象,相关部门曾多次下文,国务院也曾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清理。联合调查组专家分析认为,中央一些党政机关管理的学会、协会或社团等单位为追求部门利益,与一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使得这些公司打着中央党政机关的旗号大敛其财,是这些公司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为权力寄生经济的一种。在这些“合作”关系的背后,往往有部门和少数人自身利益掺杂其间。专家还指出,这些公司的存在也为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堂而皇之地打着培训、学习的幌子进行公款旅游提供了机会,双方各取所需,心照不宣。

“此类搞笑的评奖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不规范权力的衍生品,花上几百块钱,就可以在一本厚厚的粗劣不堪的中华名人录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多花点钱,还能弄个奖杯。严肃的鼓励和奖掖的意义被彻底解构掉了。整个文化圈都处于价值混乱的状态。”霍俊明向《方圆》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既然设奖是为了奖励先进、倡树标杆,奖项的纯洁性和公正度就是维系其公信力的基础和生命,任何花钱能买到的奖都一文不值。”霍俊明说。

(文中拜国华、岳磊峰、阿忆系化名)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会堂国华方圆
两会进行时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Tetrapartite entanglement measures of generalized GHZ state in the noninertial frames
撞不周山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甘为艺术付平生
世相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