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自2003年居庸书苑举办第一场传统文化雅集以来,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起初,它只是创办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曾田力教授寄情山水的一处休憩之地,山居生活使她体会了自然之美,又因缘际会与古琴结缘,逐渐体悟传统文化之妙。随后,此地聚集了越来越多精于传统、喜欢传统文化的学者和学生,共同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居庸书苑由此成立。
古琴是居庸书苑传播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过去的几年,这里的舞台上曾出现过古琴与古典舞、书法、茶道、吟诵、朗诵、琴歌、太极等形式的融合,这些尝试使他们在表]形式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外结合上收获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体会。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一个汇聚、挖掘、养成、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平台形成了。
2011年,居庸书苑期望在多年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大的尝试和突破,将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推向更高一层的台阶。于是,一场不同以往的雅集在居庸关的长城脚下展开了。
一次酣畅淋漓的山中雅集
公元353年,文人墨客,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雅聚,公元2011年,群贤集于北京居庸书苑,以期兰亭之趣,名之曰“再续兰亭——山水情怀琴书诗会”。
时隔一千六百多年,兰亭雅集依旧是中国文人心目中一个理想盛会的标杆,谈天论地,说古道今,把酒言欢,放浪形骸,即使静躁不同,亦总能遇上知己。其中映射出的文人传统、文人风度和中国文化之况味令人神往。出于对兰亭雅集的仰慕,迫于当下文化传统失落之危,居庸书苑邀请了国内一流的]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以及其他文化领域的专家2011年端午聚于居庸关下,为期三天,共同商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的生存和传播的相关论题。
一、“雅集”中融合突破与创新
此次“再续兰亭”有诸多突破和创新之处。居庸书苑一直在思索并循着“雅集”的思路传播以古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即邀请各界精英人士进行小众的传播活动,以往以传播者居于主动地位的]出式雅集为主,而这一次呈现出的是一场开放、自由、宽松的雅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彼此之间互相启发,各抒己见……因此,“没有‘局外人,来者皆为参与者”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理念。活动集表]、讨论、讲座为一身,三天里,有主办方组织的小型音乐会、厅堂内的品茗讨论、天台上的星夜听琴、小桥边的曲水流觞,为了给学者们创造更多自由交流、智慧碰撞的机会,在活动日程的安排上还有一定的“留白”,这样便有了庭院里的举杯邀月和走廊里的闲散聊天。从初期的]出式雅集走到这种方式、这种层次和程度的交流既是向传统的靠拢,也是居庸书苑本身传播活动的需求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除了活动方式的创新之外,“向诗乐传统致敬”是又一个尝试,它主要体现在音乐会的设计上。诗与乐本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作诗与弹琴更是文人必修之功。为了尽力呈现诗乐共通之妙,居庸书苑将视角放在它们对意义的表达上,取诗之意象与乐之意境互相映衬、融合,将诗文与当代解读通过主持辞的方式呈现,以诗引乐,互为阐释。音乐会共分五个段落,除去即兴的部分,前三个段落都用诗词做引导:以陶渊明的《形影神·神释》与俞青欣女士的古琴独奏相结合,表达音乐的生命流动之感和艺术家的洒脱与豁达,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典雅》与李凤云夫妇“琴箫合奏”相结合表现传统音乐清丽、典雅的气质,以刘禹锡的《听琴》引导人们进入丁承运夫妇“琴瑟和鸣”的音乐境界,表达听琴时达于宇宙天地的审美感受,表现中国艺术“妙悟”的审美特点,齐己的《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则传达了诗、琴、瑟、笛箫融在一起所达到的“和”的意境。
二、“对话”中寻找艺术的真谛
“对话”的特色贯穿活动的始终。按照主办方的说法,具有相同艺术精神内核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具有相同学术理想的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之间肯定会擦出闪耀的火花,因此,有了精彩的“和鸣”、畅快的“对话”。
在艺术展]方面,居庸书苑从时间上的古代与当代、地域上的东方与西方以及不同的艺术门类和表现方式共三个维度引导观众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古今融合是指将现代朗诵艺术(音乐之前的诗词朗诵)与传统诗乐相结合,以此作为连接传统诗乐与当代理解的桥梁,开场时由央视主持人王凯朗诵的《兰亭集序》瞬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将观众带入到传统文人那片清明、疏朗、放达的精神世界中;地域上的东方与西方即代表西方音乐文化的钢琴与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古琴之间“琴琴和鸣”以及钢琴与中国书法的“琴书对话”,“琴琴和鸣”的两位主角钢琴家赵晓生与广陵派琴家李凤云的合作堪称一绝,赵晓生甚至称这次双琴之间的交融是“陌生人之间非常熟悉的交往”,中西交融中存有音乐的真谛,也或许存在更多的可能。赵晓生与丁承运之间钢琴与书法的碰撞,也充分说明二者艺术精神上的相通和艺术家之间的心有灵犀;传统艺术形式的对话有丁承运夫妇的“琴瑟和鸣”、李凤云夫妇的“琴埙和鸣”和琴家俞青欣与笛箫]奏家王建欣的“琴箫和鸣”,这些形式都曾在我国传统音乐的舞台上、在文人墨客的集会中长久地存在着。通过这些方式的融合,令人欣喜地感受到了艺术交融与对话的魅力,领略了艺术家的风采。这样的尝试是值得且成功的,沉浸于这样的音乐交流让人不禁感叹:在当代,仍然有一批对中国艺术精神有深刻感悟、对艺术形式有高超精湛的把握能力、忠实于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们,他们是中国传统艺术复兴的重要力量。
