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历来是头等大事。吃饭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讲营养讲口味,色、香、味俱佳,科学搭配、养生保健。这既是维系生命所必需,也是绚丽人生一大乐趣。大凡脍炙人口的名菜,都不愧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饮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汉皇故里的沛县、汉文化的发祥地,二千多年前在这里首创并世代流传至今的汉宴十大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是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沛县汉宴是在婚嫁、丧葬、贺寿、庆典时招待宾朋的,是一个完整的组合体系。按照本地风俗,比较讲究的汉宴,一般是这样进行的:宾朋按尊卑长幼入座后,彼此寒暄问好、喝茶抽烟,然后开始依次上菜。
首先上的是开胃佳肴,如酸渣糕、良姜片、葡萄干以及桃、杏、梨、枣等各式果脯,六至十二盘不等,以此刺激胃口、诱发食欲。
其次是上糕点。汉宴是要喝酒的,空腹饮酒易致酒醉,所以先要吃点东西,俗称“垫垫肚子”,以防酒醉。糕点一般都是油炸面食,如条酥、芙蓉、蛋糕、油炸果等,六至十盘不等。
糕点吃过,就开始上酒、上凉菜。凉菜又分凉拌和小炒两种,约有十几盘。在此期间,宾朋们举杯畅饮、共叙情谊。酒酣之际,也有猜拳行令的、作诗答对的、侃古论今的、抬杠打赌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酒喝足了,该吃饭了。此时开始上大菜。大菜通常是十道大菜,是汉宴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沛县汉宴十大碗。十大碗吃过,犹如一台激动人心的好戏进入了尾声,还有一荤一素(即一咸一甜)两道汤,荤的是肉汁羹汤,素的是八宝莲子汤。喝了这两道汤,宴席就结束了,宾朋们酒足饭饱,彼此挥手道别。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十道大菜,即汉宴十大碗。
沛县汉宴十大碗源于东汉初年,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传汉光武皇帝刘秀在洛阳登基后,即率文武百官赴沛县高祖原庙,祭祀高祖刘邦。沛县令闻报后,又欢喜又忧愁:喜欢的是,皇上及满朝重臣空降光临,是千载难逢的巴结奉承的好机会;忧愁的是,这么多的高官来沛县,吃喝招待成了大问题。这些文武高官来自全国各地,什么山珍海味好东西没吃过?况且他们籍贯不同、口味各异,稍有不周,那可吃罪不起,真可谓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县令辗转反侧、一筹莫展,万般无奈之际,只好召集当地名厨共同商议。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厨师,出了一个主意:不妨精心制作十道大菜,有荤有素,有软有硬,酸、辣、甜、咸风味各不相同。谁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随便选择,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
如果需要摆设席宴,就把十道大菜集中起来,组合成一大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各取所需,可使贵宾人人满意。县令闻言大喜,即吩咐照此办理,精心制作。结果是大获成功,光武皇帝及文武百官食用后,果然个个满意、赞不绝口,县令眉飞色舞、喜之不禁。光武皇帝及文武百官返回之后,汉宴十大碗的制作流程及模式,就在本地流传开来,而且世代流传,一直传承至今。这种席宴的制作模式,也由百官及随行人员带往洛阳,在洛阳一带流传开来,被当地人称之为水席,也传承至今。
沛县汉宴十大碗可分为官府、民间两种版本。官府的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用于招待过往官员及达官贵人;民间的十大碗,则因陋就简,主要用于婚丧嫁娶时款待宾朋。无论是官府或民间的汉宴十大碗,其基本风格和制作方法,大同小异。这里所介绍的,是民间的汉宴十大碗。
