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璞
在中国,许多人认为电商是个新兴产业,美国则理解为一种“标配服务”。
国内电商领域价格大战的根源在于,资本对于电商概念的想象力太过贫瘠。
如无意外,2011年国内B2C电子商务销售排名应为:淘宝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卓越一亚马逊、一号店、当当、凡客。排名可以看出两个特点,除了凡客之外,几乎都是清一色以渠道定位的公司除苏宁易购外,均为没有传统零售经验依靠的“纯电商公司”。
而美国电子商务2010年的TOP5中,依次为亚马逊、史泰博、戴尔、苹果、欧迪办公。除亚马逊之外,几乎都是传统公司。
分析师李成东表示,中美市场之所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在于彼此间对电商这一概念的不同。在中国,许多人更认为电商是个新兴产业;美国的理解为电商其实是未来任何商业的一种“标配服务”。从这个定义从发,凡客诚品本质上应是一家服装企业,而小米则是手机设备商。
天使投资人张川也认同小米不是电商的观点。在他看来,电商的概念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总体上来说,只要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无论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可以纳入其中。他认为,把小米当作电商来评判,对于小米而言绝对有害而无益。苹果大家都认为首先它是一个制造商,电子商务销售只是它的渠道的一个补充,尽管每年它在apple store的销售量高达十多亿美元。张川曾担任过京东商城副总裁、淘宝商城资深总监。
即便是凡客诚品,陈年也不愿意仅仅将它定义为电商,而是通过电商模式建立起来的快时尚品牌。
电商未来也会如同SNS(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一样成为商业标配服务。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加入到电商的行列之中,2010年热门的团购以及今天更为喧嚣的020(Online to offline,离线商务模式)概念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电商成为商业的“标配”,意味着将来所有的商业都不能缺少电子商务这一有效渠道。当然,如同SNS能够成就Facebook一样,电商也能成就亚马逊,这也是国内B2C领域白热化竞争的根源所在。
也许正是出于未来电商成为“标配”服务的理解,马云曾发出“天下最终无电商”的感慨。但成为中国的亚马逊确实是个涂抹着玫瑰金色的梦想——要知道,美国电商排名中亚马逊一家的销售规模是排在它之后的TOP10电商的总和。
国内电商领域价格大战的根源也是资本对于电商概念的想象力太过贫瘠,毕竟电商最后撬动商业的不仅仅只是渠道。
电商成为商业“标配”之后,又会如何影响电商呢?
资深互联网评论员洪波给出的概念是,C2B模式。他说电商的未来必然是C2B模式,从产品渠道到消费者需求渠道,并且这种驱动能向上逆向改变整个商业链条。这种模式与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的“新商业文明”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
从最开始培育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到今天的电商血战红海,阿里集团也开始从“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鼓吹,转而投向“新商业文明”的呐喊。
不过我们也的确看到电商对于传统商业的逐步解构。2010-2011年的团购方式,淘宝聚划算尝试着与TCL合作,由消费者逆向定制电视;凡客诚品短短3年的时间便超越了许多传统服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