主办方每天都安排了琴家与众来宾的“对话”,他们的言论和观点是这次活动最大的成果。武汉音乐学院的琴家、瑟的复原者丁承运教授讲述了琴瑟文化的渊源、发掘与拓展;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钢琴家赵晓生教授主持了一场名为“双琴缘——钢琴与古琴的对话”的讨论;天津音乐学院王建欣教授介绍了该院古琴传习室的相关情况和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道。研讨过程中,作曲家瞿晓松从音乐表]中的“表现”说开来,用大量的例子阐述了他对于音乐表]和欣赏活动中心态的看法,声情并茂,引经据典;作曲家金湘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作曲教育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也提出了客观的看法;音乐理论家韩锺恩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从音乐学院的教育体系出发,谈了自己切身的体会,认为老师比学生面临的挑战还要巨大,提出“作为文化人无非就是在效法文化和师法自然这个关系中不断地寻求所谓的创新”;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对现行的一些教育问题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同时从他进行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实践说起,提出了“发现传统”的观点;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从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出发,结合多次参加居庸书苑活动的感受论述了书院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肯定了书院模式对文化传播和传承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谈到了他自己关于“即兴”的思考;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教授因身体抱恙不能参加活动,托付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老师带来了他对活动的寄语和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阴阳范畴如何贯穿于音律体系中的回眸与展望》论文手稿,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有房间内的秉烛夜谈、回廊里和竹亭下的激烈辩论,不一而足,但这些有价值的思想必然是最珍贵的收获,并且触动每一位正在思考的人。
三、“即兴”中映射真性真情
“即兴”是此次活动一个大的话题,无论是音乐会还是讨论都包含了很多即兴的元素,设计中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即兴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受中国哲学放任自然思想的影响,是中国艺术中随性、洒脱、放达气质的体现,它赋予音乐以更鲜活的生命感。即兴也是居庸书苑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这里的舞台上曾出现过即兴的舞蹈——舞者们与自然山水互相映衬,和风丽日,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好传播效果开启了居庸书苑师生们对即兴的思考。2010年初,他们将这种思考带入了“寻访大师之旅”中,在遍访大师的过程中开始了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即兴精神的追问。讨论会上李西安教授评价即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师生们寻访到的赵晓生和李凤云两位大师为人们展示了美妙的即兴合奏。在雅集开始之前,曾田力教授还特意邀请赵晓生赴京,为他录制了一首长达34分钟的即兴钢琴曲,其艺术魅力令人惊叹。
“再续兰亭——山水情怀琴书诗会”无疑是成功的,它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前来赴会的学者,他们的修养、素质和性情为活动赋予了很高的文化品格,使得这次活动自始至终都建立在很高的层次上,活动的目的和效果也达到甚至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对于居庸书苑的师生们来说,收获的经验也一定是宝贵的。
乐声散去,思绪回味悠长
谈笑间,三天的活动悄然结束,群贤散去,却留下了许多回味的空间。
一、追寻失落的书院传统①
李西安教授在6月5号的讨论中这样说:“居庸书苑的做法回答了当前我们在文化上碰到的最尖锐、最困难、最困惑的问题,书院作为恢复中华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古代私学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有着鲜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上世纪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将中国的书院传统冲击得几乎消失殆尽。如今,在西式教育体系的包围中,中国传统式书院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的符号,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追寻。居庸书苑之所以为“书苑”,意在追寻失落的书院传统。
第一,“自由之风”。中国的书院倡导百家争鸣,即不同思想和理论的辩论、交锋,自由辩论和自由讲学是书院的特色所在,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思想可以在这个宽阔的地方恣意驰骋,智慧的火花可以在这里自由地迸发,它体现的是文人的风度、修养和学术态度。“再续兰亭——山水情怀琴书诗会”上,自由论辩的传统得以延续。不同领域的学者们齐聚一堂,本身就说明了对学术和文化包容力的尊重。彼此之间的直言不讳、就某个学术问题的激烈辩论、直抒己见都再现了旧时的书院之风。书苑主人曾田力教授在6月5日的活动中亦指出,希望能延续中国文人的“自由论辩”传统,对嘉宾的谈话不设主题限制,并用“宾客叙怀”、“空林品茶”等字[代替“研讨会”的说法,简单的称谓改变反映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固有的学习和思考模式中跳离,走向更加开放、自由、贴近自然本性的视角。
其次是打造“学术净土”的理想。书院的存在始终伴随着文人营造“学术净土”的理想,旧时书院的文人们均不为权势和名利所动。真正的书院应该葆有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真理的尊重,是一方学术研究的圣地,有着不受约束的学术观点。这样的理想正是居庸书苑一直坚持的,曾田力教授总是强调对纯正传统文化的发掘,对传统文化“高尚”、“高雅”、“高贵”品质的保持、对传播平台纯粹性的坚持。在一个讲求效率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中,惟有理想的坚守才能促成居庸书苑每一次艰难地进步和每一次困境中坚定地选择,才能呈现本次端午雅集。真正的净土或许只存在理想之中,虽不能至,但居庸书苑心向往之。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朋友或许都怀抱着这种理想,正因为此,才会有居庸书苑正在聚拢的人气。这也正好说明在这个时代,人的内心还存有对文化的敬仰,渴望精神上的超越。
