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2-04-29 07:15黄小丽
2012年2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黄小丽

ふ要:芝加哥学派在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它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芝加哥学派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主要包括:提高女性地位,减少就业歧视;重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改变对农业及农民的传统看法;注重货币政策的使用。以及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女性歧视;农业地位;货币政策

1、芝加哥学派综述

1.1 芝加哥学派的形成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与芝加哥大学有密切联系并推崇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

芝加哥学派名声大振,除形成经济学派必备的两个条件外,更源于另外两个条件:有一本权威的杂志为其作宣传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众多。

芝加哥大学在1892年复校以后,致力于研究与传播经济理论。20多年后,名声大振,吸引了众多大师及经济学者。并且由于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生,一般都不能留校任教。这使得芝加哥弟子遍布全球,为芝加哥传统做了广泛传播。

1.2 芝加哥传统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贡献涉及多个领域,但是又属于同一个派别。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学家信奉同一思想—芝加哥传统。

芝加哥传统也称芝加哥信条,是指芝加哥学派的两个共同点,即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反对国家干预;二是在分析方法上,注重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

2、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主张

2.1、歧视理论—加里 贝克尔

加里 贝克尔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贝克尔将歧视定义为歧视者总要为他的歧视付出代价。贝克尔指出歧视的原则,即判定哪些行为就是歧视的标准。如果有人因为偏见自愿放弃工资、利润所得,就构成了歧视。贝克尔指出歧视的后果,对于歧视者和被歧视者他们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如果受歧视者采取报复行动,对歧视者的歧视行为进行“回敬”,那么只会使状况更糟。

2.2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西奥多 舒尔茨被称之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两个方面:质和量。人的知识、工作中的熟练程度等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的工作能力的东西,是质的方面。从事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工作时间就是量的方面。舒尔茨更加强调质,认为质才是资本的内涵。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形成于后天,并且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只是简单的消费支出而是生产支出。

2.3 穷人经济学—舒尔茨

舒尔茨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了农民的艰辛生活。所以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

舒尔茨强调农业的重要地位,指出传统“重工轻农”思想的错误。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推行“重工轻农”的国家都困难重重。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不只是为工业部门提供发展原料的来源。舒尔茨指出应该改变对农村的歧视及应注重人力资源在农业发展当中的作用。

2.4、货币主义—米尔顿 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获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认为,政府支出反应迟缓且有时滞,此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弗里德曼坚信“财政政策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前景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究竟是高度就业还是大量失业,财政政策本身没有任何值得可注意的可以看出来的影响”。为此,他主张货币政策,认为财政政策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行才有效。并且反对使用过多的财政政策,主张使用货币政策。

3、对我国的启示

3.1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减少社会就业歧视

由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及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为生一男费尽心机。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而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男女比率基本持平。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虽然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女性歧视依然存在。根据加里 贝克尔的歧视理论,歧视减少了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利益。故政府应该采取政策减少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地位。

一、 将家务活动加入GDP

贝克尔认为将家务活动计入GDP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地位。现在家政服务都要付费,但是自己做的家务却没有资金流动。传统思想认为这是女性的职责,女性进行家务劳动根本不是一个经济行为,这是不公平的。

将家务劳动计入GDP在某一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可以提高女性的自信心,尤其是在靠体力劳动维持生活的家庭,让女性的经济地位提高。

二、 取消产假工资的发放,采取政府、企业和保险公司给予孕妇补贴形式

虽然国家推行了妇女在产假内工资照常给予的政策,但是效果不理想。雇主在选择雇员时,往往不选择未生育的女性。

所以,我认为产假工资应取消,并且转变为对孕妇的补助,由政府、保险机构及企业来共同承担。因为女性在工作时期也是一位纳税公民,也为企业做出了贡献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剥削了她们的劳动力,而保险则是平时的一种投资积累。这样不仅能减少女性就业时的歧视,而且没有减少女性的福利。

三、 减少女性教育费用,并给予贫困的女学生补贴

女性要提高在就业当中的优势重要的办法是提高自己的生产率,而这又只能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在受教育方面,由于轻女的思想,仍有很多女性未完成义务教育,女性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比男性低得多。所以要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应加大女性在受教育方面的福利。减少甚至取消女性的受教育费用,并且对贫困家庭的女学生进行补助。

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口素质。罗默和卢卡斯提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内生化。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源泉。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收益,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中的要素收益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理论。所以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还能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国家的经济长远发展。

3.2 强调农业的地位及人力资本在农业中的作用

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的经济策略都是“重工轻农”。根据统计年鉴,2009年我国农业占GDP的17.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占GDP比重每年下降2到3个百分点。

舒尔茨认为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所以政府应当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改变对农业的歧视。

一、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实现现代化农业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少,农业的机械化低。在农村,大多采用牛耕田,播种插秧都是人工。而农民人数占总人口的80%以上。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研究,实现高科技农业、农业的专业化、商业化。在美国,1994年务农人数占总人口的2%,从播种到收割都是采用机器,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果中国仅需2%的人口就能取代原来的80%人,其他人进入中国其他行业的发展,那么中国的发展会是另一番景象。

二、 大力控制农田的征收,控制一人多处房产

由于近年来房价井喷,越来越多的农田征收作为房屋建筑使用。根据统计年鉴,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

国家应当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打压房价。其次,应当对农田的征收采取严格的限制。严格限制购买多处房产,从而减少房地产投机者,并且对房地产的土地使用面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

三、 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改变对农民的传统看法

根据调查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258.7万人,仅5.8%,小学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可见中国农村的受教育程度之低。

正如舒尔茨所说“贫穷的关键不是土地而是人”,“投资与提高人的素质,能够显著地改善贫穷人的经济背景和福利”。所以要改变农民的社会地位必须提高他们的收入,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使他们自身能力提高。

3.3 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认为货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张实行货币政策而反对使用过多的财政政策。而自由放任是现代货币主义政策的基调,当然自由放任不是完全的放任,不是说不要国家的干预,而是反对国家过多的干预政策。在我国市场机制不是很完善的阶段,尤其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控。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起着重要的作用,产量、就业和物价的变动受货币供应的变动的影响,而且是影响这些变动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失业、生产停滞、经济波动等看作是货币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所起作用的结果。根据货币数量理论,要实现经济较快的发展,必须重视货币理论,让货币供应量经济运行实际需求量趋于平衡。主要手段包括增发国债、下调再贴现率和准备进率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等。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者单独实行财政政策都不能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就业等问题完全解决。只有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实行“相机抉择”才能达到综合作用,使市场经济趋于平衡。

4、小结

本文介绍了芝加哥学派的形成,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加里 贝克尔、舒尔茨、米尔顿 弗里德曼等等,其中有六位都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在经济学领域都得到了褒奖。根据这些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借鉴之处,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げ慰嘉南祝

[1]车卉淳,《芝加哥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繆一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西南经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兴维,《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及对我们的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0

[4]于长江,《从理想到实证:芝加哥学派的心路历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5]《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