制作汉宴十大碗,首先要做好两件事:过油、炖煲汤。
过油俗称油炸酥菜。把土豆或莲藕、山药粗粗地切成筷子般粗细的条状,放在流稀的面粉糊里,再加进盐粉、葱花、良姜丝以及花椒、胡椒等五香大料面,均匀调拌;然后一把一把抓起来,放在滚沸的油锅里油炸。炸好的食品,称之为酥菜,内软外脆,黄灿灿的分外好吃,是制作汉宴十大碗的基本成分。
炖煲汤:把猪骨头或牛骨头、羊骨头洗净砸断,放进锅里用沸水煮一煮,捞出来用清水冲洗,以去除血腥;然后再放进铁锅里,加足花椒、胡椒、良姜、桂皮、丁香、肉叩等佐料,大火烧沸后,再改用文火慢慢煨炖。炖好的骨头汤,略呈乳白色,味道鲜美,称之为煲汤,俗称老汤。
酥菜和煲汤做好了,就可以动手制作汉宴十大碗了。这十道大菜通常是:
焖子:把猪肉剁碎,掺入淀粉、佐料,搅拌均匀,摊成厚厚的长方形块状,放在笼中蒸熟,凉透;再用花刃铜刀切成长约十公分、宽约三公分、厚约半公分的薄片,周边均带花纹,状似旧时玩的纸牌;再把切好的焖子均匀排在小黑碗底及周边,中间装满酥菜,之后把盛着酥菜的小黑碗往大白碗里一扣,焖子翻转都覆盖在上边了。再用滚沸的煲汤一泼,就成了。
签子:先把鸡蛋嗑烂、调和,分别用红、黄、绿几种食用颜料调均,放在热锅里煎成薄薄的许多大圆片,类似烙馍,俗称“吊皮子”;再把牛肉剁碎如泥,加入佐料摊在皮子上,卷成茶杯般粗细的圆柱状,蒸熟后,切成藕片状,装满碗后泼煲汤。签子剖面显现出红、黄、绿等一圈一圈的纹线,既好看又好吃,令人馋涎欲滴。
红扣肉:猪肉里脊剔除肋骨,切成长方形块状,洗净后放在加有花椒、八瓣、陈皮、良葁……佐料的铁锅中,慢慢炖熟;再把肉块捞出来,晾一晾,切成长方形片状;先装在小黑碗里,注意肉皮在下,上面装酥菜;装满碗后再倒叩在大碗里,泼煲汤。看上去一碗全是肉,红润润的很是好看。吃起来香而不腻,极受欢迎。
油炸鱼:把一两多重的小鲫鱼剁去头尾,一剖两片,去杂碎洗净,放在稀面糊中搅拌,然后放在油锅中炸熟,用刀切成粗条,注意不要完全切断,平铺在碗帽底,上面加酥菜、浇煲汤,装碗方法类同红叩肉。
甜米饭:用黑米、小米或大米,加红枣、莲子、冰糖、梨片、桂花等,放在锅内焖熟,鼓膨膨地盛满碗,上面再均匀撒一层红、白糖或青、红丝。
此外,还有虎皮鸡蛋、羊肉炒白菜、鸡块笋、牛肉炖豆腐……在保证十道大菜的前提下,个别大菜可以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最后一道菜,叫“全家福”,或称“全碗”,是必不可缺的。所谓“全碗”,是蘑菇、豆腐、芦笋、鹌鹑蛋、金针菜……什么都有,类似于现在的“杂拌”。装满碗后,把红、绿、黄三种颜色的鸡蛋皮子,切成长方形条状,均匀覆盖在上面,十分鲜艳好看。
十道大菜都做好了,最后放在蒸笼里蒸馏加热后,就可以端上饭桌招待客人了。
沛县汉宴十大碗的十道大菜,酸、辣、甜、咸兼备,一道菜肴一种风味,能满足各种口味的客宾,老少皆宜、人人喜爱;每道菜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以把十道菜组合成席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它荤素结合、以素为主,具有科学的营养和养生价值,既实惠又好看。
沛县汉宴十大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贵的历史遗产,对此进行认真的挖掘、探索,不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沛县汉宴十大碗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已流传两千多年,群众称之为“吃大席”,又说“一顿大席饱三天”。在漫长的旧社会,劳苦大众饥寒交迫,能上吃这种“大席”,真是莫大的口福。有那小孩子哭闹,怎么也哄不好,大人们就吓唬他说:你哭吧、你闹吧,再哭再闹,就不领你吃大席!孩子一听,哭闹声嘎然而止,比吃药还灵。吃大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是苦难岁月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李继龄(1955.10-),男,江苏人,大专,馆员,江苏省沛县文化馆,研究方向:国画人物、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