最后是沿袭传统书院文化传播的功能。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一个支系,在相当程度上,书院承担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历史上,一些书院曾对学派的形成和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书院的藏书为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许多书院的研究成果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学术著作。居庸书苑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复兴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己任,除了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雅集之外,还开办古琴文化学习班,学生们学习古琴技艺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许多一流的学者都曾在居庸书苑讲学;一些琴家应邀赴居庸书苑录音并计划出版;师生们奔走于全国各地采访音乐、文化大家,用镜头记录并保存下这些珍贵的资料……这些行为的动因都来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中华学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心。
二、探索以古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播
所有的行为都是以传播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以古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播一直是居庸书苑努力探索的。几千年来,古琴的传承脉络没有中断,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有着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有着固定的传播阶层和群体。然而,新世纪的巨变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巨变,古琴文化面临着全新的传播环境。在当代社会,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受到现代教育模式的冲击,独乐乐与众乐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古琴所代表的价值观与社会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这对每一个有志于古琴传承和传播的人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然而,在喧嚣之后,人们的内心依然渴望着宁静,血液中传统文化的基因让人们不由得去追寻自我的文化身份,去寻求被遗忘的智慧,回归或许是浮躁之后必然的选择。
“这方山水才是真正的主人”在活动开始的致辞中曾田力教授这样说。这是她是山居多年的体会,也是居庸书苑一直坚持的理念,即坚持自然的、真山真水的传播环境,这是对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和“尚自然”传统的回归。中国传统的哲学是生命体悟的哲学,如何将一种体悟而得的艺术意味传达给受众、如何再现或者试图接近艺术的意境,都是传播的难题。在年复一年的尝试中,这片山水给与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曾田力教授认为,自然中本身就蕴藏着无言的说明,它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当它被纳入传播活动中,其意义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象征。这种传播环境的选择首先是一种理念的表达,即对传统文化精神忠实的回归。再者,从老庄至孔孟再到佛家,都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亲近,中国的文人逸士好山水也通过各种传统艺术形式而表现。选择在自然中传播古琴和传统文化,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寻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在体验中体悟中国艺术,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认为这种体验式的传播方式应该是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于传播的内容,居庸书苑一直坚持“文化整合”的理念。在一个传媒技术发达而传统文化传承濒危的时代,内容的整合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具体说来就是以古琴为核心,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其他形式,相互补充和阐释,以达到相对精准的传播目的。这种方式对传播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需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核心思想,寻找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结合点,在了解受众接受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是一段艰苦的路程,过去的几年里,居庸书苑尝试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逐步向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层迈进。而此次活动的诸多创新与一些意外的收获将居庸书苑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步,传播内容、受众、环境和媒介的新体验都将会促使他们进行更深的思考。
活动的最后,曾田力教授表示:无论如何,以古琴为核心的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传播仍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居庸书苑的师生们来说还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体悟中提高精神品质,以广大的胸怀和音乐传播者的责任心,在大众传播时代寻找和创造合适的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以使民族最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在当代获得复兴和新的发展,这将是一段很长的路。
①本论文这一部分所指书院为私人讲学之书院,而非官办书院。
张艳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10级博士生
(责任编辑张萌)