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玲
一、整地
有机水稻种植地选择非常重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三项标准,其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一级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92 三级标准,国家空气环境一级质量标准。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有机水稻种植地土壤需有较高肥力,便于排灌水,其他地块与之有自然隔离屏障,周围不能存在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或污染源。
二、选优良种
要选择抗逆性好(主要是抗病虫危害)、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适宜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良品种,发芽率在95%以上,纯、净度99%以上,不能越区种植,保证霜前5~7天充分成熟,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充分发挥种子的“种尽其用,地尽其利”的作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三、种子处理
利用温水替代水稻药剂浸种杀菌的方法防治恶苗病。 温水处理的要点: ①水稻种子必须干燥。 ②用15公斤的温水,水温维持在60摄氏度。 ③稻种4公斤,放入60摄氏度 温水中浸种10—15分钟。 ④浸泡后的种子捞出后立刻用15公斤的冷水浸泡,使其恢复到常温状态。然后用1:1.13的盐水进行选种。
四、播种
播种宜选择在晴朗温和,平均气温维持在12.5~13.0℃的天气进行。地面有冻土时需待冻土完全融化后再播种,以免影响出芽率。旱作床面必须过水浸床,使床底土和盘土最大程度浇足浇透,排水晾床后方可进行播种,防止发生营养土落干导致“秃疮”缺苗的情况。水作床面根据床面水分可选择适当过水或不过水,保持床面水分饱和均匀。覆土厚度一般为0.8~1.0 cm,覆土完成后,总厚度应为2.5~3.0 cm,过厚或过薄都不利于水稻生长。插秧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地土质情况、气候等不同因素,控制在适合范围内。
五、合理密植
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保证个体发育良好,群体数量发展适当,使单位面积上实现最好的产量结构,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得到统一和协调,从而夺取高产。密度的确定,应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移栽早迟、海拔高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一般中下等肥力田,常规育秧的每亩移栽大田4-4.5万丛,塑盘旱育秧的每亩2.5-3万丛;上等肥力田,常规育秧的3-4万丛,塑盘旱育的1.8-2.5万丛。薄膜育秧的采用双行条栽,塑盘旱育秧的提倡单行摆秧。
六、科学施肥
有机质肥料如果能够自行制造,是最符合经济成本,然而实际执行却不太容易。比较市场售价的有机质肥料,以菜籽粕、花生粕等高含氮量的植物性有机质肥料,较符合经济成本。菜籽粕是中部地区水稻有机栽培使用的主要有机质肥料,其氮:磷酐:氯化钾的比率为5.3:2.3;有机质肥料应避免在幼穗形成期后再施用,以免在因谷粒充实期间,有过量的氮素供应,不仅使稻株容易倒伏,亦会提高谷粒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不利于稻米品质的提升。
七、科学管水
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厘米左右,分蘖后期适度晒田,孕穗期浅水勤灌,抽穗后浅水灌溉。通过科学有效的水浆管理,促进水稻早分蘖、早封行,达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压草和以水调肥的目的。
八、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恶苗病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在农业防治上,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和轮作换茬、种养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上,选用对天敌毒性小的农药品种或避开对天敌敏感的时期,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物理防治上,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害虫。药剂防治上,使用药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5117-2002)的要求,严格禁止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九、收获
1.收获时期:当90%稻株达到完熟期即可收获。
2.收获质量:做到单品种单种、单收、单管,割茬不高于 2厘米,边收边捆小捆,码小码,搞好晾晒,降低水分。稻捆直径25-30厘米。立即晾晒,基本晒干后再在池埂上堆大码,封好码尖,防止漏雨、雪,收获损失率不大于2%。
3.脱谷:稻谷水分达到15%时脱谷,脱谷机转速550转/分钟-600转/分钟,脱谷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糙米率不大于0.1%,破碎率不大于0.5%,清洁率97大于%。
4.贮藏:温度控制在16℃以下,稻谷水分14%~15%,空气湿度70%左右。
(作者单位: 154200黑龙江省鹤岗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