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小佟老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研究课——《好玩的玩具》。和以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在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的儿童厅里进行的。丰富的环境冲击着孩子们的感官,孩子们至今津津乐道,学校也意识到: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去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广阔舞台。自此,学校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教师的发展、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课程与活动相辅,课内与课外相承,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拓展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一、课堂大门向校外打开
教室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课外的社会实践是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广阔天地,更是从知识向能力、从认知向行为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经过学校的系列培训,老师们统一了认识,也打开了教学的另一方天地,各学科教师根据国家课程体系把社会搬到课堂中来,或带领学生到实践中去。
如综合实践课《北京孔庙与国子监》一课,秦翠华老师在7次踏进孔庙之后,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了“寻宝”任务,然后带领孩子们走进孔庙与国子监。亲临其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们对深奥的千年古建筑有了更深刻、更感性的认识,也激发了孩子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学习了《和光做游戏》一课后,品德与社会学科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朝阳公园内的“索尼探梦”科技馆,亲自感受“光与声音”主题科技展品。加入了社会实践活动环节的课堂更加广阔,一些相对枯燥的课程因为走进了社会变得生动、易于理解。别样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体验生活、施展才能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教师们依据学科特点,在社会实践大课堂这个全新的平台上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领导力和自身的底蕴,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新在实践活动中迸发
我校每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已经坚持了两年,2010年,学校引领学生开始一项创新性学习——“童眼看朝阳”。朝阳区的旅游资源开发速度很快,仅2009年就新增郊野公园19座,一些历史遗迹和社区公园也建设得非常优美,有很多地方适合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些资源还没有引起教育者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把这些资源系统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师生们遵循“梳理资源——教师培训——学生动员——班级筹备——组织实施——资料整理——文案编辑——汇编成册”的操作模式,开展“童眼看朝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全面梳理本区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补充完善现有的《社会大课堂》名录,并着手编辑《朝阳区“社会大课堂”资源盘点》丛书。借孩子之眼发现朝阳之美,为朝阳“社会大课堂”资源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使本区社会实践资源最大化、体系化,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三校区联合组织的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坚持按照既定的操作模式,每次活动成了学生不同寻常的学习,所呈现的一本本《社会实践报告》,记录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成长。
三、寒暑假生活从此不同
每年的寒暑假本应是最好的充电时机,学校根据寒暑假特点和孩子年龄的不同,结合“社会大课堂”的主旨,研发了《小学生假期实践手册》,引领孩子们在假期中小手拉大手,和伙伴、家长一起到社区、到剧场、到“社会大课堂”中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然后利用电脑小报、手抄报、绘画、小制作、征文、博客、DV等形式进行记录和描述。
开始,一些家长对于学校布置的这些额外的“作业”很不理解,但当他们和孩子一起走进各个博物馆和实践基地后,家长们发现面对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孩子的见识、能力乃至学习的态度都有很大变化,于是自己的观念也彻底转变,开始支持甚至亲身投入做起了志愿者。家长们踊跃报名,为孩子们讲授科技、军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织毛衣、裁剪、厨艺等生活技能。有的家长说:“学校能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也感谢学校给我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机会。”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课程,对生活、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校学生、教师、家长共有四万多人次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中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每个参与的人都收获了创新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全面的发展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们还要积极面对在“社会大课堂”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在学习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大课堂”的持续发展。
【马骏,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